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从昭贤十六年八月由南洋返回海山洲到如今已经过了十一年了,这十一年里,他经常想起了在南洋的生活,那段时光恐怕也是自己人生中最自由自在的时候了。为此在兴海九年十一月的时候他就下令准备次年春天前往南洋,同时也是想见一见南洋的岳父。
然而事情总是那么的巧合与不尽如人意,就在马英韶一切准备就绪,三月就要启程的时候,兴海十年二月十七日,马英韶得知南洋宣慰副使张克海因病与二月七日在兴京府去世,年七十岁。临终遗言要求安葬在南洋。
马英韶得知后,悲伤不止,追赠张克海也是自己的岳父为中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太傅、司徒,谥号文忠。
自马英韶十年前由南洋返回海山洲夺位后,南洋的事务一直由张克海来管理,他作为马英韶的岳父,替自己的女婿守护着大后方十年之久。而这十年里,南洋继续平稳,而且人口、赋税都有了增长。
昭贤十七年底的时候,南洋属地人口总计三百五十七万人。兴海九年底在册人口达到三百八十多万人。而增加的人口除了海山洲每年都要向南洋移民外,那就是马英韶、张克海利用内陆海禁开放后的有利形势,从内陆沿海大量招募人口,甚至不惜是诱骗乃至拐卖人口,其中以福海、广南两地的人口最多,也最有积极性。而且比起海山洲,南洋依然有广阔的前景,三倍海山洲之地,人口却只有海山洲一半。
赋税方面,南洋府库在马英韶任宣抚使的昭贤十一年底共有存银三百七十万两,后因为战事和宁西决战从南洋调运了不少北上,到昭贤十七年底和议基本谈成时候,南洋府库存银有二百六十多万两。到去年年底的时候,南洋府库恢复到了三百一十万两。
张克海去世后,南洋宣慰使的职位仍然是马英韶兼任,副使的职位也悬空,不再设立。南洋的事务恢复到往常的保宁、东宁、永晋三行省和兴京府、东昌府两府并存的局面,大事仍然上报海山洲的中书省和枢密院两府,并由马英韶来裁决。
而张克海去世后的南洋三省两府人员是:
保宁行省平章政事:高崇瀚
东宁行省平章政事:何豫隆
永晋行省平章政事:田承峰
兴京府府尹:范锡玄
东昌府知府:王昌衡
这三省两府的封疆大吏中,在任时间最长的是范锡玄,已经八年。而其余的人中,王昌衡最短,只有不到两年。其余的人也都是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田成峰是张克海于兴海六年奏调出任永晋行省平章政事的,是这些人中唯一的勋贵大族,而且占据了地域最大的永晋行省。
张克海去世后,身为宫苑府使的马雯婷向马英韶提出了自己的一个计划,以扩充海宁通以及王族的实力。
马雯婷的计划是将在海山洲的部分王室田产,有序、逐步地放垦给农民,但是加大在南洋的购买和圈地力度,但手段要温和,不能因此引发南洋的不稳定。同时加大与西洋的商贸往来,扩建增修在南洋的造船务,方便修造大船往来远海。
简单来说,马雯婷的核心就是适当放弃一部分在海山洲的产业,来重点加强在南洋的实力。
对于马雯婷的建议,马英韶非常同意,而且他打算于三月去南洋的时候小姑也一同前往。
马英韶三月五日从海京府出发启程前往南洋,海山洲方面由中书左相赖若旭署理海山行省总督,总摄留守事宜。而陪同的人员此次不多,只有兵部正判康延徽、刑部正判顾明瑞以及杜幼道、李安维和内事厅的刘妙然。杜迎秋、张琼瑜也想念南洋了,一同前往。马雯婷也一同前往。子女中,将长子已经二十四岁的马绍华和次子十七岁的马绍承也一同带往南洋。
