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与西洋的交涉
书名:乱世风云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9302字 发布时间:2022-07-27

就在马英韶兴海十年底从南洋返回的时候,马雯婷和马绍承并没有返回。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在兴京府与尼兰国的公司商议商贸的事情,同时就在马英韶返回的途中,又给小姑和儿子马绍承另外下了一道命令,让他们通过与苏威兰国在兴京府的商馆联系东天竺商社的苏威兰国高层,希望与苏威兰国和西洋重新商议并深化继续合作的事宜,同时还有购买兵器、战船的指示。既然商谈,那么马英韶自然给了二人授权。

苏威兰国本来在晋国的宁安府有常驻的商馆,但是自兴海三年约婉卡调任后,商馆生计艰难而且与晋国因债务问题日渐激化,加上燕朝对西洋的一些策略问题,使得苏威兰国在海山洲的商馆被迫于兴海五年初撤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苏威兰国与晋国的商贸终止,也并不意味着苏威兰国不再看重与晋国的贸易,而是将常设商馆转移到了兴京府一带。

虽然在海山洲方面,苏威兰国因为马英韶选择了内属,使得其在此的贸易下降,但是南洋方面损失不大。尤其是最为重要的柯伦岛租借,仍然在始终延续,苏威兰国每年始终缴纳五千两的租金。租金是高昂的,但是苏威兰国将柯伦岛作为一个稳定的南洋贸易据点,所获的收益绝不止五千两这个数字,而是无法衡量的。

西洋诸国中自兴京府有常设商馆的主要是尼兰国、西巴斯鹰国、佛鹰国和苏威兰国。其中西巴斯鹰国的最早,人员最多,探听的消息也最多。尼兰国与之不相上下,苏威兰国最晚,但是却算是后起之秀了。

兴海十一年正月十五日上元节,马雯婷、马绍承和兴京府府尹范锡玄在晋宁宫设宴招待尼兰国、西巴斯鹰国、苏威兰国、佛鹰国的商贸使臣、代表及其家属。晋国方面出席的还有兴京府的安晋港海关副使徐海波,四十多岁。

西巴斯鹰国驻兴京府的代表是何林峰,何林峰是他自己给自己起的汉文名字,而他的真名是吕尔玛。

佛鹰国驻兴京府的是曼嘉德,还有他去世的挚友的女儿玛黛莉,年仅二十岁,实际上是他的养女,也是其杰出的助手,在东方生活六年,汉语说的在西洋人之中是极为流利。

尼兰国东方公司驻兴京府的代表是切尔维。

苏威兰国驻兴京府的代表是伊贝托,他带了自己的妻子莎尔娜,还有商馆中有名的才女和社交高手伊莎拉。也不过只有二十一岁。

宴会整体是按照汉式风格举办的,但是也有一些西洋的风格。

范锡玄向在场的西洋人介绍了马雯婷和马绍承,说:“这位是晋国宫苑府使马雯婷女士,是晋王的小姑。她的丈夫是晋国有名的将军康延徽。这位年轻的公子是晋王的次子,马绍承。”

接着,在场的人开始饮宴,也在同时进行交流。

当吕尔玛、切尔维、曼嘉德、伊贝托一家等准备按照汉族的礼仪向马雯婷、马绍承行礼的时候,马雯婷、马绍承则主动伸出了右手。

吕尔玛等人略微感到了惊讶,但也迅速伸手与之行礼。

切尔维:“没想到晋王的亲属也懂我们的礼仪?”

