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一日,李渊颁诏制,任命李世民为尚书令,裴寂为尚书右仆射,刘文静为纳言,肖瑀、窦威为内史令,唐俭为内史侍郎,李纲为礼部尚书,李瑗为刑部尚书,屈突通为兵部尚书,殷开山为吏部侍郎。命裴寂与刘文静等修定律令。下诏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相当于今之国立大学和研究院,京城共招收学生三百余人,州县亦设立学校。
六月七日,立建成为皇太子,封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追赠祖父李虎为景皇帝,父李昞为元皇帝,夫人窦氏为穆皇后。又推恩宗室,封李神通、李瑗、李孝基、李孝恭、李道玄、李道宗等俱为郡王。奉逊位隋帝杨侑为酅国公。
金墉魏府,李密煞是郁闷!曾有道士徐洪客向李密献策:东都久攻不克,不如沿运河南下江都,擒杨广,“挟天子以令诸侯”,便可号令天下。如此奇计,李密原待拿下东都,再行实施,谁知那宇文氏近水楼台,先着一鞭,又错失一战略机遇。
瓦岗魏营裴仁基、王伯当等将佐亦劝进李密上尊号,以号令天下,李密道:“东都未平,不可议此。”
过了一月,探马又报,宇文化及率十万骁果,溯河北上,扬言先攻东都,后归西京,沿途踏平瓦岗。
探马禀告:“宇文军沿运河行至徐州,水路不便,改走陆路。宇文化及派人强抢百姓牛马车辆,只用来运载宫女和金宝,粮食装备却要士卒扛运行军,骁果军士怨声载道。他又削夺骁果将领司马德戡等人兵权,司马等欲夺回兵权失败,已在彭城被化及处斩。化及大军现已至东郡一带。”
李密召集将佐商议,说明情况,末了总结:“如此一战,在所难免。”
记室魏徵献策道:“骁果军善战,天下驰名。加之还乡路上,必然死拼。两虎相斗,必为王世充所乘。依属下之见,不如言和,准其过境,挑拨宇文化及与东都王世充拼杀,我则从中渔利,万无一失。”
裴仁基、单雄信诸将俱称妙计,劝李密采纳。
王伯当沉吟道:“魏记室此计,好是好,却非万全。倘王世充与宇文化及联手攻我,或化及假途灭虢,突然动作,我军如何防备?”
裴仁基不以为然道:“化及与世充,各立一帝,焉有和解余地?我等但坐收渔利,何乐不为?”
李密摇头叹道:“诸公所言皆有道理,只可惜有见不到之处。”
众人忙问有何见不到,李密在面前一副中原地图上指点着说:“凡带兵者,皆以军粮为第一!东都出城百战,为一‘粮’字。化及十万军马,大军就食,他此来必攻黎阳!所以此一战终究难免。除非万不得已,两面作战,吾不为也。”
众将佐赞道:“主公高明,拨云见日,我等不及。”
李密思忖片刻,恐黎阳徐世勣部难敌化及十万骁果军,便传令调兵,打算亲率援军驰援黎阳。
果然宇文化及粮草将尽,便留辎重、宫人于滑台,交由刑部尚书王轨负责守护,自己率三万军马,北攻黎阳,正如李密所料。
但不明白李密究竟咋想的?为何一定要打这一仗?骁果军之战力天下驰名!“事后诸葛”地看,时李密占据中原三大粮仓,应不缺粮,何不以米粮收买骁果军?凭宇文化及那智商,图他似乎不难,大可将这十万骁果武士收编为己用;或以瓦岗米粮换取化及从江都宫劫来的金帛财宝,允许其大军过境,找东都或关中捉对厮杀去!岂不比硬拼骁果军对瓦岗魏营更加有利?时瓦岗只有米粮,缺乏财宝布帛,将士作战立功无财宝可赏,以至于作战动力不强。
或许李密内心没有自信能控制骁果军,又或担心准其过境,化及军假途灭虢突然发难占据瓦岗地盘,总之,李密偏偏选择了硬扛骁果军,正面决战!由于李密政治上缺乏战略眼光,甘愿被东都当“枪”使,为李唐做“清道夫”,不幸就此开启了瓦岗败亡之路!
徐世勣见化及大军压来,果断弃了黎阳一座空城,集聚力量西守仓城。
化及率军渡过淇水,占据黎阳,不见粮草,麾军来攻仓城。
世勣明白化及军远道而来,且军中缺粮,利在速决,乃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化及几次命骁果军攻城,皆被徐军用滚木擂石、强弩硬弓打退。
化及一面驱兵深入村寨抢粮,一面命人砍伐树木,打造云梯,准备强攻。
世勣在城上望见敌军动向,乃命士兵连夜挖地道,从城内挖出到城外壕沟。士兵们奇道:
“从来只听说攻城有用地道的,想不到守城也用得着,真是怪事!”
“徐将军足智多谋,自有道理,我等只需依令行事便是。”
次日,骁果军倾巢来犯,架起云梯猛攻,势如潮水。
突见城外壕沟之内,冒出伏兵,自下而上,一面用长抢戳击敌军,一面举火把焚烧云梯,又用挠钩乱扯。先期过壕的数千骁果正一意攻城,后路被断,一大半横死城下。瓦岗将士袭击得手,仍由地道回城,闭门坚守。
化及气急败坏!再欲攻时,忽听背后喊声大作,烟尘滚滚,一路军马自西南杀来,正是瓦岗援军。
化及于是整军去战援军,那援军却又撤回淇水对岸。化及勒马河畔,见对岸帅旗招展,大书一个“李”字,知是李密亲提援军在此,乃令手下向对岸传话,两军隔水对话,企图化战为和。
李密隔岸斥道:“你本匈奴皂隶破野头耳(破野头为宇文化及原来姓氏),世代掳掠为生,形同豺狼,后投靠鲜卑,冒姓主人姓氏,这段历史,谁人不知?”
李密此语,为釜底抽薪,当时门阀观念甚重,李密揭露宇文氏本非中原人氏,又是低贱的“皂隶”出身,意在指其没有资格为王。
化及怒道:“我之家史,你知之又如何?”
李密道:“你父兄子弟,并受隋恩,富贵累世,举朝莫二。主上失德,不能死谏,反行弑逆,欲规篡夺。不追诸葛瞻之忠诚,乃为霍禹之恶逆,天地不容,将欲何往?若速来降我,尚可得全后嗣。”
化及语言能力有限,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李密大笑,对左右将佐道:“化及愚庸至此,却图为帝王,实属可笑!吾当折杖驱之!”
化及怒骂:“李密黑贼!与尔论相杀事,何须废话!”
言罢摧军渡河,怎奈河对岸一阵箭雨射来,不得前进。
化及弃了李密,又去攻仓城。化及每攻仓城,李密则领兵从其背后牵制;及至化及回军,李密又已退守淇水对岸。如此反复,化及阵脚大乱。
中原如今上演“三国演义”,三大重兵集团互相攻杀不已,关中唐帝李渊自是掩袖偷笑,坐山观斗。李密内心焦虑,他实际夹在东都王世充与宇文化及之间,万一两支敌军同时夹击,瓦岗势危!何况背后还有个李渊,此时李唐虽面临西秦薛举父子威胁,李渊仍旧派从弟淮安王李神通领二万唐军东进,虎视山东。
恰此时,东都派人前来议和,意欲联合瓦岗,共抗宇文。
图片:放一张李雪健版李渊,侵删,这剧(“天下长安”)不知怎地被毙啦,不过也当不得“正剧”,“细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