临行前,马英韶还特意要求办事大臣衙门派至少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跟随马英韶一同前往。梁兴佐当然珍惜这个机会,最后思来想去还是派刘玄洽前往了。他内心多么希望陆儒湘也去,可身边少不了他。最后就让刘玄洽前往,并从办事大臣衙门卫队里抽出二十名精干作为随侍,保护也是看着马英韶。
刘玄洽前往,是马英韶最希望的结果,也是他所意料之中的。这段时间里,马英韶已经基本了解了办事大臣衙门内部的情况,而且已经有人与刘玄洽相识了,而马英韶之所以让办事大臣衙门派人跟自己前往。主要是让办事大臣衙门和燕朝知道自己是忠心的,即使是外出也会让他们的人跟随。
三月二日,刘玄洽奉命带着二十名卫队随从前往怀远宫报到,马英韶让李安维将其安置在自己随从卫队里,由刘妙然节制。
刘玄洽和自己的手下不想会让一个女的节制,心里是很不高兴的。但是去校场一看,刘妙然虽说是女子,但是巾帼不让须眉,而且其手下虽也有十几名女子,但多数还是男子。而且个个虎背熊腰的,顿时感觉这个女的不一般,能管的了这么多凶悍之人,绝非寻常的人。
此时,李安维对刘玄洽说:“你别看刘妙然是个女的,年龄也不大,但身手了得,而且是经历了各种训练的,什么都会,什么都能。”
旁边有人窃窃私语说:“什么都会,都能,会什么?”
李安维:“穿上戎装盔甲,以一当百未必,但十几个人肯定进不的身。脱下盔甲穿上女人的衣服,又绝对看不出来是练过武的。再说的不好听一些,就是化妆成叫花子,你们也未必认得出来。”
旁边的人说:“真有这么玄乎。”
李安维:“信不信由你们。”
不一会儿,刘玄洽正式向刘妙然报到。
刘妙然将他们单独安置,由自己直接指挥。
刘玄洽也是军人出身,有着不服输的性子,没一会儿就主动要求和刘妙然比试比试,还语带轻蔑地说:“你是女的,看样子又大我几岁,如果不行,换个你的手下。”
刘妙然也不知刘玄洽到底是什么身手底子,让自己的手下先和他试了试。连续有两个人在五招之内被放倒,而这些人也都是百里挑一的。看样子是有些能耐的。
刘妙然见状和刘玄洽过招,两人接连对打几十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
刘玄洽是军人出身上过战场,所以招式简单明了,而且才二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一拳一脚气力十足,远非女子能承受。而刘妙然是近卫出身,加上是女子,体力上终究有差异。故而在硬接了几招后不与刘玄洽硬钢,而是防御为主,以柔克刚。刘玄洽也因为开始时候过于盛气凌人,使得体力有所损耗,在不经意之间,被刘妙然发现了一个破绽,迅速伸手一击,然而刘玄洽反应也很快,侥幸躲过。这也让刘玄洽觉得李安维所言不虚,遂主动选择了停手。
李安维和刘妙然的好姐妹也是内事厅的韩红梅在旁看的也是分外紧张。刘玄洽的手下也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看到面对一个女子,刘玄洽不仅吃力还险些被击倒,也很是佩服,不再敢小瞧这些女人了。
刘妙然的身手在内事厅那如果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了,如今有人能与她打成平手,着实是非常稀罕的。在他们她们这些当年在南洋被马英韶发现培养起来的女子中,沈光蕙以聪慧贤淑见长,叶丽燕以乖巧出名,而刘妙然则以刚烈果敢闻名。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刚烈果敢,已经二十八岁的刘妙然至今未婚。其实在内事厅的这些女子们,尤其是武艺极高的女子们,婚姻确实是奢望,而且也没几个人敢娶她们。甚至有些思想顽固守旧的大臣内心认为内事厅里的女子不过是晋王豢养的女子鹰犬或者是有功夫的高级妓女罢了,所以有人又看不起她们。罢手后,刘玄洽说:“姑娘,刘某佩服,失敬。”