马雯婷:“我们这里不是闭塞保守的内陆,是开放的晋国。”

伊莎拉:“没想到晋王的王子这么年轻。”

范锡玄:“二王子很年轻,却博学多识,对你们西洋风俗很感兴趣,而且他才十七岁。”

伊贝托:“我们今天很高兴能见到晋王的亲属,不知几位要在这里住多久。”

马雯婷:“这个就难说了,也许很快,也许很久。”

而深通东方礼仪的玛黛莉在随后依然用汉族的礼仪向马雯婷、马绍承等还礼,并说:“这终究是晋王之地,我们是客人,虽说客随主便,但是我还是得用汉族礼仪向尊敬的晋王之姑母和王子行礼。”

玛黛莉这一番表态和举动让曼嘉德觉得很有面子,也让马雯婷、马绍承对其很感兴趣。而马绍承也打量着玛黛莉。身形修长,但并不瘦弱,是一种丰满圆润但并不臃肿的近乎完美的体型。虽然伊莎拉也很漂亮,但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更具有一种高贵的气质,而玛黛莉却显得更为温和与灵巧,是非常符合汉族士大夫的审美标准的。

整场的宴会是比较和睦的,但是这不过是礼仪性的,并没有也不可能涉及实质性的意义。但是三方的使臣代表却都对马雯婷、马绍承感兴趣。这与他们平时所见到的知晓的汉族大臣是完全不同的。

正月底,由范锡玄与西巴斯鹰国的代表商谈,谈了半个多月基本谈妥。双方虽然都在互相监视防范,但是晋国与西巴斯鹰国东方总督区的实力仍然处于均衡的状态,双方也都互相保证继续遵守原有文书章程,恪守两方的边界,互不主动干涉对方。

正月十八日开始,马雯婷和兴京府同知李敏贤与尼兰国的使臣商谈,主要是商议贸易和入股尼兰国公司的事宜。关于贸易的事宜,双方大体还谈的可以,尼兰国允许晋国在尼兰国在公司所属的造船厂订购船只。晋国则答应不再对南洋海域的尼兰国商船进行苛刻的对待,所收取的保护费则按照与其余汉族商船同等对待。

但是在商议入股的事宜上,则明显很艰难,而且也不可能成功了。尼兰国的要求很苛刻,入股晋国入股尼兰国公司,首先晋国应取消对其所属海域商船的歧视性对待,即收取保护费。第二是降低关税问题,第三是允许尼兰国人员的传教问题,第四是开放海山洲的海宁港,第五是允许尼兰国租借晋国南洋属地的一个岛屿。

针对这些问题,马雯婷是绝对不能答应的,所以是谈不成了。

与尼兰国的商谈谈崩了,马雯婷多少有些不高兴,但是大体也还是意料之中的,也并没有谈崩,贸易还是如故。所以接下来的重点还是苏威兰国。而且二月初,苏威兰国的伊贝托父女主动要求拜访马雯婷和马绍承。

二月十三日,马雯婷、马绍承请伊贝托父女来兴京府饮宴,实际上就是商谈事情,伊贝托也带来了厚礼。

伊贝托赠送了马雯婷一串西洋所产的珍珠、项链,另外给马绍承赠送了一架望远镜,还有一套西洋座钟和一件珍贵的西洋怀表。马雯婷、马绍承也回敬了丝绸、茶叶等。

双方礼毕客套寒暄完之后,开始进入正题。晋国方面是三人,马雯婷、马绍承,还有徐海波。苏威兰国方面是伊贝托、伊莎拉和伊贝托的翻译扎莫尔。其实伊贝托、伊莎拉也能说一些汉语,另外他们不知道的是,马绍承因为对西洋事务有兴趣,从十几岁开始就学了一些西洋苏威兰国语言,虽然说的不好,但是简短的一些话还是听的懂的。

伊贝托一开口不谈商贸问题,而是谈到了晋国与燕朝的关系。

伊贝托:“晋王为什么当年选择内属臣服与燕朝,安生做一个有实权的国王,不好吗。”

马雯婷:“这是我们晋国自己的事,你们不应该过问。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们与燕朝是臣属关系,而且无论是燕朝的肃靺人,还是汉人,我们都是一个祖宗,所以这是我们内部的事情。”

伊贝托:“我们苏威兰国与当今晋王的父亲、祖父有着深厚的友谊,对于他们二位勇于抵抗燕朝十分钦佩,但是对于当今晋王最后还是臣属于燕朝感到十分的不解。”

