第十一章 再战西秦(2)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3119字 发布时间:2022-07-28

长安西北,渭水河畔,旌旗猎猎,铠甲耀日。

李世民率领的西讨大军,队列整齐,肃然静立于河岸荒原。

大唐太子李建成、尚书右仆射裴寂率领文武百官,至便桥送行。

原本武德天子是打算亲至便桥,为西征将士壮行色,怎奈他前一晚与尹、张二美宴乐时多饮了酒,早晨竟至头痛欲裂,无法起身,只好让太子和“裴监”代劳了。

李世民对于父皇不能亲临送行并未感觉有何失望,他也来不及失望,此刻他心中所想,俱是如何大破西秦兵马,以雪高墌之耻。

“祝二弟、三妹马到成功,擒杀薛贼!”建成手捧金杯,高高举起,祝酒道,示意二弟世民和妹妹三娘一同举杯。

“多谢大哥!”世民、三娘一齐答道,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向大哥致礼道别,飞身上马。

听闻世民上次出征,折了爱马白蹄乌,父皇李渊前两天已将自己进军长安时骑的神骏“特勤骠”赐予世民,这匹马毛色浅黄,体形健壮,腹小腿长,属突厥名马大宛马,即汉代著名的汗血马,是当初晋阳起兵与突厥结盟时,突厥特使康鞘利所赠。世民此番出征,便骑着父皇御赐的这匹宝马。

世民将令旗一挥,号令三军出发。顿时鼓乐大作,千百杆大旗迎风舒卷,大军浩浩荡荡,连绵不断,向西北涌去。

平阳公主李三娘紧随世民身后,此番她亲率“娘子军”从征。驸马柴绍则受命暂时留在阿城,组建训练一支骑军新军,以为后援。


李建成倬立于高岗之上,身后簇拥着文武百官,目送大军跨过便桥,感觉甚为满意。

前一阵父皇在朝堂上说,高墌战败,不关世民之事。当时世民卧病在床,将指挥权委予刘文静、殷开山二人。他二人鲁莽轻敌,不听从世民深沟坚壁、拒不应战之指示,强行出战,致有败绩。因此下旨革除二人官职,对世民则免于处分。

建成对此颇不以为然。他当然也十分同情二弟因病招致败绩,然二弟身为三军主帅,总不能出了事就委过于下属。诸葛孔明错用一马谡,还自贬三级呢。他相信二弟也并非不能担当之人。父皇一向赏罚分明,这一次未免太宠爱二弟了。

建成性格温顺,尤其对父亲一向顺从。换作世民有不同意见,会当众提出来与父皇争执,有时甚至让李渊颇觉下不来台。建成则不然,他只在退朝后私下里委婉地询问父皇:“二弟向来统军甚严,从太原起兵到围攻西京,他所率领的右军有目共睹。刘文静又一向对二弟甚为尊崇,他怎么会违抗二弟命令,擅自出战?”在建成看来,刘文静、殷开山有几个脑袋,竟敢违令擅自出战?

李渊却顾左右而言他道:“大郎,你以后是要继承大统,做一国之君,应多学习驭臣之道,才是正理!”

原来如此撒谎,竟叫做“驭臣之道”!建成为父皇的一句话,在心里感慨了好几天。

不过建成虽觉父皇此事处理欠妥,对二弟世民的征战功夫他还是信得过的。他深信,以二弟的武功、兵法谋略,原本远在那薛氏父子之上。上次的确不过二弟身染重疴,一时大意,才让那薛氏父子捡了便宜。

建成年长世民九岁。小时候,作为父母的嫡长子,建成享受了好几年独得父母宠爱的幸福时光。后来虽然有了几个妹妹,父母最重视的自然还是他。但自从有了二弟,一切似乎不一样了。

这个弟弟从小就好奇心强,喜欢争胜,爱向父母提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常常让父母也不知该如何作答。及至十来岁时,便与父亲论兵法,好与人争论,对父亲也不顾忌长幼尊卑之分,父子辩论常常竟让父亲口不能对!岂料父亲反而欣赏二弟这似乎不知天高地厚的个性,公余常与之谈论兵法战策,历代掌故,还将朝廷的大事讲给他听,告诉他官场种种是非恩怨,与他评说天下大势。

建成则从小性情温和,对父母顺从听话,是个乖孩子。父亲虽也器重他,亲授武艺,建成却渐渐觉得父亲待他不如待二弟更亲近。母亲最宠爱的,也是自小就精灵古怪的二郎和个性象极了母亲的三妹。以至于建成很早就感觉到,他被这个小他九岁的嫡亲弟弟夺父母之宠的威胁。

无论二弟如何勇武善战,也注定了只是个藩王。即使再立下盖世奇功,也不可能再往前进一步,而前面是他李建成——大唐太子、国之储君。他注定了是君,二弟注定了是臣。君为臣纲!二弟无法与我相提并论。而有朝一日,我李建成将君临天下,成为大唐的主宰!