刘妙然:“刘将军,果然身手不凡,佩服。”
三月五日,马英韶等从海京府启程。
十二日从宁安府宁安港登船,踏上了前往南洋的路程。
这趟很是顺风,十九日便抵达了宁河港。
而宁河港已经是有很多的官员前来迎接了,主要是东宁行省的官员,因为这里是东宁行省的辖区。行省平章政事何豫隆虽说不是马英韶当年的老熟人,却也算是故人,当年马英韶离任宣抚使的时候,他曾是行省的署理巡按使。后来因为剿匪有功,在张克海的保举下几年里就升任了平章政事。
三月十二日到五月初,马英韶一直在东宁行省境内,主要查看的是河堤。东宁行省境内有卡延河,加上还有支流,长度有约七百里。灌溉着省内大部分的农田,所以至关重要。
在一个多月里,马英韶边走边看边听,也知道了如今的东宁乃至南洋境内种植烟草的也越来越多了,而且这玩意儿的成本低,利润高,比种植稻米和其他农作物更划算。
烟草又叫做淡巴菰,一名曰醺。民间又叫忘忧草,以火烧一头,以一头向口,烟气从管中入喉。武朝末年的时候由西洋进入晋国,后进入中土,但是还不是很广泛被种植,日后逐渐较多种植起来。海山洲也有,但是相对较少。比较而言还是南洋之地气候较适宜,土地也多,所以更适合种植。
马英韶在南洋时候也抽过,但并没有瘾。而且他对这玩意儿,那时候还不以为意。但是此次发觉一路走过来,太多种植,开始产生了担忧。一方面确实有利可图,而且抽的人已经很多,如果盲目的禁止,又有可能是屡禁不止,进而引发了民变,那绝对是得不偿失的。可是如果有限的土地全种了这,百姓的粮食从何而来。
针对这样的困境,何豫隆的建议是官府掌控。而马雯婷一路跟着走来,也发现烟草利润可观,而且内陆也有不少人种植和对此上瘾。她私下建议马英韶可以由官府或者王族控制烟草的生产、经营和销售。划定一个专门的地区来生产,只能是官府管理。民间不得随意生产、经营,但是可以允许拥有官府许可的人销售。简言之就是将他如同盐铁那样专卖,但是却是更加严格的专卖。
对于这个建议,马英韶觉得可行,让马雯婷办理,地方官协助,但是不能影响了农时,引发了民变。
五月初到七月底,马英韶是在永晋行省境内。
这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而今年分外热。马英韶有些快中暑了,故而在永晋行省境内基本很少出门,有什么事情都到永晋行省南部的一座凉爽的山间别墅去向他禀报。
八月初,马英韶来到了兴京府,住进了多年未曾来过的晋宁宫。
这里的装饰一如既往,而在知道马英韶要来的时候,兴京府府尹范锡玄又早早的布置好了。
兴京府的安晋港一带是这里最繁华的地方,也是各国商旅最多的地方。而在得知马英韶来到了兴京府,总有些西洋商人想与马英韶这位宁海王和周围的人攀关系。
兴京府虽然有不少西洋商旅,但是兴京府和东昌府南部就是西巴斯鹰国东方总督辖区,如今的西巴斯鹰国虽说已经衰落,但是却也稳稳的控制了东方总督辖区,原来的蒲端国、婆罗国都已经成为了其地盘。而婆罗国附近的一些邦国、岛屿不是归属于尼兰国,就是尼兰国和苏威兰国争夺的地方。
而根据兴京府府尹范锡玄和天雄州知州赵惠煌的上奏禀报,尼兰国所控制的邦国群岛,并不是由国家直接控制的,而是由尼兰国朝廷授权尼兰国的商社控制,西洋将商社叫公司。他们以公司之名行使国家权力,管理着大片地域,并拥有军队,资产庞大,且能发行钱币,实力不亚于一个国家,并得到授权可以与周围的朝廷谈判签约,并可以完全自由的控制自己的地方。不过要将其收益最多的那部分上交朝廷,因为他的公司中,朝廷出资最多。