马雯婷:“无论是先王,还是如今的晋王,也不论他们是抵抗还是臣属,这都是我们内部的事情。晋王之所以选择归附,根本原因是不愿意生灵涂炭,而且内属中土也是我们的心愿。我们这些人的祖先也都是从那里过来的。”

正当伊贝托还要就此事再说的时候,年轻的马绍承开口了,说:“如果你们今天是来就此事做争执和质问我们的话,那么就不必再谈了,请回。而如果你们是商议贸易的事情,那就说贸易的事情。我们晋国不做贸易之外的商谈,这些你们可以去大京城去谈。”

伊贝托父女不想年轻的马绍承竟然有这样的胆识,而且语气异常坚决,说话十分犀利,另外单手握住茶碗,随时可能摔下来似的。

伊莎拉:“二王子不必激动吗。你说你们晋国不做贸易之外的商谈,但是你们不再晋国,是在宁海国。按照你们的钦定章程,晋王国只是指海山洲及其邻近的地方,而你们原有的南洋属地已经是宁海国。那么我们究竟是与晋国还是宁海国商谈呢?”

马绍承不料这个二十出头的长的挺漂亮的身形高挑的西洋姑娘也如同自己一样说话尖锐,犀利。

马绍承:“晋国和宁海国实际就是一回事,都是我父王的地方,也都是燕朝的地方。”

伊莎拉:“不不不,我看过你们的钦定章程,海山洲及其附近已经改设海山行省,有燕朝的驻军和官吏,按照我们的理解,是可以认为那是燕朝地方。而宁海国只是属国,是属于名义上的。是仍然可以自主的地方。”

马绍承:“但两者都是我父王之地。”

伊莎拉:“那么您的父王到底是燕朝臣属还是一个自主的国王呢,这是我们不理解和疑惑的地方。”

马绍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都是燕朝大皇帝的地方,都是其臣子。”

伊莎拉还要揪住这个问题不放,而马绍承和马雯婷、徐海波也都知道这个问题根本说不清,马绍承不待其说话,就说:“我还是刚才那句话,谈生意咱们可以谈,谈别的没必要。事不过三,我不希望我再重复第三遍。”

伊贝托也不想在此纠缠这个问题,立即拦下了伊莎拉,开始和马雯婷她们心平气和地商议生意问题。

伊贝托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一张文书,上面是他们的要求,主要内容大体与当年与马朝渊在昭贤五年时签下的商约类似,但在原有基础上却又有新的不同,主要内容是:
    开放宁安港和海宁港,并允许设立商馆;

海山洲及宁海国的口岸关税降低到值百抽二;

进出港口均用自己人以及携带兵器;

晋王委托代购商品不缴关税;

优先卖与苏威兰国所需的晋国土特产以及低价卖给晋国转销商品;

柯伦岛租金减免到每年五百两;

允许苏威兰人在宁海国传教、自由生活居住。

另外,苏威兰人表示只要晋国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他们可以每年派十名到十五名的军人、工匠来传授造炮、造船技术等工艺,但需要苏威兰商贸代表使臣节制。

对于这些,马雯婷没有当场反驳,而是说要带回去考虑一下并上报,但是马雯婷就传教一事做出明确表态,必须遵守原有规矩,这是底线决不能妥协的,没有商量余地。

这次初次商谈,马绍承、伊莎拉作为最年轻的两个人,表现却是最为抢眼,也都互生佩服之意。马绍承不想看起来具有高贵气质长的漂亮的伊莎拉会在谈判中那么的具有攻击性,伊莎拉也想不到马绍承年纪轻轻,却也思路如此清晰,而且言谈直白坦率。

接下来的几天里,马雯婷与马绍承还有范锡玄对苏威兰国的条件进行了商议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几天里,马雯婷、马绍承围绕谈判是头疼不已,他们毕竟没接触过。而范锡玄身为兴京府府尹,杂务还很多,所以能帮他们分忧解难的就是安晋港的海关副使徐海波了。

徐海波前几天一直不说话,直到二月十六日,他向马雯婷说:“臣认为我们不应该将重点放在苏威兰国身上,至少不能全寄托于该国。”

