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两节语文连堂,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
很快,就在文煜老师生动详细的讲解中过去了。
一节课长篇小说《红楼梦》,一节课学术著作《乡土中国》。
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答题思路……文煜老师逻辑严密,生动形象,几乎没有落下什么知识点。
当然,关于课后巩固,文煜老师也没忘记:“练习册P128,有本节课两本著作的对应题目,请同学们互相探讨完成,如果有疑惑,下节课前,我们可以花十分钟再来解决!”
不管是不是互相探讨作业,姜鲜衣都会跟黄翩繁进行交流,二人取长补短,顺便带上年笑笑和郁星河。
当然,在语文上,郁星河跟二人谁带谁还不好说。
第二节下课,便是时间很长的大课间。
姜鲜衣从来不浪费这个时间,拿起练习册,就牵着年笑笑到了黄翩繁课桌边。
也不讲究,把黄翩繁前桌男孩子的凳子借用一下,二人便开始看题。
郁星河性情还是偏内敛,自己低了头看自己的练习册。
年笑笑也摊开了练习册,不过她对书上内容丝毫不感兴趣,一直在用手撕扯书周边的空白区域,扯下一块儿便揉成团,在手上玩弄半天,有时候玩腻了就无意识地丢进嘴里吞下去,有时又丢开,不一会儿满地都是。
因为语文题目文字多,比较耗时间,所以姜鲜衣和黄翩繁决定只选一道题讨论。
练习册上仍是文煜老师课堂讲过的两本书。
姜鲜衣偏理性,黄翩繁虽然感性,但也受不了文绉绉酸啾啾的《红楼梦》,二人不约而同,都倾向学术著作《乡土中国》。
但郁星河有不同意见。
“你们俩都擅长归纳总结,其实选择学术著作,对你们俩这种讨论性质,收益不大,我倒是觉得,既然你们二人都害怕细节分析,害怕去用放大镜看文章背后的内容,还不如直面挑战,突破弱点,毕竟两个人一块儿讨论,比一个人闭门造车要稍微有趣点……”
从郁星河开口,黄翩繁和姜鲜衣的视线便一动不动停留在他身上。
两人的注视,叫郁星河倍感压力,说到后面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低:“我只是提个意见……不对,是建议,你们俩可以选择不听……”
“他最近话是不是,有点多了起来?”姜鲜衣不是太肯定,她对郁星河关注得也不是太多。
“是有点……”黄翩繁不否认,但他关注点不在这里,他关心的是,“你不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吗?”
黄翩繁问的对象,自然是姜鲜衣。
“是挺有道理的,这话能从他嘴里说出来,我都很震惊!”姜鲜衣表情严肃,按她的性格,这么严肃的表情,确实算比较震惊了。
“你们俩……”郁星河脸都红了。
“你要是在数学上,也能这样就好了。”在数学上哪样,姜鲜衣并没有说清楚,但意思很明显,在场没人不明白。
“数学我一窍不通。”郁星河摇头,还是不想去尝试。
“不通,黄翩繁可以教你啊!”姜鲜衣捅黄翩繁胳膊,“是吧,黄翩繁?”
“啊?”黄翩繁还以为姜鲜衣要亲自来教,搞半天自己的兄弟还得自己负责,和姜鲜衣明示的眼神对上,才接话道,“对,对!只要你想学,我们从基础慢慢来,还有两百七十八天呢,完全来得及,不过你不能犹豫,你多犹豫一天,你就少一天!”
“那也太耽搁你们时间了,那些基础的东西你们早就会了,没必要陪着我一起浪费时间。”郁星河拒绝,他不愿意拖累明明很优秀的两个人。
“怎么能说是浪费时间呢?”黄翩繁不同意他的看法,“数学这个东西很有魅力的,哪怕是证明一个最简单的公式,重复多少遍,推导多少次,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应用到题,每次都会有新收获的。”
“而且你如果觉得浪费我们时间,你可以好好教我们俩语文啊,这样互补,不挺好的吗?”姜鲜衣在一旁帮着劝。
郁星河难得主动开口,二人都不太愿意放过这个能招揽小伙伴一起学习的机会。
“那我,试试?”郁星河还是觉得自己可能不行。
“就这么说定了!”黄翩繁要他一个态度就够了。
“下次你一定要参与,积极发问啊。”姜鲜衣也差不多跟黄翩繁一个念头。
“好,下次你们叫我。”郁星河硬着头皮答应下来,扭头就见年笑笑在一旁幸灾乐祸,表情很是搞怪。
见郁星河看过来,年笑笑点头,道:“记住你今天的话哟,我会监督你的!”
年笑笑当然不是真的想监督,她很清楚,郁星河跟她是一样的人,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所以她等着看郁星河笑话呢。
“那你呢?”郁星河问年笑笑,“你来吗?”
“那就《红楼梦》?”黄翩繁和姜鲜衣二人不管他们俩怎么决定,拿了主意,便去看练习册上的大段题干。
三、下面内容出自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黑山村庄头乌进孝进贾府交租这一情节。
在文字背后,你读出了哪些丰富的内涵?
一面忙展开单子看时,只见上面写着: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青羊二十个,家汤羊二十个,家风羊二十个,鲟鳇鱼二百个,各色杂鱼二百斤,活鸡、鸭、鹅各二百只,风鸡、鸭、鹅二百只,野鸡野猫各二百对,熊掌二十对,鹿筋二十斤,海参五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蛏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瓤各二口袋,大对虾五十对,干虾二百斤,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御田胭脂米二担,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担,各色干菜一车,外卖粱谷牲口各项折银二千五百两。
外门下孝敬哥儿玩意儿:活鹿两对,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
……
贾珍皱眉道:“我算定你至少也有五千银子来,这够做什么的?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潦,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叫别过年了!”
乌进孝道:“爷的这地方还算好呢。我兄弟离我那里只一百多地,竟又大差了。他现管着那府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着几倍,今年也是这些东西,不过二三千两银子,也是有饥荒打呢!”
贾珍道:“正是呢。我这边倒可已,没什么外项大事,不过是一年的费用。我受用些就费些,我受些委曲就省些。再者年例送人请人,我把脸皮厚些也就完了。比不得那府里,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一二年里倒赔了许多,不和你们要,找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