而在军队方面,该公司拥有一百五十艘大型的远洋商船,五十多艘大型战船,五万多名劳工和一万多人装备精良枪炮的私人武装。他们什么赚钱做什么,自然也是无恶不作。不过该公司确实是赚钱,虽然这几年生意不好做,也不如当年,但是该公司每一股的利息却很多,每年少数也能有两三成的利润,多的时候可能有四成。
除了尼兰国在晋国南洋属地南部有公司外,苏威兰国在东天竺也有商社,性质、实力也都和尼兰国的差不了许多,而且苏威兰国的与佛鹰国、尼兰国和西巴斯鹰国都常有争端,但就实力来看,苏威兰国、尼兰国目前在东方是实力最强的,也是晋国最需要防范的。
在府尹、知府禀报的同时,马雯婷也在。她还是很感兴趣的。
范锡玄、赵惠煌走后,马雯婷和马英韶说:“既然这个尼兰国公司这么赚钱,也有实力,那我们不妨与之合作。”
马英韶:“小姑,有什么打算。”
马雯婷:“尼兰国的公司与西巴斯鹰国总督区很近,我们如果与他关系好了,或许可以制衡。另外既然他的公司赚钱,我们不妨也入股一部分。”
马英韶:“话虽如此,可人家会让吗,另外尼兰国与我们可是有过血战的啊。”
马雯婷:“这个当然,但是能做的生意还是要做的。而且我们不仅可以与尼兰国的公司,也可以与苏威兰国的公司打交道。以前我们在苏威兰国的东天竺商社不也有人吗。”
马英韶对赚钱不反对,但是对入股还是很慎重的,而且对西洋人总是很疑虑的。不过小姑也是好意,不能驳了面子,所以马英韶说:“那小姑不妨先派人与之接触,进行试探。有什么咱们接着再商议。”
十月初,马英韶决定由保宁行省北上返回海山洲。
马雯婷则请求留下与西洋诸国商议合作与贸易的事情,马英韶同意。而且马雯婷请求将马英韶的次子马绍承留下,让他历练一下。马英韶也并不反对,决定留下。
这一路几个月下来,马英韶也在留心自己的两个儿子。
几个月的观察下来,两个儿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比较稳重,而且关系也比较和睦。但是也明显可以看出,长子马绍华对传统看的很重,对南洋属地的兴趣一般,对西洋事务和商品的反应也很平淡。而次子马绍承则对南洋属地很感兴趣,而且对西洋的一些奇珍异物,甚至是女人都有着比大哥乃至常人更浓厚的兴趣,而且还接见过几个西洋商人。
十月中旬,马英韶抵达了保宁行省,住到了广宁宫。
在保宁行省停留、巡视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十一月十五日,从保宁行省出发,启程返回海山洲。
马英韶此次重回南洋,只是看一看和回味,但实际上许多事情他都心里明了,不过看破不说破,要等到回去之后再说。
而这这一路上,刘妙然、刘玄洽作为马英韶的禁卫统帅,是非常不错的。杜迎秋、张琼瑜都非常欣赏,而且对刘玄洽的勇武很是欣赏,且两个人还是很有默契的。
虽然刘妙然比刘玄洽大三岁,但是也未婚,所以杜迎秋、张琼瑜私下商议后觉得是否可以让二人结婚呢,她们愿意做媒。
十月初,杜迎秋、张琼瑜二人将此事和马英韶说了,马英韶内心当然是高兴的,如果能将刘玄洽拉过来,那自然是最好了。可是刘玄洽毕竟是燕朝人,这倒是无所谓,还是梁兴佐的幕僚和左膀右臂,这个身份就有些为难了。最后马英韶觉得还是让杜迎秋、张琼瑜先问问刘妙然的意思。
十月二十日,张琼瑜将刘妙然召来,闲聊几句后就直接说了。
张琼瑜:“妙然,你也不小了,大姐也不和你兜圈子。”
刘妙然:“嗯,您尽管吩咐。”
大姐是当年在南洋时候,张琼瑜管理她们时候让她们这样称呼的。那时候刘妙然她们大的只有十六七岁,小的也只有八九岁。张琼瑜既像姐姐又像母亲一样照顾关心,也管理她们,所以自那以后,张琼瑜在内事厅的那些女子当中就有了大姐的称号。
张琼瑜:“刘玄洽,你看怎么样,喜欢吗?”