马雯婷感到有意思,说:“接着说。”

马绍承:“是,你接着说,你和这些人打交道时间长,想什么说什么。”

徐海波:“以臣多年在海关对这些西洋的了解,臣认为在东方,苏、尼、西、佛可以说是在东方的西洋四大强国。而苏、尼两国最强,苏威兰又是耀眼的新星,尼兰国是如日中天。不过西佛两国虽然衰落,但在东方却也是余威犹在的。”

马雯婷、马绍承听的很感兴趣。

徐海波:“晋国如今归属朝廷,但只是海山洲,而不涉及南洋属地。所以四大国对海山洲无觊觎之心,至少是不敢。但是南洋属地则不同。不过石锅之中,苏、尼、佛相聚较远,野心不大。而西国距离近,却已无实力。我晋国如今之国力介于两强和两弱之间,而且不仅忧虑西洋,也担心燕朝内部的强硬顽固派,所以就臣而言,我晋国确实需要西洋的支持并与之贸易,但选择谁,很讲究。臣认为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和大价钱争取苏、尼的支持,不如联合较弱的两个以对抗两个较强的,将局面重新平衡起来。就是说联强以抗强则反为其所制,不如联弱以抗强则成平衡之势。”

徐海波:“苏、尼两个的争端和矛盾绝不可能很快消失,而两国在希望获得西、佛两国的地盘上有利益也有矛盾,所以西、佛两国也需要我们及背后的燕朝支持,尤其是希望贸易。所以我们此次在与苏国商谈的时候,不妨同时与西、佛友好交谈,或许能平衡两国。”

马雯婷:“有道理。”

马绍承:“如同纵横之术,有意思。”

马雯婷:“那从以后开始,我们分两波人谈判。我和范锡玄与苏威兰国谈判,你们两个和西、佛谈。”

马绍承、徐海波:“是。”

二月十八日,双方再次商谈,马雯婷、范锡玄针对伊贝托的条件,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宁安港允许贸易,但两地商馆开设免谈;

进出港口不得携带兵器,需晋人保管,走时候退还;

传教必须遵循原有规矩,不得改变;

苏威兰人可在贸易之地自由生活居住;

晋王委托代购商品可不缴关税;

关税最低不得低于值百抽十;

晋国土产或者转销商品,均按照市价衡量;

柯伦岛租金减免到每年三千两;

晋国雇佣苏威兰工匠军人,在文书签订范围日期内,均由晋国节制,苏威兰国人不得干预。

马雯婷特别强调,要谈只能照他这个基础上谈,否则就免谈。

对此,伊贝托同意,他不愿意失去这个机会。

马绍承、徐海波这几天则没有出席谈判,而是和知府及相关的人去和佛鹰国、西巴斯鹰国和其余的欧洋巴洲大陆上的国度商谈,而且颇有成效。尤其是相对衰弱的佛鹰国、西巴斯鹰国均表示会继续昭文时代就与晋国签署的商约和盟约,并明确表示只对商业贸易感兴趣,对晋国和燕朝的关系不感兴趣,也不做调解。

西巴斯鹰国的吕尔玛甚至明确表示:“西巴斯鹰国与晋王治理下的南洋之地是友好的,并拥护晋王对这里的管理,并愿意根据盟约向晋王提供他所需的一切帮助。”

马运扬时代,晋国就与西巴斯鹰国签署了盟约,虽然以后的一百多年间,双方也发生过不快,但总体上两方都履行了盟约。而且在燕朝成立和马英韶正式即位后,双方除了将关于盟约中的武朝字样变换为燕朝以及将原来通商地点中的永晋府变更为兴京府之外,其余也并未做多大的改变。而且在宁西大决战中,西巴斯鹰国始终不做政治上的表态,但却向晋国提供了大量军械,而且做的十分低调,既帮助了晋国,也没有得罪燕朝,而这也是马英韶所乐意看到的结果。