 

李建成身后的裴寂摸着胡须,心里甚是志得意满。

他不敢过多注目秦王李世民,目光只在刘文静等人身上扫来扫去,神情间充满居高临下的倨傲与小人得志的张狂。

哼!你一个小小县令出身,也想爬到我头上去,简直是痴人说梦!这次最好让薛仁果撞见你,一槊送你去见阎王!裴寂心中恨恨地想。

不知从何时起,裴寂与刘文静这对昔日晋阳老友,关系就紧张起来。朝堂议事时,举凡他裴寂认为“是”者,刘文静必以为“非”。 裴寂想这也难怪,唐皇自登基以来,待我裴某甚厚,群臣无人能及。

李渊每次上朝时,都要在御榻上给裴寂也安个座位,说他年纪大了,站着太吃力。可朝臣中比裴寂年长者有的是,却未见谁获此殊恩。

下朝后又常引其入内宫叙话,对其言无不从。为示亲近,李渊仍延用晋阳宫时“裴监”旧称相称,不直呼其名。

更令众文武大臣羡慕不已的是,内宫御膳房每天都要奉圣命,将御赐御膳送去裴寂的魏公府中。

这样一来,皇帝每天能吃到的山珍海味,裴寂也同样能享用到。

虽说家境殷实的大臣也能搜尽世上美味,可“御赐御膳”几个字,却是千金难求。

至于金帛财宝,更是每隔几天,唐皇就要赐给裴寂一些。赏赐之多,连裴寂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

有时唐皇还亲自携了晋阳宫收的那两个美人尹德妃、张婕妤,至魏公府歌舞宴乐,晚了干脆就留宿在魏公府,惹得群臣私下议论“于礼不合”。

圣上如此厚遇,自然招致一些人嫉恨我裴某。其他人也只是心里嘀咕便罢了。偏偏刘文静仗着自己是元谋重臣,又有李世民撑腰,每每与我过不去。

刘文静曾就唐皇不注意与臣下的礼仪问题进谏道:“昔王导有言:‘若太阳俯同万物,使群生何以仰照!’今贵贱失位,恐非长久之道。”

唐皇不以为然道:“昔日汉光武帝与旧友严子陵共寝,子陵将脚置于光武帝肚腹,光武尚不以为忤。今诸公皆是名重德高之旧友,平生亲故,往日友情岂可相忘?公不必以为嫌!”

裴寂明白,刘文静此谏,只不过借题发挥,主要是看不惯圣上厚遇他裴某人罢了!

朝臣中许多人都猜不透,为何惟有他裴寂独得圣上这等空前绝后的厚遇隆恩。

大家只有嫉妒他运气好,以为是裴家祖坟冒青烟。

惟有裴寂自己心如明镜!明白武德天子为何如此宠信于他。

后宫佳丽三千,在唐皇跟前最得宠的要数尹德妃、张婕妤二美。无论是李渊的患难之交万贵妃、宇文昭仪,还是后来新入宫更年轻、貌美的佳人,无人能及得上尹、张二妃的风头。

这也不仅仅因为尹、张二妃能歌善舞、娇艳动人。宫中比她们更年轻、更美艳的娇娃有的是,何况她二人原本是前隋嫔妃!因而许多人对二人独得圣上宠眷,大惑不解。

独有裴寂与那聪明过人的尹德妃看破其中奥秘。

李渊永难忘记,自己是在晋阳宫中登上龙床的,在他看来,那是一种真正的“祥瑞之兆”!有了这样的“祥瑞”,他才有了今日的至尊之位。其他女子又怎能给他这种感觉?

尹、张二妃在宫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唐皇不仅对她们百般依从,甚至朝廷大事也对她们无所不谈。

而武德天子的话一入尹、张二妃耳中,过不了多久,便会传到裴寂耳中。

裴寂从前和李渊私交甚深,原本就摸透了李渊的脾气,如今又有尹、张二妃助力,简直就如同钻进了李渊肚子里!李渊心中所想却不便出口的话,裴寂会立刻代其说出;李渊心中想办的事,不待其开口,裴寂也会立刻为其办好;李渊看哪个朝臣不顺眼,裴寂立刻就会找到那个大臣的“罪状”,将其赶出朝堂。渐渐地,李渊竟是一刻也离不开裴寂。

而裴寂愈是得到李渊恩宠,便愈受到尹、张二妃倚重,裴寂也就愈能洞悉李渊的肺腑,更让李渊感到一刻也离不开他。

哼!你以为你有李世民做靠山,就能斗得过我?须知这大唐的皇帝是李渊,而不是李世民!如今别说唐皇待我不薄,就连太子殿下也敬我三分。只要我将唐皇和太子糊弄好,我裴某人的富贵荣华,就无人可动摇。你刘文静能奈我何?此时正立于太子身后的裴寂,心中暗想。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