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到学校,还是那熟悉的氛围,让张明哲瞬间感觉轻松不少。
班里在外实习的同学,也开始陆陆续续的回来,开始准备毕业论文。
这个时候已经是大四的下学期,大家在互相分享实习期间趣闻的时候,也不免得多了很多伤感。
也正是因为如此,每日的喝酒频次比之前是只增不减。
张明哲也就在这样迷迷糊糊,醉生梦死之间开始准备起了自己的毕业论文。
准备论文的第一步,就是选题。
大部分的学中文的同学,论文准备的都是和历史有关的题材,尤其以三国和红楼的居多。
原因也很简单:这两个题材不仅有名气,最重要的是网上素材也会来的多一些。
而张明哲另辟蹊径,选了一个外国哲学家的观点来做毕业设计。
他的论文标题是:“论叔本华的人性悲观论”。
对于叔本华,张明哲也只是在之前的哲学课上泛泛了解了一下,并没有做太多深入的研究。
他也正想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研究研究这位德国的哲学巨匠。
确定了选题后的第一步,就是找素材,提取论点。找来的第一本参考书,就是叔本华的成名著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虽然看起来很厚的一本,可是张明哲却完全不担心:
从小以来他一直就很喜欢读书,而且读书的速度极快。对于第一遍速读的速度,张明哲一直很有自信。
在上初中的时候,他曾经花了20块钱,在学校门口的租书店办了一张租书的月卡。
然后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这个小书店的自己感兴趣的图书都读了一遍。
他后来自己计算了一下,自己一天要读三本书。而这样的读书速度,也让那家书店在张明哲完成这一次一个月的壮举之后,取消了包月的服务。
所以,在面对着这本哲学巨著,张明哲还是很有信心在几天之内,做完第一步的速读。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本哲学巨著让他整整读了一个多月,才勉强啃完,里面有不少艰涩的内容,让他吃尽了苦头。
随后的一个月,他尝试把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和中国的道教、印度的佛教结合,好不容易才拼凑出来一篇几万字的论文。
叔本华这本巨著张明哲在十五年后重读,感受却已是大不相同。
那个时候,他才真正理解了叔本华的悲观论,深刻感受到了人生本苦的真谛。
就在张明哲准备论文的时候,中文系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差点让他没有拿到学位证书。
2、
还是一个炎热的下午,在接近黄昏的时候,几栋宿舍楼突然集体断电。
这种情况对于在宿舍里大学生们,意味着两个事情:一,没网没游戏,二,没空调。这两条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都无疑是晴天霹雳。
在停电几分钟后,正在打字的张明哲听到一些声响,他把电脑的音乐关掉仔细听,窗外传出来一阵口哨声,大笑声,偶尔还传来一阵阵物体坠地的声音。
他急忙跑到阳台上看看什么情况。
此时的阳台上早已挤满了人。张明哲看到不光光是他们这栋楼,所有停电的宿舍楼,寝室门口的阳台都挤满了人。为了发泄停电的不满,这群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开始了一些极端的行为。
最开始从楼上窗外掉下的是一个漱口杯,紧接着是牙刷,然后升级到脸盘,最后甚至温水瓶也开始了极不情愿的自由落体运动。
就在这个时候,张明哲听到自己宿舍里有人冲了过来,紧接着一个黑色的物体被抛了下去。
他定睛一看,扔东西下去的人是赵风。
“我擦。。”张明哲正想责问赵风。就听到下面一声惨叫声。
很明显,赵风丢下去的东西命中了目标,而且那个目标伤的还不轻。
“你丢了什么东西?”张明哲不敢往下看,生怕被下面的被击中目标怀疑自己是此事的始作俑者。
赵风也显得很尴尬,一句话也不说。张明哲仔细看了看宿舍,发现椅子少了一个。
他差点气晕了过去。
下面的人也不知道这个天外来物是从几楼掉下来的。只能一个劲儿的冲楼上骂,而且越骂越难听,大有把整栋文学楼骂塌的气势。
而他们文学楼的人也不是吃素的,这个时候谁扔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骂战必须要赢。
张明哲和赵风也只能探个头出去,观察情况。
被丢中的人是法律系的学生,渐渐的,法学系的人开始在楼下聚集起来。
下面的人喊着:“他妈的你们有种下来。”
上面的人回应着:“有种你们上来?”