虽然西巴斯鹰国已经是江河日下了,但是在东方却有稳固的根据地,这是目下苏威兰国所无法比拟的。而吕尔玛的表态,无疑给了伊贝托一定的压力,使得他不得不在与马雯婷的商谈中有所退让。

西巴斯鹰国如此声明,佛鹰国则更是积极,并且成效更大。

作为最早来到东方的西洋诸国,佛鹰国与武朝有过征战,也有过和睦交往,还曾出兵出炮出枪帮助武朝对抗燕朝,也曾接受晋国的资助修建炮厂,所以佛鹰国和晋国的商谈,比与之其他各国更友好。而且佛鹰国深通东方风俗,在武朝时代就得以在广南地方租赁了山门县作为贸易之地,即便燕朝进驻,也仍然允许。而在与燕朝打交道的同时,佛鹰国依然保持对晋国的友好关系,所以相较于其他西洋诸国来说,佛鹰国对晋国和汉人相较于西洋其余诸国更为友好、谦和,其实是更懂得策略,也是因为如今江河日下,没有当初身上的那种傲慢和强硬。另外在南山县与武朝、燕朝打交道上百年,已经是深通东方国情了。而苏威兰国、尼兰国尤其是苏威兰国看似文雅,但在徐海波看来则阴险诡诈。

曼嘉德、玛黛莉从二月中下旬到三月中旬的近一个月时间里多次和马绍承、徐海波商谈,也有玛黛莉邀请马绍承去佛鹰国商馆做客,并互赠礼物,短短一个月时间,两人的私交已经非常热络,而且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三月二十日,马绍承、徐海波和曼嘉德、玛黛莉拟定了一份新的商约,主要内容是:
    佛鹰国在海山洲宁安府和南洋兴京府的商馆如旧;

双方贸易遵守原有商约,执行晋国税率;

佛鹰国可在宁安府、兴京府开设商铺,并向晋国地方缴纳赋税;

佛鹰国可向晋王提供所需的商品,包括军用物品;

晋王允许佛鹰国租赁柯伦岛以西之纳坎岛,租金每年八百两白银;

纳坎岛允许晋国、佛鹰国、西巴斯鹰国百姓居住贸易,向晋王缴纳税赋。

佛鹰国对晋王和燕朝大皇帝之间的事宜不持任何立场,并尊重和理解晋王与燕朝大皇帝之间的特殊关系。

虽然内容很简短,但是与佛鹰国的商约却也大体上取得了如昭文时代和西巴斯鹰国盟约基本相同的内容。

在与西巴斯鹰国、佛鹰国的商谈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进展的时候,马雯婷、范锡玄方面始终不大,苏威兰国依然强硬。而在与西巴斯鹰国、佛鹰国的商约签署之后,苏威兰国极为不满,尤其对晋国租赁纳坎岛给佛鹰国极度不满。因为苏威兰国、佛鹰国在东天竺的争夺也很激烈。

三月二十五日,伊贝托、伊莎拉与马雯婷、马绍承、徐海波的商谈中,公然大发牢骚和不满,甚至是威胁。但还是做出了一些让步,不过却有很多的附加条件。

伊贝托说:“你们的条件,我们可以考虑或者进一步商谈,但是你们必须做出一些保证。”

马雯婷:“什么保证。”

伊贝托递给马雯婷等一张纸,上面写道:

晋王必须做出六项保证,让苏威兰国放心:

必须保证海山洲境内之燕军和官署、官吏不得增加,如需增加必须事先知会苏威兰国;

必须保证燕军不会进驻晋王管辖之南洋属地;

必须保证在与燕朝的任何谈判中不得损害苏威兰国之利益;

必须保证在与其他西洋诸国的任何谈判中不得损害苏威兰国之利益;

必须保证海山洲和南洋属地的开放和现有风俗、体制不会改变;

必须保证柯伦岛永远租赁于苏威兰国。

马雯婷看后大怒,让马绍承等人看了,都十分愤怒。

马雯婷:“我们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保证。”

马绍承年轻,更为激动,站了起来说:“你们是什么东西,有什么资格要求我们做这样的保证。”

