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不过硬,这后门并不好走。
李志找了几个朋友,当初都答应好帮忙的,现在却大多都在婉言推拒。
其中,有些还在单位任着职的,不好一口堵死,便说自己单位就那样,你要看得上到时可以想办法。或者,就是建议李志去找另外的人。李志对于这里面的事本来就搞不清,也不明白他们是好心还是假意。反正,就顺着他们的指引,到处去找人。
更要命的是,他自己也分不清单位的好坏,只认一个死理,就是要差不多公务员性质的,所以什么企业类的单位或者像供销社之类的部门,他都不干。只不过,这其实也是他一厢情愿,从1995年开始,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就已经很难了。
那天,李志去找县计委分配办的一个主任。这人,可是当时决定毕业生去向的关键人物。可以说,只要他一句话,只要哪个单位还有编制,就一定没什么问题。这个主任呢,是李志通过一个在卫生局工作的同学介绍的,之前曾在沙坝乡当过知青,也算有一面之缘。在同学的引荐下,李志在分配办与这个主任已经见过面,那天是要准备去他家拜访。
不巧的是,主任没在家,只有他老婆一个人。这一看李志提着烟酒,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那年头,李志还是下了点血本的,茅台酒加白沙烟,也要个好几百。李志讲明来意,并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学校的电话后,便礼貌地离开了。
可当他走出主任家的巷口时,却与宋金莲不期而遇了。
宋金莲是上街来找郑建国的,儿子要初中毕业了,她想找老公商量一下,是继续读书还是下海打工。
她倒是在那个工地上找到了郑建国,可却被郑建国骂得半死,说这么点小事还要来烦他。她忍不住,自然要反唇相讥。结果,惹得郑建国火起,当着众人就是几耳光。骂也骂不过,打也打不赢,她只好伤心地哭着跑了。
等她刚刚擦干泪水,就与从巷口走出的李志碰到了。
那一刹,两人都呆住了。
李志看见了她脸上刚哭过的痕迹,他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是从宋金莲的眼神里,他似乎能体会到她内心的伤痛。
“你怎么了?”
宋金莲没有吭声,慢慢走到他面前,忽地一下子扑进他怀里。
从身边走过的人,都带着异样的眼神看着他们。可李志却也不管不顾了,他紧紧地搂住她,任她在胸前抽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