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5年弘历继位,即乾隆帝。他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和最长寿的皇帝。乾隆帝执政期间,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树,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重视社会经济发展,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的最高峰。但他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闭关锁国,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乾隆六十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皇宫里每个人都喜欢我,除了一个人,那就是我的亲生母亲。
“你怎么皮肤这么差,宫中的胭脂水粉都是上好的,也没把你变白。一发热还转红,真土气。”
“这件骑装不配你,脱了换别的。没眼光。”
“别听她们夸你,那都是觉得你好骗。”
在私下里,她经常这样说。
我是正月初三出生的,我的到来为新年中的皇宫更添了几分喜气,在之前的十几年里,皇宫中都没听到过孩子的啼哭声了。对六十五岁的父皇来说,老年得女意味他雄风仍在,宝刀不老。我想,这种感觉不亚于他开疆破土。
“我所有的孩子中,你是最像我的,你要是儿子,我的皇位一定是你的。”父皇不止一次这样说过。
我为什么最像他?因为我有个好额娘啊,她虽然脾气暴躁,私下常常贬低我,但心思机敏的很,父皇喜欢什么样的,她心里门儿清,既然没生儿子,那就把我当儿子培养呗。
学规矩学礼仪学六艺,从小我不知挨多少教养嬷嬷的打,才换来现在的地位。
勤俭,刚毅,好学,着男装,能诗善画,会骑马射箭,这就是我,最优秀的十公主。
都说女儿是娘的心头肉,可我感觉我更像她心头的一根刺,事实上,父皇年纪一天一天变老,宫中选秀也停止了。并没有新人在皇宫碍额娘的眼,如鲜花般日益娇艳的我就成了皇宫中最亮的风景,也让额娘看我越发不顺眼起来。
“你额娘就是不知足,要不是没有你,以她的性子,怕早就进冷宫了!”容妃曾偷偷对我说过。“皇宫生孩子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更何况你又是这么乖巧懂事,你要是我的女儿,我做梦都会笑出声来。”
容妃进宫多年,身下一直没有子嗣,她从来不争不抢,却总是能得到最好的一份。宫中妃子地位起起落落,唯有她一直岿然不动。
“不过你额娘命倒是不错,投了陛下的缘,又生了你。”容妃自嘲的笑了一下,招手让我过去,我伏在她膝下,轻声问:“娘娘,等过几天木兰秋狝时,你和我一起去好不好?”
容妃摸着我的头,半响才说了一句:“瑶瑶,你要是我的女儿该多好。”
后宫妃子中我与容妃最为投缘,她希望我是她的女儿,我又何尝不希望她是我的额娘呢?虽说子不嫌母丑,但是我对我额娘的感情真是一言难尽。
宫中的其他人也不喜欢她,没生我之前,她就恃宠而骄,位次升了又降,降了又生。生了我之后,她更是闹出殴打宫女致死的事件,惹得父皇勃然大怒。
“没规矩。”我听见教养嬷嬷偷偷议论过额娘。可从来没人说过容妃半点不是,她总是那样端庄安然,让人如沐春风。
“无欲则刚,有容乃大,瑶瑶,这个道理你要明白。”容妃这样教导我。
我看着日益消瘦的容妃,不忍问她的病情,转移了话题:“前些日子我给您送的那个小狮子狗好玩吗?”
“哦,那个小狗啊,不错,挺通人性的。”容妃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听说是和大人特地寻来送你的?”
“是呢。”我脸上露出一丝羞涩。我在五岁时就被许配给和珅之子丰绅殷德,论起来,我要称和珅一声公爹。和珅是父皇的宠臣,几乎每天与父皇形影不离,对我更是没话说。从年纪讲,我更像和珅的女儿,他似乎比父皇还宠我,总是千方百计找些玩意儿让我开心。我能感觉到他对我是真心的疼爱,而不是面子上的奉承。
父皇的确是呵护我,为了显示满蒙一家亲,源源不断的蒙古女子被送进皇宫,公主则多是远嫁蒙古。我能指婚给和珅之子,的确是破例的。
“你运气真好,整个儿大清朝,怕你的亲事是独一份儿。”额娘的语气酸溜溜的。
又来了,我在心里叹着气,脸上还是带着笑意:“那还不好,我嫁人了也能常回来看您。”
“你能回来,我却出不去。”她面无表情。
我的眼皮一跳,下意识看身边的宫女和太监,他们都面无表情的站着,仿佛什么都没听到,事实上,自从上次额娘打死宫女之后,下人们都小心翼翼,生怕招来杀身之祸。
是啊,要我是儿子,就是不能当太子,做个王爷也是好的。等到父皇百年之后,她就可以到我的王府养老,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不用像现在这样,从三十多岁起,就过着近乎守寡的生活。
额娘十七岁时进宫,当时的父皇已经是五十多岁了,和她祖父年纪差不多,从内心里,额娘应该是不能接受的。有时我想,她不是不喜欢我,她更像是嫉妒我。庶女出身的她嫉妒我一出生就众星捧月,拥有世间最好的东西,而不是像她一样在嫡母面前小心翼翼,学会察言观色,曲意奉承。嫉妒我父皇给我找个从家世到年龄到长相到学问都无可挑剔的驸马,而不是像她父亲一样,为了家族荣耀给她送进皇宫,侍奉年过半百的老人,还得同一群莺莺燕燕争宠。
她不仅对我如此,甚至对父皇也开始不那么用心侍奉。以前她脾气不好惹父皇生气,撒撒娇或者让我去替她陪个罪,再花个心思弄着小巧的玩意吃食,父皇的气也就消了,翊坤宫总是热热闹闹的,让别宫眼热的紧。可是现在每每父皇来,她总是平平淡淡的,父皇并不是好脾气的人,虽然看在我的面子上他没有动额娘的宫位。但在她四十千秋庆典,却下旨按照寻常千秋例办理。
按照宫中惯例,内廷主位从四十岁开始过整寿,皇帝的恩赐要比平常年岁的生辰赏赐多。除了素常的赏银之外,还会恩赏额外的物品。例如古玩、锦缎、藏香等等,可额娘除了三百两白银外,什么也没得着。
“额娘,端午节的赏赐提前下来了,你来看看,喜欢那个?”我欢欢喜喜的将一大堆东西捧到她面前。其实是想替父皇弥补一下她。
她慢条斯理的把玩着手上的玉如意,用眼角微微扫了一下,然后懒懒道:“你父皇赏你的好东西,我可不敢要。”
我故意撒娇道:“女儿的东西自然就是额娘你的啊!”