说罢,马绍承拂袖而去。

伊贝托父女及随从知道他们会很激动,但不想马绍承更激动。

范锡玄说:“看来和你们没有可谈的余地了。”

说罢,徐海波说:“送客。”

马雯婷将伊贝托一行人赶了出去。

伊贝托直到此时仍然认为苏威兰国还有很强的实力和价值,不肯妥协。但是他的保证无疑触怒了马雯婷、马绍承的底线。而且在范锡玄、徐海波的支持下,二人策划了更加强烈的反制。

三月二十六日,马雯婷下令断绝对苏威兰国使馆的商品供给,禁止向苏威兰国商馆出售任何物品;

三月二十九日,马雯婷下令晋军进驻柯伦岛,扣押岛上的苏威兰国商人及其所有物品,并宣布将停止对柯伦岛的租借。

伊贝托此时才深感局势不妙,开始重新商谈,并也有反制措施,要求晋国偿还当年宁西决战中购买兵器的货款。

马雯婷则以当时是苏威兰国主动提供和支持为借口,认为这不是购买,拒绝支付货款。

到四月中旬,双方关系几乎是一触即发,似乎随时可能动兵。

但是与在东方尤其是南洋地盘有稳固据点的尼兰国、西巴斯鹰国不同,苏威兰国的据点主要是东天竺,如果与晋军交战,其兵力要抽调,而且需要尼兰国控制的地方,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最后在五月十日,由曼嘉德作为中间人从中劝和,加上苏威兰国副使约律等人和翻译扎莫尔的劝诫,强硬的伊贝托也做了让步,双方最后妥协。

晋国恢复对苏威兰国商馆的商品供应和出售;

苏威兰国不再要求当年军需品的货款;

苏威兰国不再租赁柯伦岛;

晋国释放柯伦岛的苏威兰国商人、商品;

柯伦岛开放为口岸,可供各国贸易,隶属于兴京府海关。

此次的争执,苏威兰国基本上是自取其辱,不仅丧失了南洋的一块稳固据点,而且与晋国的关系是闹翻了,但并无损于自身实力和威望。不过伊贝托的强硬立场,也遭到了副使约律和扎莫尔及伊莎拉的反对。认为六项保证有些实在是太过分了,别说马雯婷、马绍承无权,连马英韶实际上也无法做出保证,反而丧失了对柯伦岛的租赁。

而晋国方面,这是对苏威兰国最为强硬的一次,保障了自己的尊严,但是苏威兰人的阴险也让晋国逐渐体现到了。马雯婷、马绍承从此内心埋下了对苏威兰国不信任甚至痛恨的种子。不过对普通的苏威兰人则至少目前还没有歧视,反倒是对伊莎拉也充满敬意。

晋国方面与西洋的商约,在签署的时候,马雯婷遵照马英韶的吩咐,对何时使用晋王国和何时使用宁海国,是使用晋王还是宁海王都极为讲究。因为怕事后被燕朝追问。

另外此次除了签署商约,马雯婷还让范锡玄出面向西洋采购了大批军械以装备南洋驻军和海山洲驻军。此次总计向苏威兰国采购了重型火枪三千支、自发火枪一万七千支及配套弹药,向佛鹰国购买了轻重火炮五十门及配套弹药,向西巴斯鹰国购买了大战船两艘及三艘近海快船。还在尼兰国船厂订购了可以随时改装成战船的商船五艘。还购买了大量的火药和制造自发枪的火石等零配件,另外聘请西洋工匠、购买西洋器械设备,分别运往兴京府和海京府,以制造兵器。

此次的兵器购买是兴海元年来最大批次的采购,价值总计三十万两。而所订购的这些兵器分批交货,到兴宁十五年初必须全部交货,交货地点大多在兴京府安晋港。

此次商谈,虽然没有按照原定希望入股尼兰国公司和与苏威兰国深化关系,还与苏威兰国闹僵。但是凭借与西、佛两国的友好和继续维持与尼兰国的原有关系,晋国在南洋属地与西洋的关系上仍然还是稳固的。而最大的功臣莫过于徐海波。