刘妙然不想会问她这事情,犹豫了一会儿后,说:“他人不错,武艺、反应都很好。”
张琼瑜:“我是问你喜欢她吗,大姐只要你一句实话。”
刘妙然:“我比她大三岁啊。”
张琼瑜:“这并没有什么啊,大姐明白你的意思了。”
虽然刘妙然没有做肯定答复,但是作为过来人的张琼瑜已经知道了刘妙然的意思了,她是喜欢的至少不反对。
在得到了这个态度后,马英韶于二十三日抽空召来刘玄洽,也是开门见山地问他是否喜欢刘妙然。
刘玄洽虽不至于那么紧张,但多少也是意外的,不过终究是军人出身,性子耿直,就说:“谢晋王、夫人关心,臣是粗人,不会绕圈子。妙然姑娘那么漂亮,武艺好、人机敏,我怎么不喜欢呢。”
马英韶:“哈哈,爽快。”
刘玄洽:“可是臣怕高攀不起,再说臣的身份,这......”
张琼瑜:“只有互相喜欢有情有义就可以,身份、年龄都不是什么。至于你的身份,晋王会给你想办法的。”
马英韶:“这个你放心,虽然有些麻烦,但回去后我给你办,我去和梁兴佐说,应该没什么问题,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刘玄洽:“臣谢晋王抬爱。”
马英韶:“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马英韶内心是高兴的,刘玄洽是重感情讲义气的人,如果把他拉过来,将来再想办法扶起来,那么对自己和对晋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而要拉住一个人,亲情永远是最好的羁绊,而且在年轻热恋的时候最好也最为稳固。
没多久,刘玄洽、刘妙然两人的关系已经是在马英韶的卫队和周围是尽人皆知了,两人周围的朋友也都很高兴。杜迎秋、张琼瑜还赏赐了他们许多衣服、首饰和珍宝等。
十二月五日,马英韶一行顺利返回了海京府,沿途海上遇到了风浪,但并没有什么大碍。
返回海京府没多久,刘玄洽、刘妙然二人的事情就已经在海山洲办事大臣衙门里传开了,梁兴佐很惊讶,也很平静。平静的是刘玄洽这个年龄了,一身的武艺,跟着他多年一直没能成家,是他梁兴佐对不住自己的幕僚手下。惊讶的是这样一个平时一直以练武为主的人只是跟马英韶出去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有了喜欢的人,他又不得不佩服马英韶,而且他更加确定这是马英韶事先打听好的,就等着时机了。
回来以后,梁兴佐询问了刘玄洽马英韶一路的见闻和故事,刘玄洽是能说的都说了,但说的只是一些大概和细节,而关键的许多部分,他则都以自己不能参与为由推掉了。尤其是关于马英韶留下马雯婷、马绍承要和西洋人商谈贸易与合作的事情。
由此,梁兴佐也慨叹,跟随自己多年的人,如今被马英韶用一个女人就轻松拉到了他的阵营里去了。
十二月十五日,梁兴佐请见马英韶。
在说完公事之后,梁兴佐说:“晋王,你真是可以的,跟了我十多年的幕僚也是我的警卫,你用一个女人就瓦解了,真是可以的。”
马英韶:“哪里,岂敢啊,他们你情我愿,我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梁兴佐:“刘玄洽的事看起来顺水推舟,实际上你是早有预谋。另外你送给我的那几个荆湖女子,也是你的探子吧。”
马英韶:“这个我可以保证,她们绝不是内事厅、仪仗司的人。”
梁兴佐:“即使不是,也是你训练过的人,目的就是打探朝廷的消息。”
马英韶:“我不过是关心一下你,解你思乡之苦罢了。”
