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南禺,宋小姐代德妃给怀王写信,都是一本正经,在怀王印象里是最稳重不过的。
这一次才发现,她原来也像玉小姐一样活泼灵动。
怀王不由心中暗喜。
听楚王“夫妇”你来我往斗嘴花,怀王和宋简书不小心对视一眼,两人顿时脸红心跳。
只见玉丽筝白一眼元宇澈,说:“我看事态反应这么激烈,八成和你砸了人家莲籽有关。”
元宇澈大赞“娘子真真未卜先知”,说:“那两个宫女一口咬定受安贵妃指使,然后就咬舌自尽了。此事父皇没有深查下去,庞公公却是问到了,两个宫女早被齐王妃收服。”
玉丽筝神情严肃起来:“对手很狡猾呢!看来不是顺墙爬梯小心思那么简单。”
“正是,白莲花得遂一半心愿,肯定还想往前一步,以期稳坐钓鱼台。拿我们开刀,一举多得……”元宇澈说。
玉丽筝有点烦躁:“不提了,提到这女人都污人视听,我要去颍水边洗耳!”
宋简书就来拖她:“乖乖,我们还是去看娟娟添妆礼怎样了。”
她也跟着玉丽筝叫沈娟“娟娟”。
近朱者赤,她越来越像玉丽筝了。
虽然武功差得远。
怀王还是满意。
沈娟添妆礼在沈家小院进行。
名称仍然叫沈家小院,其实已经扩容不少,三进三出的院落,颇有地主豪宅气派。
李仲焕和沈娟的婚事三聘六礼一项不少,喜日就在后日。
承恩侯府虽然没落,但也是硕果仅存的开国伯侯之一,皇上又为此赐婚赐封,并命礼部协同操办,这桩婚事就显得非同寻常。
侯府的聘礼摆在副厅,已经揭开上面的红绸,将礼品展示给宾客观赏。
黄金白银,珠宝首饰、帛绵彩缎、酒果糖饼、猪羊大雁……足足六十四抬。
沈娟今日添妆,
玉丽筝和宋简书到时,沈二娘等宗族婶嫂已经添妆完毕,绫罗绸缎,珠宝首饰,各色精美匣子,琳琅满目,装满十个大礼箱。
沈家入城之后,家业渐大,就有近亲远戚前来投靠,玉丽筝的店面、农庄也要添人,就让沈二哥考察过人品后留用。
原来的沈家村本来就偏远贫瘠、谋生艰难,知道门路后,大半村人都进京跟随沈二夫妇,境遇日好。
此时沈娟得封福安县主,族人与有荣焉,添妆更是出手大方。
玉丽筝来到沈家小院,她为沈娟准备的添妆礼物刚刚送到,一箱箱抬进来。
司仪按照一一展示的礼箱,唱着礼单上的名称:“福宁县主为沈娟小姐添妆,金元宝六十对,银元宝六十对,珊瑚盆景两座,全套头面一副,绫罗绸缎六箱……”
足足十大箱!
沈娟感动得热泪盈眶,向筝姐姐深深下拜。
玉丽筝赶忙将她扶起,与她相依偎。
若是没有沈家,她早已不知漂到哪个角落;为了救她,沈家还将唯一一只下蛋给儿子吃的母鸡杀了。
沈家是她来到西虞后第一缕人间温暖。
午后,还有其他一些人家的女眷前来添妆。
多是李仲焕所在工部同僚的家眷,曾来农庄游玩过的,借这一面之缘多送一份大礼——承恩侯府那边已经备了大礼。
到吉日,沈小二夫妇足足准备了六十四抬嫁妆,风风光光把侄女儿嫁了出去。
偶因救漂女,得遇大恩人,这也是沈二夫妇天性纯良,好人好报。
李仲焕万水千山,终于抱得心上人归,从此人在西虞,再无遗憾。
沈娟人生波折,本打算孤老一世,偏有人对她一见钟情,痴心不改。
等到侯府为李世子张罗相亲,才知道这个人已经深入内心,再也不愿出让。
等到他将前路铺平,沈娟只有一个选择:应嫁。
李仲焕爱情故事以大团圆结局,知心情侣成佳偶,恩爱夫妻共韶华。
元宇澈和玉丽筝的喜日也定了,就在三个月后。
按风俗,嫁妆里要有一件新娘为新郎做的新衣,玉丽筝早说过她不善女红,元宇澈就请了三个技术很好的绣娘来做。
玉丽筝过意不去,向绣娘请教比较简单的部分,学着绣一些。
其他事项自有苏夫人和舅母卢氏打理。
苏夫人便是原来的苏姨娘,前不久抬了玉远安平妻。
玉府一直没有正式夫人,人情客往甚是不便,兼之丽瑶姐弟日渐长大,若是庶出身份,终究影响终身大事。
玉丽筝和外祖父委婉提了几句,樊将军说:“瑶姐儿几个亦是好的,其永还小,其恒亦算知书识理,不似其亲生母亲和姊姊,给几姐弟认个嫡母倒也应该……”
于是找来玉远安,训诫几句,同意他娶平妻。
玉远安推辞不过,为难地说:若是外娶,不知女子脾性,即使婚前是好的,难保婚后会变。倒是有个苏姨娘,一直在身边茹甘同苦,对筝姐儿他们亦尽心尽力……
其实玉丽筝也属意苏姨娘,听父亲如此说,便看向外祖父。
樊将军在此事唯外孙女之命是从,便应承了。
玉府请了族老和几家近亲,把该办的手续办了,吃了三桌酒席,这事就成了。
崇明帝解了女儿的禁足。
经此一事,嘉阳公主也乖巧一些,到果和殿书房老老实实向父皇认错,又奉上精心调味的果点拼盘。
崇明帝一来只有一个女儿,自小溺爱万分;二来也是给女儿一个改过的机会;三来,北边铁弗国往边境增派军队,烟尘欲起,崇明帝需要安定靖国公等老将的心。
之前因嘉阳公主言行不良,崇明帝虽然三日两头仍到椒兰宫,却很少留宿。
一边女儿被禁足,一边皇上心不在焉,安贵妃内心就有点寒凉。
前不久又出了椒兰宫宫女向皇子散布流言这件恶事,安贵妃无从辩白,只能听天由命。
谁知皇上只是罚了端妃禁足,对椒兰宫提也不提,现在又和女儿嘉阳公主亲爱如初,安贵妃心下大宽。
后来宫外讯息传来,说是北边可能有战事,父亲靖国公一直在大营军训,已经半个月没有回府了。
安贵妃这才明了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