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蒙古高原上的英雄坐标 ——长篇小说
书名:雾色边城 作者:元平 本章字数:4414字 发布时间:2022-07-30

插两篇作家的评论文章,不喜欢可略过

蓝色蒙古高原上的英雄坐标

——长篇小说《雾色边城》评析

犁夫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是的,今天,中国正处在发生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与发展并存,攻坚克难,跨越发展,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需要全民族的共同努力。英雄是时代的脊梁,英雄是航标灯,英雄是精神的走向。无疑,我们这个奋斗的时代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是时代的召唤,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子民的长篇小说《雾色边城》就是以基层民警为原型,让英雄人物成为引人向前、催人奋斗的精神坐标。小说通过案件侦破过程,刻画了新时代的英雄形象,并通过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塑造了一群众生相,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唤醒国人对英雄的崇敬和向往,对社会风气、社会流俗和责任担当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长篇小说《雾色边城》分上中下三册,《雾色边城》是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大部头作品,是一部描绘草原边塞风情的人文力作,也是一部歌颂扫黑除恶英雄的现实巨著。作者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客观真实地再现地产经济时代的社会生活,使之成为一部反映21世纪初期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的优秀作品。作品以党的十八大前后社会的发展变化为背景,作者几经修改和提炼,强化了讴歌英雄、扫黑除恶的主题,使作品更加大气磅礴,更具有时代特色。

《雾色边城》构筑的大主题、大思路、大框架,以排山倒海的事态,主题鲜明、矛盾激烈、情节跌宕,层层推进,演绎故事,碰撞现实,凸显精深的思想,震撼人的内心世界。

文学三大基本社会作用是: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文学的审美教育是通过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的,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会从中感知真正的美与丑、善与恶。《雾色边城》正是以讴歌打黑除恶英雄为主题,以生动鲜活的警察故事为素材,以精细的主线穿插为写作脉络,以真挚热烈的思想感情、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和幽默、个性化的语言,讴歌了中国北疆两代警察在努力践行“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扫黑除恶,为社会繁荣、边疆稳定做出的卓越贡献。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纵观全篇,《雾色边城》,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的风土人情,注重呈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变化,形象生动地展现中国北方亮丽风景线、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等内容,让读者全方位、多视角地感受到这里人们的生活和追求。可以说,《雾色边城》是插在蓝色蒙古高原上的英雄坐标。

仔细阅读,《雾色边城》特点有三:

一是奏响了时代的主旋律,在超强的大跨度中突出时代主题。《雾色边城》构思的框架很大,涉及辽契王朝和日本侵略,但在行文主线上,以贯穿东北到西南、困扰两代刑警的“东北新干线”等黑恶势力被摧毁为纲,以六个高中同学及其上一代人的奋斗历程、感情纠葛为目,立体、多层面、真实地再现了人间冷暖和爱恨情仇,人物的性格和矛盾冲突,一步步从细节展开,尤其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的细腻,分析的到位,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就在读者的眼前。这些人物的刻画,共同烘托了一个主题,把芸芸众生放在时代的洪流里,让读者在阅读中,自行去洗礼,去淘汰,去赞美,去唾弃。

黑格尔说“没有冲突便没有戏剧”,对于小说而言,没有人物的矛盾冲突,就没有故事的发生发展,就没有情节的推动,就不会有故事的高潮与结局。《雾色边城》集中地表现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物自身的矛盾冲突,把表层的矛盾、深层的矛盾、潜在的矛盾,都蕴含在人物的语言和行为里,并通过典型的环境和细节,进行意义的展现,推动矛盾的解决和孕育。

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中国社会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一些社会矛盾和个别丑恶现象也暴露出来,一部分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个别职能部门官商勾结,恶势力巧取豪夺,小市民寸土必争……这些,严重破坏了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这是《雾色边城》交代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演绎,也是小说中矛盾冲突的重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高超的驾驭能力,引领中国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中华大地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巨大变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党风政风明显好转,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显著增强。尤其是反腐风暴正在卓有成效地净化着党风政风。这正是《雾色边城》大力弘扬和展示的连续画面,也是人物和情节发展始终不能离开的主色调。

二是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生活场景,把握时代特色,在纷繁浮躁的五彩生活中,突出真实,弘扬文明。《雾色边城》涉猎的领域很广,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文学、历史、考古等都有所体现,这需要有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小说能深入这些领域,真实客观地再现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变迁,摇曳多姿,千变万化。这基于作者良好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持之以恒的创作追求。在追求真善美的时候,作者把“真”放在了首位,时刻告诫“真”的真实,“真”的影响,“真”的魅力,“真”的真正价值和美学追求,用“真”来诠释“假大空”,用“真”来撞击“脏恶丑”,这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在设置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时,求真还原,全方位地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不动声色的描绘中,活脱脱地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如文中的主要人物龙大章,一个刚刚进入职场的理想青年和法治时代年轻警察的代表,他经历了纯、勇、智三个历练过程,在事业与爱情饱受打击中,咬紧牙关,拼死坚持。他曾愤怒,曾心灰意冷,但最终不弃信仰、不辱使命,以生命为赌注,敢拼,敢赢,最终导致龙城三大黑恶势力覆灭。龙大章这位英雄形象,不止于向读者展示了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才能勇武过人的人,具有英勇品质的人,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古今中外,英雄多如繁星,灿如星辰。然而,终极英雄,却凤毛麟角。英雄是人,不是神,皆无长生不灭者。“然若果有此人,皆生命之总和,方能达到长盛不衰。”这是人们对英雄的期盼而已。《雾色边城》通过刻画龙大章这个人物,诠释了“英雄者,拥有藐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世人对其不但敬畏,且难以捉摸。”这句话,不但写出了英雄的个性气质,也写出了英雄的“气短”和“儿女情长”,这些,丝毫没有影响英雄的任务塑造,相反,人物塑造更加真实,更加亲切感人。