于是乎,下面的人不敢上去,上面的人得了地利就卖起乖来。
叫骂声一来一回,甚是壮观。
过了几分钟,张明哲的手机响了,他接起电话,脸色一下就变了。
“怎么回事?”赵风紧张的问着,那个椅子毕竟是他扔下去的,要是真出点什么事情,他肯定要负全责。
张明哲没说话,走到床边,操起了一根木棍:“走,和我下去。”
赵风着急了:“到底什么情况,你倒是说啊。”
“阿福被他们围住了。”张明哲面无表情往外走。
阿福也是点背,刚从校外回来正准备上楼,就被法律系的人团团围住,不让他上来。
其他人听说了,也都跟着张明哲一起下了楼。
刚走到一楼,他们就被楼长拦住了。
原来,楼长怕闹出事情,早就把宿舍楼的大门给关了起来,不让法律系的人进来,也不让张明哲们出去。
“你们都是要毕业的人了!就不怕拿不到毕业证吗?”楼长义正言辞的质问。
就在这时,人群中有人轻飘飘的冒了一句:“毕业证我们已经拿了。”
楼长一下子显得词穷,于是决定不用语言劝阻,直接把钥匙收了起来:“有本事,你们就从我这里抢过去?”
局面一下子停滞了,从楼长手里抢东西,这个事情肯定就会被闹大,张明哲们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办法。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楼外围着的人群突然散开了,走过来一个人。
他们定睛一看,原来是系主任。系主任示意楼长把门打开,然后走到他们面前,怒目圆睁的看着张明哲:“张明哲,你要干什么?”
“我擦。”张明哲彻底无语,特么的楼下这二十多个学生,系主任一下子就把目标对准了他,果然是火眼金睛啊。
系主任的出现,让刚才还热情高涨立志要出去干一场的学生队伍瞬间出现了凌乱,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偷偷的往上走。
毕竟大家也都知道,这个事情要只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冲突,就闹不出什么大事情。
可是要是被系主任直接逮到,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毕业证是拿到了,可是还有学位证呢。
系主任看到学生们被震慑住之后,对于他这一声的震撼效果很满意。表情逐渐缓和下来。
“你们赶快都把东西收起来,这成何体统?”系主任示意学生们把随手拿的棍子,钢管都收起来:“外面受伤的同学,我已经安排去校医院了。”
既然系主任已经发话了,本来已经军心动摇的学生们立刻把东西都收了起来,开始集体往上走,回到自己的宿舍。
而非常幸运的是,张明哲没有受到处罚,这个事情就以赵风赔偿对方的医药费作为结束。
3、
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很快就走到了尽头。
张明哲很顺利的通过了论文答辩,拿到了学位证和毕业证。
很快,离正式离开大学,就只剩下了几天时间。
这几天里,张明哲没有和周杭们在一起,他一直呆在了宿舍和中文系的同班同学呆在一起。
回想大学的四年,他有接近三年半的时间是在外租房子住,真正和和同班同学处的时间不多,更没有好好聚聚。在现在这个即将离开的时候,张明哲明显感觉到了一丝歉意,这个歉意不是对于他的同学,他没有这么自傲,这个歉意是对于他的大学生涯而言。
所以在剩下的几天里,他开始了大学时期以来最为疯狂的一段日子,喝酒的场合从饭店ktv直接转到了宿舍里,几包花生米,几瓶白酒就可以开工。晕晕昏昏之间,同学们聊着那些四年里的往事和笑谈。
尽管谈笑间还有人偷偷的抹眼睛,大家也都装作没有看见。大家都知道,要是有人提起这个事情,那抹眼睛的人,就不止几个人了。
张明哲也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一个他们中文一班的网站,网站的背景音乐是吴奇隆的那首《祝你一路顺风》。
“那一天知道你要走,
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
当午夜的钟声敲痛离别的心门,
却打不开你深深的沉默,
那一天送你送到最后,
我们一句话也没有留。。”
在他们听起来,这是那个年代最忧伤的歌曲。
当这样的歌词响起来的时候,喝着酒吵着闹着的人,突然都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陷入深深的回忆和对于大学生活的眷念之中。其实每个人心里都知道,几天过后,自己旁边坐着一起喝酒的哥们可能将永生不再见。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这样一个以外省学生居多的大学,毕业和死亡没有太大分别,都是不再相见。
张明哲也深深的陷入在这种情绪之中,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体验分离的痛苦,和一群男人做着这样一场盛大的告别,情绪的确有一些绷不住。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这段贾樟柯《山河故人》里的台词,来形容现在张明哲的心情,实在再合适不过。
随后的几天,张明哲一个一个的把宿舍的同学送走,每个人都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不管是平日里关系好,还是关系一般的,这个时候都不已经重要了。
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就算以后散落天涯,不再见面,这份记忆还是会永藏心底。
4、
就这样,张明哲一生铭记的大学生活,就落下了帷幕。
在多年之后,张明哲无数次回忆起这四年的生活,才发现对于他来说,那是人生之中最为美妙的四年。
那个时候的张明哲,一直认为毕业后生活的精彩才刚刚开始。他整个人除了沉浸在毕业时的伤感之外,也充满了对未来工作的向往。
只是他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才明白,这四年的日子是人生之中绝无仅有的经历。
就像一首诗里写的那样:
人生有一首诗,
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
往往并没有读懂它。
而当我们
能够读懂它的时候,
它却早已远去,
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
这一年,张明哲的青春彻底走远。
那一年,他23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