五月底,马雯婷、马绍承上奏马英韶,请求为徐海波晋升。

三个多月后,徐海波被晋升为兴京府通判,仍领海关事宜。

也就是几个月里,马雯婷了解了徐海波的家庭情况。

徐海波是永晋府出身,正牌科甲出身,一妻两妾,都是本分也有一定文化的中等书香门第出生。徐海波从小喜欢读书,涉猎宽广,家中有五个儿子。

五个儿子分别是徐文成,徐武成,徐农成,徐功成,徐通成。

长子是昭贤十一年出生,次子是昭贤十三年,三子是昭贤十七年,四子是兴海二年,五子是兴海三年出生。

徐海波对五个儿子的学业非常关心,而且在全面培养的时候各有侧重点,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

长子徐文成希望在文化造诣方面,次子希望在武略方面,三子希望在农耕工商等生产经营方面,四字希望其建功立业,五子希望其在为人处世之道方面学有所成。

马雯婷对此很是满意与欣赏,记下了这家子人,认为是可造之材。

与西洋的商贸谈成后,马雯婷、马绍承在南洋也安心生活了一段时间。马雯婷还重点思索了在南洋对烟草专营的办法,并已经让人开始付诸实践。而马绍承那是真正的休息和享受一下无人约束的难得时光。

六月七日,苏威兰国的伊莎拉以个人名义邀请马绍承在商馆附近约会。

因为是私人约会,加上伊莎拉会一些汉语,所以双方交流的还是轻松愉快一些的,而且也不是只谈国事,也会谈一些别的事情,比如个人兴趣爱好,包括婚姻等等。

虽然在国事商谈方面,伊莎拉言辞犀利极具攻击性,但私下里还是非常容易交流的,两人也互开玩笑。

马绍承:“现在的你可比正式商谈中的你更像女人啊。”

伊莎拉:“你不也一样吗?商谈中,你那恼火程度恨不得要将茶碗摔在我们头上似的。”

马绍承:“哈哈,各为其主,都是应该的。”

伊莎拉:“用你们的话说就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啊。”

马绍承笑的点了点头。

伊莎拉:“今天是私下交流,我还是想就伊贝托所说的保证做一番解释。”

马绍承:“好吧,你说吧。”

伊莎拉:“我们对燕朝的那种体制和其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的理解,也对其那种盛气凌人有看法,但是对晋国独特的风俗、制度是抱着开放和欢迎的态度的。所以我们不希望晋国在内属燕朝后,改变了原有的风貌。完全是出于一种善意的劝诫,也是希望晋国能在晋王的治理下继续维持原有的开发和包容,以及对我们西洋诸国的一视同仁。而并未有什么过分的要求。至于不希望燕朝继续增加官吏、驻军等,也是担心燕朝人越来越多后,会渐渐改变晋国原有的开发和包容,进而影响商业。”

马绍承听的出来伊莎拉的意思,这其实还是那些话,不过语气更温和,场合变了所致。就内心而言,马绍承对伊贝托、伊莎拉的所提保证,觉得是可以商榷的,但是兹事体大,在没有马英韶同意的情况下,他根本不敢也不能单方面做出保证。

马绍承听后,想了想,然后十分缓慢却坚定地说:“我们会按照章程来处理商业贸易问题,至于其他的你们对我们的关心,我们现在什么也不能说,自然也不可能给你什么答复了。”

虽然马绍承说的很严谨,但是伊莎拉从其神情和语速上还是判断出了一些端倪。那就是至少马绍承个人在对燕朝的态度上并未有明显超越对西洋的兴趣和从属意愿。

    当天的私人约会结束后,伊莎拉和约律、拉穆尔等人认为伊贝托的过度强硬是使得此次商谈最后谈崩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上报东天竺商社总号。同时伊莎拉坚定认为马绍承是一个可以与之打交道的晋国王室成员之一,这条线必须保留,并有必要在日后对其做出善意的表示和谅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风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