梁兴佐:“好了,这些你我都心照不宣了。说说刘玄洽的事,你打算怎么办,你不仅是想让他娶刘妙然这么简单吧,你还想扶持他,然后为你所用是吧。你手下内事厅每年都有年轻少女进来,不单单是练习武艺做侍卫那么简单吧。”
马英韶笑了,说:“你知道的也不少啊。”
梁兴佐:“好了,言归正传,怎么办。”
马英韶:“让他们结婚,然后我们保举提拔他,让他立功。”
梁兴佐:“他有能力,未来不可限量。但是你不能害了他,你可以利用他,但是不能伤害他。”
马英韶:“我怎么可能呢。”
梁兴佐:“其实你对陆儒湘也有这样的打算吧。”
马英韶:“那可真是个好苗子,我喜欢。”
梁兴佐:“他可不是刘玄洽。”
马英韶:“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自梁兴佐出任办事大臣以来,与马英韶的交谈一年就有十几二十次,但是如今天这样直白的,却是第一次。其实梁兴佐从那年收下马英韶送的荆湖女子后,就已经心灰意冷了,也已经知道办事大臣衙门的任何风吹草动当天就会传到马英韶的耳朵里。而且不仅仅是那几个女子,办事大臣衙门的诸多差役,也是海山洲本地人,而且所在的海西巷不时就有马英韶的人在秘密盯梢和监视,这都是公开的秘密。如今他身边的人都被拉了过去,那就更无秘密可言了,完全是透明的。
梁兴佐之所以心灰意冷,归根结底是对朝廷一些不合理制度的抱怨和无力。朝廷设了衙门和驻军,但是禁止携带眷属而来,这既不符合人伦,也最容易让官吏、将士懒散,自然很容易被马英韶的人收买分化。另外办事大臣衙门每年的经费除了人员差役的薪俸之外,公事的费用每年只发给一万两左右,而且常常不能足额发放,最多只有七成。而这些根本不够衙门的迎来送往和日常采买物品的费用,所以手下自然容易被腐蚀拉拢。仅仅这两点就足以让马英韶利用金钱所收买。
其实梁兴佐、陆儒湘也提出了许多改善和加强管理海山洲办事大臣衙门的条呈,但是上奏的结果都是石沉大海。而与马英韶的协调,也都多不如意。尤其是每年的办事经费问题。梁兴佐几年来多次厚着脸皮开口向晋国的商号借钱,这实在是没面子,但是却也没办法。而债主的背后实际就是马英韶或者是晋国的勋贵豪门,而衙门还不起钱和利息,那就只能利用权力和消息来作为回报了。从兴海八年他接任办事大臣至今,他以办事大臣衙门名义借的钱已经有十二万两,加上利息的话起码近二十万两了。拿什么还钱,根本没法还,也根本还不起。
兴海十一年正月二十日,刘玄洽、刘妙然完婚。
刘玄洽拿什么娶刘妙然,他自己还是穷光蛋呢。他是幕僚,每年的幕酬也是梁兴佐的警卫,当时许诺是三千两,但经常拖欠。要不是刘玄洽真的忠心,换做别人早就不干了。
与刘玄洽的清贫相比,刘妙然可不然。她能力强任务重,所以待遇等同内事厅同知,每年薪俸加上马英韶、杜迎秋等人额外给的各种补助,一年至少收入五六千多则近万两银子。在海京府,她还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宅院。
为了给二人结婚,在马英韶的直接关心下,杜迎秋出面,张琼瑜经手办理。将王室在海京府东部郊外的一片闲田两千亩和草场五十亩赏赐给了刘妙然,另外因为堂姐张琼萍被削去宗籍,她名下的两套宅院和剩下的嫁妆也被罚没进入王室。张琼瑜回到海京府于十二月出面,将这两套宅院也全部赠送给了刘玄洽和刘妙然。
所以说比起刘玄洽的清贫而言,刘妙然此时的身家绝对是家财万贯了。
而且这一天的新婚之日,张琼瑜还亲自到场祝贺,还有殿前军总兵官李安维,副将军田承续、内事厅知事俞世颖、宁阳军总兵官俞世英、同知王艳晴,还有已经是晋王马英韶侧室的沈光蕙、叶丽燕等一些名流显贵。
作为刘玄洽的东翁也是办事大臣的梁兴佐,还有孙思维、喇尼也都前往祝贺,并送上了贺礼。
