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三)垂死病中惊坐起(上)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245字 发布时间:2022-07-22

垂死病中惊坐起(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四集

 

朱七话音未落,两个锦衣卫便上前要架走小阁老,严世蕃奋力挣开旁人,站起身走到朱七面前,怒目圆睁恶狠狠地吼道,“我要见皇上”,说罢便自顾自地朝着门口走去,几名锦衣卫紧随其后。朱七冲张居正抱拳拱手,打了个招呼便跟了出去,严世蕃一路上还在不停地嚷嚷着要见皇上,任性地就像个被惯坏了的小男孩,只是周围根本没人搭理他。那些刑部的官兵见状全都慌了神,一个军官上赶忙前请示,“七爷,我们怎么办”,朱七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从哪个衙门来就回哪个衙门去,大过节的瞎掺和什么”,那军官如蒙大赦般地带着手下的兵丁落荒而逃。张居正此时长出了口气,顿时感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笑着对高翰文说道,“墨卿,赶快收拾下东西,我送你们出京,另外请尊夫人回避一下”。

 

高翰文心中仿佛一块巨石落了地,可随即又想起自己被罢为庶民、遣送回籍、永不叙用的事儿,望向张居正的眼神中,只剩下了冷漠与疏离,也不答话便转身进了屋。算上郑泌昌那次,这是高翰文第二次在直属领导面前失礼了,好在张师傅现在心情不错,也不跟高府台一般见识,随口喊来一个军官吩咐道,“派人把屋里的柴禾搬出来”。士兵们忙着进屋搬柴禾,芸娘不声不响地收拾行李,高翰文无所事事地站在屋内,偷眼打量着张居正的背影,一边祭奠自己死去的仕途,一边纪念自己死而复生的爱情,只觉悲喜交加、哭笑不得。隔了一盏茶的时间,屋中收拾停当,张居正、高翰文二人相对而坐,高翰文依然拿着一股劲儿,板着面孔冷冰冰地说道,“有什么话,张大人就请直说吧,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我们就此别过”。

 

高翰文明显是在闹情绪,张居正暗暗叹了口气,心中却没有一丝涟漪,气定神闲地回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罢你的官我们也是迫不得已,回去待一段时间吧,包在我的身上,总会召你回来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家本来都是冲着那一片云去的,没想到最后倒霉的竟然高翰文,这就叫色字头上一把刀,又没人逼高府台纳妓为妻,路是他自己选的,这会儿含着泪,跪着也要走完。将高翰文罢为庶民确实是迫不得已,要不是高拱据理力争,弄不好张居正就要派人,送高翰文他们去投胎了,如今船过水无痕,一身轻松的张师傅又开始不遗余力地给高翰文画饼,大包大揽地扯什么“包在我身上,总会召你回来的”,端的是鬼话连篇,真当票拟上“永不叙用”四个字是摆设吗。

 

胡部堂曾说过自己不适合出来做官,刚官复原职的时候,高翰文对此还不甚服气,彼时自己正跟张师傅打得火热,后来又通过血经抱上了裕王的大腿,本打算飞上枝头乌鸦变凤凰,没想到一着不慎,乌鸦变成了落汤鸡,端的是近朱者赤,近妓者鸡啊。经过这一番蹉跌,高翰文对于官场算是彻底死心了,无精打采地发着牢骚,“我和拙荆的命都是张大人救的,能活着走出京城已是万幸,这里我是再也不想回来了。平生皆被读书误,做什么都比做官好,只是现在落得个有国难投,有家难归,这却是我没有想到的”,其实张师傅刚才只是随口说几句客套话罢了,高府台真没必要当真,京师再也不是你想来就能来的地方了。胡部堂老早就说过,“圣人的书是拿来给别人看的,拿来办事是百无一用”,说穿了,读书是为了出去给别人贩卖焦虑,不是拿回家给自己灌鸡汤用的,高府台明明是自误,却非说是被读书所误,锅竟然能甩到圣人头上,简直就是匪夷所思。至于说是不是做什么都比做官好,你不妨问问你媳妇儿芸娘,看看做妓是不是比做官好些。

 

作为学生,朝秦暮楚、两面三刀,不仅改换门庭还要伙同外人,去干那欺师灭祖的勾当,此为不忠;作为子女,好色无度、纳妓为妻,只顾自己风流快活,丢尽了高家列祖列宗的脸,此为不孝,似高翰文这般不忠不孝之人,就活该他有国难投,有家难归。“怎么,家也回不去了”,张居正故作关切地问道,眼神中却闪着一丝幸灾乐祸的光,高翰文黑着脸叹了口气,“一样的罪名,纳妓为妻,家父家母已经传过话了,生不许进高家的门,死不许葬高家的坟”,有一说一,别人整高翰文都是为了“坐看云起时”,唯有高翰文的父母,那是真的在替天行道、大义灭亲、为民除害。


