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国庆节过去半个多月了,天气早晚已经上冻了,砖厂制胚子的已经停工回家半个多月了,制作好的胚子也都烧制完了,今年也就放假了。麻三拿着账本和每个人核对了一遍账目,然后拿着账本去跟老板结账。
老板人很干脆,将发工资所需要的钱已经准备好了,和麻三核对完账目,就让财务,也就是他媳妇如数发放了工钱,最后拿出来三百块钱,让麻三带着人去好好地去吃一顿。
所有人排着队到麻三的宿舍里领取了自己着半年的工钱,曹国福很高兴,今年带着大儿子出来,两个人加起来超过了一万块钱,或许明年就能再起一排房子了,家里孩子都长大了,房子有点不够住了,曹龙将一沓钱拿在手里,莫名的兴奋,这是他长这么大以来见过的最多的钱,曹国福将零头拿出来,将整数小心地用一根车内胎上剪下来的皮筋捆住,再用报纸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起来,再用胶带缠好,装进布袋里,绑在自己的腰里。
发工钱了,加上要回家了,所有人都有些兴奋,出来大半年了,大伙确实有些想家了。
曹国福给了曹龙三百块钱,用曹国福的话说,“孩子大了,需要自己身上有点钱了”,曹龙给骆小花买了一双鞋,给曹玲也买了一双鞋,给曹艳和曹文一人买了块石英表和一支钢笔,曹国福也给媳妇和家里的几个孩子一人买了件衣服。
武义给吕菲买了一双皮鞋和一块女士的手表,买了一堆零食,将老吕和吕菲送到了火车上,帮忙找好了座位,放好行礼。
给老吕道别,“老吕,路上小心些,我走了”。
“喊叔,老吕老吕地叫,把我惹不高兴了,你的这事我可真不帮忙了”。
“叔——,这下可以了吧”。
“这还差不多”。老吕摸着胡子刮得精光的下巴,满意地笑了起来。
“菲菲,我走了,你路上小心些”,武义伸手摸了摸吕菲的头。然后转身向车厢门走去。
武义走出车厢,在站台上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抬腿向站外走去。
“武义”!
武义刚走两步,就听到后面有人喊自己,回头看见吕菲在向自己跑来,武义刚转过身,就被吕菲一把抱住了。“武义,如果你不嫌我不能生养的话,过年就来我家提亲吧”。
武义小心地将吕菲抱住,在额头上小心的亲了一下,“我会来的”。
“我等你”,说着昂起头在武义的嘴上亲了一下,然后就快速地跑向了火车。
离开火车站,武义给自己父母买了点东西,给自己的侄子侄女买了点零食,就来到麻三说的那家饭店,所有人都到了,包厢的一角堆着一堆买的东西,小山一样。
麻三找的是一家街边的小饭馆,照着300块钱点的菜,两瓶10块钱的二锅头,满满的一桌菜,酒过三旬菜过五味,所有人的话匣子一下子就都打开了。
酒饱饭足后,一行人回到砖厂收拾被褥,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11
钱包瓷实了,这人的腰杆子也就硬实了,今年曹国福置办年货的时候格外的阔绰,之前舍不得买的冻带鱼也买了好几条,各种的糖果也比往年多买了两斤,就连鞭炮也比以往多买了两挂。还给几个孩子一人置办了一身新衣服。
曹艳和曹文虽然已经15岁了,算得上是大姑娘大小伙了,但是毕竟还是小孩子心性,见有了这么多好吃的,还有新衣服,都兴奋不已。
每年的年关,看家护院的狗是最难过的时候,虽然这几天,每天都能吃到带肉的骨头,鸡鸭兔子等的内脏下水,但是不时响起的爆竹声,着实让它心惊胆战,蜷缩在窝里瑟瑟发抖,发出阵阵的哀鸣,一些淘气的孩子,虽然狗子已经哀鸣着认怂了,可依然不放过它,从口袋里掏出拆撒的鞭炮,点着,扔到狗窝的旁边,甚至有的直接扔到狗窝里面,吓得狗子蜷缩在狗窝里一角,惊恐地望着这些人类的幼崽。这些淘孩子兴奋地拍着手,去向下一个狗窝。
年三十下午,贴完对联,骆小花将留着过年的排骨拿出来,剁成小块,准备煮肉,曹玲和曹艳曹文在包饺子,外面不时地传来放炮的声音,家里有录音机的,将录音机搬到屋外,声音开大,放着流行的歌曲或者秦腔。
曹国福带着曹龙去了庙里上香,村里有座庙,没人说得清楚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在文革的时候扳倒了神像,将庙改成了学校,再后来学校重新选址再建,就将这庙拆了,椽子檩子柱子砖块都用来建学校了,只留下了一间很小的土房子供奉着一座神像,现在的这个庙是前几年在原址上新修起来的。不管是旧庙还是新庙,村里人都会在年三十这一天到庙上上一支香,祈求来年一切顺顺利利。
在庙上上完香,父亲在和几个熟人聊天,曹龙点了一根烟,在旁边等着。曹国福不反对曹龙抽烟,甚至有些支持,说男人不抽烟,连个朋友都交不到,见面了就没有话可聊,但不要抽得太厉害了,有时候曹国福抽烟还会递给曹龙一根。
曹龙正抽着烟,听见有人喊自己名字,抬头看见舅舅骆仁正在向自己走来,曹龙赶紧过来打招呼,“舅,你也来上香”?说着赶紧递了一根烟,骆仁接过烟,就着曹龙递上的打火机点着,“你跟谁来的,你爸没来吗”?
“来了,在那呢”,曹龙抬手指了一下不远处聊天的曹国福。
“我还想着去趟你家呢,在这碰到了,我就不去了,让你爸等我一会儿,跟他说点事,我先去上个香”,骆仁用拿烟的手指了指庙的方向。
骆仁找曹国福,是想问一下曹玲去不去打工,骆仁的大丫头骆丹阳也不读书了,舅妈有一次回娘家碰到了在省城上班的表哥,想让表哥帮忙给自己的丫头找个活干。前两天这位表哥专门来到骆仁家,说找到一份工作,是一家塑料印刷厂,管吃住,一个月900块钱,最好能再找个伴,两个人也有个照应,骆仁就想着曹玲也不读书了在家闲着,刚好和丹阳一个伴。
曹国福回家后将这事给曹玲说了,曹玲都没有问是干什么的,就一口答应了。骆小花听说是自己的哥哥找的活,和自己的侄女一起,也就没有反对。但听到正月初五就得走,又有点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