自强,宽旷,认真,明朗,热情,高尚,温柔、野蛮 、泼辣、阴险、稳重、 幼稚 、暴躁、聪明、内向、开朗 、善良 、大方、风趣幽默 、洒脱 、孤僻、多重性格、乐天达观、成熟稳重、幼稚调皮、温柔体贴、活泼可爱、内向害羞、外向开朗、心地善良、聪明伶俐、善解人意、思想开放、积极进取、小心谨慎、郁郁寡欢,懒惰,保守,退缩,吝啬,狭隘,敷衍,严肃,文静,冷酷,慢热,自卑,拘谨,清高,仁慈,憨厚,诚恳,勤勉,担当,滑稽,豁达,知书达礼,贤淑,仗义,朴实,规矩,传统,精明,神气等等,这些人物性格,在作品里都一一表现。同一时代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人,或不同地域但处于相同社会环境中和具有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其性格特征就各不相同。“木性则仁,金性则义,火性则礼,水性则知,土性则信”,人的性格实际是道德范畴的具体反映。

一位网友戏谑地说,三流小说看语言描写,二流小说看动作描写,一流小说处处有体现、无闲笔,超一流小说看作者没写什么,留白部分很值得咀嚼。这种说法也很有些道理,因为性格本身具有复杂性、不定性、转移性,“典型环境”才会造就“典型人物”。

《雾色边城》小说中的人物有血有肉,有爱有恨。女刑警朱丽雅,有纯情、勇敢、乐观、机智、大方的一面,也有单纯犯傻的一面。女记者姜美祺,有着“铁肩担道义”的执着,也有猜忌固执的致命弱点。老一代警察代表人物姜长庚,在失亲失爱的打击下,也会变得儿女情长。神秘人物赫老大,虽然集黑恶于一体,也有泪满衣襟的软肋。小说,没有让人物“脸谱化”,而是让人物“性格化”“环境化”,因为性格和环境标注着人物的命运和走向。

在展现社会变革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时,让每一个人物鲜明的个性和最终的命运相契合,这是作者的艺术出发点。敖拉倚教授,离奇的身世、受挫的爱情、乖张的性格、特殊的使命让她错走了一生,终至疯狂。副市长赵连起,敢想敢做、清正进取,但因好大喜功、主观刚愎、教子无方,也将被时代所不容。女学生白小艺,天真时尚、外向可爱,身世复杂,故其行事必有非常人之举。

在揭示社会矛盾时,作者注重对社会各阶层人物命运的挖掘,揭示人们只有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小说中,以吴寄瑶和小金子为代表的贫家子女,因出身寒微,却又追求奢华,所以走上了一条寄生傍款的不归路。两个黑恶势力的代表——钱如意“傲而贪”,李明鑫“浮而恶”,虽然家财万贯,但也被正义的铁扫帚扫得干干净净。官二代赵直帆,贪婪狭隘,自私轻浮,德不配位,必有灾难。最终,正义长存,社会风清气正。

三是一明三暗,线索穿梭,在反腐风云里,纵横捭阖。众所周知,我国的文学阵地一度被穿越、宫斗和抗日神剧等作品挤压,真正的现实题材作品比例还不够大,受益范围被挤压。《雾色边城》的作者在穿越宫斗等题材的挤压下,用时代的大视野,盯准大题材,独守严肃文学的阵地,用大手笔,挥写大时代。

在创作中,《雾色边城》力求用典型人物、现实场景和曲折故事,把时代英雄、民族团结进步等主题诠释得更加生动鲜活。

在行文思路上,作者尝试了大框架构思,多线条展开。全篇以“鸡血麻神”和《辽域地志》被盗案侦破为明线,串起三条暗线,即三势力起伏兴衰、两代人感情纠葛和反腐风云,思路清晰明了,沿着这条线索,让读者去品味,去寻找,去咂摸,去反思。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成功吸收了当前电视连续剧的成功范例,以案串情、步步设疑、层层递进、跨度深广、结构严谨、寓意深刻。尤其是白描化的运用,以淡墨钩勒轮廓或人物,而不设色。 “画人物之道先求笔墨之道,而渲染点缀之事后焉,其最初而要者,在乎以笔勾取其形,能使笔下曲折周到轻重合宜,无纤毫之失,则形得而神亦在个中矣。”作者仅以线条便能将神态表达臻于完美。白描技法,在人物描写上,独到精致;在语言风格上,凸出人物个性,表现了不同年龄、职业、性格的人的典型语言,与此同时,作者还注意使用当今流行语,力求生动活泼而不媚俗。

“望不尽连绵的山川,蒙古包就像飞乱的大雁,勒勒车赶着太阳游荡在天边,敖包美丽的神话守护着草原,爱我蓝色的蒙古高原,你给了我希望,从远古走到今天,你就像不灭的信念,把我的爱献给你度,把我的祝福留给你祝福留给你”,蓝色的蒙古高原,这是一个呼唤英雄的时代,社会需要平民英雄、孤胆英雄和群体英雄,《雾色边城》正在唤起新一代的打黑除恶英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雾色边城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