“那你把容妃留你的东西藏的那么紧干嘛?”她的目光猛的尖锐起来。
“额娘,您讲点道理好不好,容妃娘娘过世留下的遗物,怎能轻易送人?”我忍无可忍,终于喊出声来。
她似笑非笑地看着我,仿佛在说,你一向引以自傲的公主仪态哪里去了?我平时就是这样教导你的?怎么这么快就崩溃了?
她不明白,我是多么希望让她开心,可是我也明白,无论我怎么做,她都不会真正高兴,只因为我是一个女孩子,而不是她想要的儿子。
额娘就是这样,一方面对我百般照顾,一方面对我又有些掩饰不住的厌烦和嫌弃。不过当我出嫁的前一天,她还是哭成泪人。
“没事儿,我过几天就回门。您马上就能看到我。”我被她突如其来的温情吓了一大跳。我还以为她真的巴不得我出宫,省的来来去去碍她的眼呢。
“你,你在和家不会受什么委屈吧?”她抽泣了半天,忽然来了这么一句话。
“放心,不会的。丰绅殷德你也常见的,人温和的很。”我有些啼笑皆非。且不说我是金枝玉叶,单我和未来公爹多年的相处,和家也不会亏待我的。
额娘哭了一会儿,又怔怔的望了我一下,忽然说:“市面上流传的《石头记》你可看过?”
《石头记》?我听他们说过,不过并没看过,额娘为什么提这本书呢?
“没什么,你以后有空看看。”额娘似乎哭够了,她擦擦眼泪,起身准备离开。临走说了一句:“到什么时候也别委屈自己。”
我原本不理解额娘的话,我怎么会受委屈呢?不说别的,单是父皇给我的嫁妆单子就厚厚几十页。对丰绅殷德也是一封再封,我又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人,婚后生活一定会和谐无比的。我在心里笃定着。
只是没想到,一切似乎都是镜花月雪。
“公主,奴婢真开了眼界啦,府外送礼的人排的和长虫一般,门房登记都忙不过来,有的为了排队都吵起来了。”随我出宫的小环一边递上熬好的腊八粥一边笑道。“也就是奴婢跟着公主,才能看这番热闹。”
热闹吗?我无心再吃热气腾腾的粥,看着外面在玩雪玩的不亦乐乎的丰绅殷德,心中涌起一阵阴云。
婚后不久,我就发现和家权势财富大到我难以想象。在皇家长大的我敏锐地感觉到危机。等我读完额娘说的那本《石头记》后,我浑身惊出一身冷汗。
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怕是要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我用《石头记》里这句话劝过丰绅殷德,可是他只是沉默地看着我,低低道:“我也和爹说过的,他说,来不及了。”
“你父皇在一天,你就会没事。放心吧。”我回皇宫看额娘,她这样对我说。她的脸越来越冷漠,似乎谁都不关心了。甚至一次对父皇的例行请安都没有去。
“反正有你在,陛下不会把我怎么样。”她看起来那样漫不经心
我似乎成了护身符,额娘靠我,和家也靠我,可真正的大树是谁?还不是父皇?
父皇驾崩的第五天,我已经登上皇位三年的皇兄对和家动了手。
“你别为难你皇兄了,保住你的嫁妆要紧,那丰绅殷德靠不住。”父皇死后,额娘心情像是格外的好。
“我不想年纪轻轻成寡妇,我还没生儿子。”我气愤的说。
“可我也没生儿子,我也年纪轻轻……”额娘朝我眨眨眼,忽然捧腹大笑起来。
额娘终于不嫉妒我了,因为我和她一样了,拥有财富地位,却没有爱了
我悲哀地看着她,我帮不了她,而她,也帮不了我。
她不喜欢我是对的,她如果爱我的话,她的痛苦一定是双倍的,那就太可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