新婚之夜,看着装饰豪华和内部陈设不亚于地主富商庄园的家和卧室,刘玄洽总感觉自己是在做梦,他说:“娘子,我不是在做梦吧。”
刘妙然:“夫君,这是真的,不是做梦。”
刘玄洽:“我真没有想到,也不敢想。”
刘妙然:“这些都是我们的。”
刘玄洽:“我知道你挣的的比我多,但你也不至于有这么多家产吧。”
刘妙然:“有些是我赚下的,有些则是晋王、王后和夫人他们赏赐的。”
刘玄洽:“晋王他们对我也真不错。”
刘妙然:“是啊,他们对我,还有和我一起的那些姐妹都是如同对待自己的女儿似的。就像晋王夫人(张琼瑜),既像姐姐,又像母亲。我一辈子也难以报答他的恩。”
刘玄洽:“他是你的恩人,也是我的恩人。”
其实刘妙然的这种心情很好理解,当年从南洋及各地选美女、少女的时候都是选的年轻的,家境一般的或者是父母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无牵无挂,调教好了那是会很忠诚的。而在南洋和海山洲这几年的训练和生活中,马英韶很在意关心这些人,杜迎秋、张琼瑜亦然。她们不断给手下灌输忠君(马英韶)的理念,并在生活上给她们最好的待遇,并承诺要包她们一生。所以虽然她们的差事很累很苦,但普遍没有抱怨。而且有能力的人出嫁的时候,内事厅乃至宫苑府都会给准备丰厚的嫁妆和为其置办家产,并且全部都归于女方名下。
为什么会归于女方名下,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是怕万一嫁给了一个负心的人,会骗取了女方多年辛苦所得的资产。第二个原因也就是让女子有所牵挂和惦记,毕竟人都会在乎和贪念所得,还有那就是最后的以防万一了。如果这个人以后不忠诚,那么这些东西也不能留给别人,还得最后回归王室所有,当然这是最后的办法。
从内事厅成立以来,忠诚稳妥可靠的人始终是顶级精英,大部分人也是安守本分的人,但是也有少数不守规矩的或者不安分、不忠、泄密的人,那么等待她们的也只有一个字,就是死。而内事厅对不守规矩、不安分、不忠、泄密的人是毫不留情的,死是肯定的,但死法是惨无人道的。
刘妙然以前曾听说过一件事,那是在南洋的时候,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名叫芮儿的姑娘,本来才艺双绝,但是因为年轻不安分,加上自恃才艺出色,私自单独跑了出去,与民间一个小商贩私定终身并有了孩子。这违反了内事厅的规矩,结果小商贩全家被灭门,而芮儿最后被抓了回去。杜迎秋、张琼瑜也很是怜惜,但是最后还是将她赐死。
在内事厅,是不能私自外出更不能私定终身,必须经过同知、知事的同意,有的级别高的甚至需要晋王的同意,这也是内事厅会常有级别高的人嫁入王室的原因之一了。
虽然内事厅严苛,但是里面的等级和成分又是多种多样的。最高等级的知事、同知或者是勋贵家族的女儿,或者是技艺能力精湛的女子出任。以下的各种人员分好几个类别,虽然等级相同,但是地位有天壤之别。一般的最低类别是就差役司,就是普通的宫女打扫人员,还有就是比之高一些的管理她们的人,但也不过是普通杂差。管理宫廷杂务、购买、整理各种生活用品的人,这些就比较有油水了,属于后勤人员,属于勤役司管理。再往上一层就是经榷司,管理的是内事厅经营的各种商铺、店面还有青楼了,也包括高级妓女,这就是属于高级人员了,也要求有一定的文化和能力。当年柳梦绮就是与之类似的人。这部分兼具消息打听的职能,有专门的人在此定期不定期常驻,然后搜集整理上报。再高级的就是刘妙然他们这一级了,属于禁卫性质,某些时候甚至能节制禁军。归属于天鹰司,然而这一级人数虽少,但是能力都非常突出,并兼管训练。而这一级的人或者是直接招募过来一步步训练出来的,这种占多数。还有是从下面的人中发现逐步提拔起来的。其实还有一个文仪司,是管理各种人员信息和典礼的地方,是直属于知事管理的。