听说高翰文有国难投、有家难归,张居正脑中灵光一闪,不动声色地试探道,“这倒是我们没想到的,可上意却是要将你们遣返原籍呀”,张师傅主动把话题引到了“遣返原籍”上面,高翰文不疑有它,不假思索地说道,“张大人,如果你真想给晚生留一线生机的话,就请去掉这一句话,不要把我送回原籍”。张居正等的就是高翰文这句话,立刻满口答应道,“我可以去掉这句话,但是你要去哪儿”,见张师傅答应地这么痛快,高翰文愣了片刻,心说这内阁的票拟也太特么随意了,说改就给改了,于是随口答了句“浪迹天涯吧”。天下虽大,高翰文也不知自己能去哪里,好在沈一石死前给芸娘留够了银子,靠着吃媳妇儿的软饭,高府台走到哪儿也饿不死。

 

对于高翰文该去哪儿,张师傅早就替他想好了,浪迹天涯肯定是没戏了,张居正斩钉截铁地说道,“那不行,张真人真经的那件事,很多人都会不死心,你和尊夫人去到哪里,都牵动着朝局。这样吧,听我的安排去浙江,那里有赵贞吉、谭纶在,你们去会很安全”。有一说一,严党倒台之后,正常人都不会再追究血经的来历,此事不仅牵动朝局,还连着裕王,更是事关道长的脸面,只是凡做过必留下痕迹,一时无人提起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忘记,尤其是对张师傅这个始作俑者而言,两部血经早已成了自己的一块心病。高翰文想要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张师傅还得防着他到处去哔哔,只有把人放到浙江去,让谭伦死死盯住,张师傅半夜才能睡的踏实些。一听说要去浙江,高翰文面色铁青,一言不发,“多谢张大人保全,我们愿意去浙江”,本该回避的芸娘,早早换了一身行装,抱着琴囊在里屋偷听,似乎是猜到了老公的心事,便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替高翰文满口答应了下来。

 

讲道理,甭管是在什么时代,就没见过有哪个媳妇儿,是心甘情愿地要和公婆住在一起的,何况公婆明摆着看不上自己,芸娘也担心跟着高翰文回苏南老家,以后日子不好过。突听的张师傅说要让自己夫妻二人回浙江,芸娘也是喜出望外,自己本就不差钱,缺的不过是一个名分罢了,如今江淮名妓嫁给了苏南世家的贵公子,而且还是做正室,老公长得一表人才不说,为了自己连京城的官儿都不做了,对曾经的失足妇女而言,这不就是最完美、最励志的成功学案例嘛。虽说自己娘家也没剩什么人了,但对芸娘而言,哪有富贵不还乡的道理,实在不行,找曾经的街坊邻居、青楼的闺蜜们,吹吹牛哔,炫耀一番也行啊。张居正虽然特地嘱咐过让芸娘回避的,但此时人家却是来送助攻的,也不好多说什么,随即又望向了高翰文,其实高府台去哪里都无所谓,唯独不想回浙江,那里是自己仕途的顶峰,也是自己一切不幸的起点;那里有着太多不堪回首的记忆,如果当初不是去杭州当知府,自己又怎会落得如此这般田地。

 

高翰文内心本就对回杭州充满了抗拒,再加上芸娘在旁指手画脚、越俎代庖,此刻更是心生反感,黑着脸冷冰冰地一口回绝,“去哪里都可以,就是不能去浙江”。芸娘闻言愣了片刻,神情不由自主地黯淡了几分,张居正眉头微皱,心中暗骂高翰文不识抬举,给脸不要脸,自己又不是在和他们夫妇商量,这浙江他们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现在就是再想回苏南老家,怕也由不得高翰文了,于是板着脸掷地有声地说,“哪里都不能去,只能去浙江,墨卿阿,得失从来两难,桃源芳草远离庙堂,但愿这是你的福分”。张师傅话说的是霸气外漏,尤其是那一句“但愿这是你的福分”,威胁意味可是相当浓厚,福祸无门唯人自召,高府台你可不要执迷不悟、一误再误啊,此次离京一路山高水长,若是不小心让福分变成了灾祸,怕是悔之晚矣。

 

张居正说罢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高翰文,目光中带着一丝蔑视,高翰文自然听懂了张师傅的言外之意,心神摇曳之下急忙站起身,脸色发白、眼神闪烁,再也不敢出声反驳。这时一个军官进屋禀报说车马已经备好,“好了,不耽搁了,我送你们走”,张居正也不再看高翰文,撂下一句话,自顾自地迈步向外走去。高翰文尴尬地回头望向了芸娘,俩人各怀心事、相对无言,沉默有顷,高翰文才幽幽地说了声“走吧”,随即头也不回地走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