都知道内事厅美女多,而历任晋王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权力,但是每一位晋王虽然都爱美女,但大多并没有多贪多占。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虽然他们近水楼台,但这仍可看做是后宫事务,王后或者自己的母亲常常要过问日常的事情,所以历任晋王即便有心也未必敢。而且许多高等级的女子也因为其忠心和能力自然备受王后、太后的重视,有靠山,也不是历任晋王敢随意轻动的人,所以说这内事厅看起来像高级妓院,晋王有着绝对的权力却也不是可以随意享用的地方。而如果遇上相对柔弱的君王,反而会敬而远之。
内事厅自马敬功时代被一分为五被削弱,但是依然是最为强大的。而且马英韶上台后,内事厅的权力不仅没有削弱而且在恢复和加强。原来本已经从内事厅划出的掌管情报和培训的部分的宫禁司,在兴海元年被撤销,重新划入了内事厅。因为那时的宫禁司知事在马英韶夺位时候有过密谋反叛的行为,而且有人与张琼萍过从甚密,所以被撤销,自然其人员也会被大清洗。
虽然刘玄洽娶了刘妙然,但是内事厅和宫禁他也不是说进就能进的。而且关于刘妙然的事情,他又知道多少,始终是个未知数。刘妙然嫁给她,是喜欢他,但又何尝不是马英韶放在刘玄洽身边的眼睛呢。内事厅天鹰司和经榷司的人本身就已经具备了间谍的职能。这些人渴望感情却也未必轻易会动情。刘妙然喜欢刘玄洽,但是在喜欢和对晋王的忠与畏之间,哪一者更重呢,恐怕她自己也不清楚。
三月,在马英韶和梁兴佐的一起安排和帮助下,刘玄洽被任命为海山洲总兵官下的一名正七品的把总,并上报到兵部。而刘玄洽的身份是骑兵,就驻防在了海京府东部的兴通县,手里管辖着几十名骑兵。
对于刘玄洽来说,虽然成为一个把总,每年的薪俸加起来才三十两左右,还不够妻子一天的俸禄呢,但是这毕竟象征着他进入了军队的将领行列当中。只要他肯卖命,加上马英韶、梁兴佐的支持,他自信一定也能成为一方提镇大员,光宗耀祖。
虽然成为了燕朝的朝廷命官,但是梁兴佐又从总兵官王瑾烈手里将他和手下借调了过来,仍然听命于自己。
对于这一切,刘玄洽非常感激,在向梁兴佐谢恩的时候,梁兴佐倒也不谦虚,却也很实在,说:“这都是你能力使然,另外我虽然帮忙说话了,但是官场的事情你也知道,没银子是不能的。我说话,晋王也给你说话,并打点了上面,所以才会由你的今天。”
刘玄洽:“不管怎么说,您和晋王都是我的大恩人。”
第二天,刘玄洽和妻子刘妙然也一同进宫谢恩。
马英韶非常高兴,说:“这都不算什么,还是你有能力。”
刘玄洽:“末将是粗人,从今往后一定听晋王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妙然:“臣谢晋王对臣的栽培与恩典,将永世难忘。”
马英韶:“好了,都起来,各办各的差去吧。”
两人走了以后,马英韶内心很高兴。既然他能把刘玄洽先弄成正七品的武官,将来就有能力将他放到更高的位置上,却又不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而将刘玄洽拉拢成自己人也是马英韶南洋之行的一个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