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武义
书名:那年那山那人 作者:老李 本章字数:2191字 发布时间:2022-07-18

7

武义已经35了,一直没有找到媳妇。在农村,这个年纪还没有成家的话,基本上就意味着剩下成老光棍了。

曹龙很长一段时间觉得武义找不到媳妇,是因为不抽烟不喝酒不会玩牌。但不得不承认,武义一洗一收拾,穿上一身上街的衣服,曹龙都觉得好帅,武义只有稀稀疏疏的几根胡子,刮一下就根本看不出来了,和曹龙走在一起,曹龙都显得比他老一些。

武义有时候会讲一些他相亲的经历,武义从18岁开始,到现在为止,相亲见过得女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从未婚到离异丧偶,从18的小姑娘到40多的大姐,武义都见过面。

20出头的时候,武义相亲是遇到了一个姑娘,两人相互都满意,双方家人都满意,婚都订了,婚期都定下来了,就在双方去市里去买衣服的时候,两个人因为一条丝巾,大吵了一架,然后就给那段缘分画上了句号。还有一个是武义在一工地当小工的时候,认识的一个姑娘,那个姑娘是逃婚从家里偷跑出来的,刚好和武义伺候同一个大工,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相互有了好感,那时候武义还抽烟,那姑娘就给武义买烟,给武义洗衣服,用武义自己的话说,就是当时除了没有睡到一起,其余该干的都干了。

有一天中午,那个姑娘慌慌张张地来找他,说是她哥来了,让武义带着她跑,到哪儿都行。武义说起的时候感慨,那时真是年轻,没有经历过那种事情,一下子就怂了。后来那姑娘被家里人带回去了,不久,武义收到那个姑娘的信,让武义回信的时候告诉她武义家里的地址,她去找武义,武义最终没有敢回信。

再后来武义的爷爷找人给介绍了一个,两人一见面都相互满意,也是谈到要结婚了,武义的五奶奶跑到武义家里,大闹了一场,说那个姑娘是她堂妹,嫁过来是乱了辈分了,所以她不同意这门婚事,武义的五奶奶又到娘家闹了一回,最后那姑娘的家里人就退婚了,说是找人掐算了,两人的生辰八字不合。后来那个姑娘听从家里人的安排就结婚了,现在孩子都快小学毕业了。但两人到现在一直还有联系,武义经常的穿的一套衣服就是这个女的买的。

后来,武义又相了好多个,用武义的话说就是瞎子踢毽子,一个不如一个。

 

8

砖厂里女的很少,偶尔会有那么一两个,大多还是跟着老公一起来干活的,但偶尔也会一两个未婚的。砖厂的食堂的师傅姓吕,大家都喊他老吕,带着一个帮厨的小媳妇,老吕说是他侄女,之前和邻村的一个小伙子结婚,结婚四年一直没有生育,男方家一直着急抱孙子,就和她离了婚,娘家都知道了她离婚是因为不能生育,所以离婚在家快一年了,也没有人来说媒拉线,老吕见侄女待在家里活没少干,气也没少受,刚好这次来这里做饭,缺少个帮厨的,就带了出来。

老吕的人缘挺好,见了谁都笑眯眯地打个招呼,一来二去大家就都熟悉了,吕菲可能是遗传了老吕家族的基因,爱笑,但话不多,除了皮肤偏黑外,算得上是位美女,曹龙每次去打饭的时候,喊声姐,吕菲都会笑一笑,然后多舀几块肉片。

武义不抽烟,也不玩牌,偶尔喝点小酒,但每次吃完饭都喜欢喝一碗面汤,每次吃完饭,武义都端着他的碗到食堂盛一碗面汤,一来二去,就和吕菲混熟了,有时候武义在下班后会去装车,挣点外快,吕菲会留一碗面汤,等着武义干完活,端给他。就连曹龙这个未经世事的小孩都看出来他们俩恋爱了,就更别说那些大人了,老吕更是拍着胸脯说,“到时候我给你们做媒人”。

 

9

曹玲在接到父亲和曹龙的信后,就去学校将所有的书啊什么的都背回了家,作为校长的大伯还专门到家了来了两次,曹玲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般,书好赖是不读了。在家里帮着母亲骆小花下地,干农活,割草喂驴喂羊,喂猪喂鸡,洗衣做饭,照顾上学的曹艳和曹文。

 

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是爷爷曹尚仁的生日,嫁到镇上的姑姑曹惠芳也赶来给自己的父亲过生日,晚饭后,一家子围着那台只能收到一个县电视台的小黑白电视前,嘴里聊着东家的长西家的短,手里边忙着一些针线活,在忙碌的间隙,抬眼看一眼电视上正在播放的电视剧。曹玲靠着墙,斜跨地坐在炕沿上,手里拿着一只鞋垫在绣,偶尔抬头瞟一眼电视。

炕上的大人聊着聊着不知怎么就聊到了曹玲的身上,骆小花叹气,“真不知道他爹是怎么想的,孩子不想上学了,他也跟着起哄,竟然就答应了,啥事都顺着娃娃,还不上天了,再说龙子不读了,是龙子压根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玲子比龙子聪明,玲子还能读进去,哎,都是命啊,老曹家的祖坟了可能就没有长那根草”。

"玲子今年有18了吧”?曹惠芳看了看在绣鞋店的曹玲。

“17了,过完年就18了”,骆小花在补一只手套,刚补完一个大一点的窟窿,打完结,用最牙将线咬断。

“都是个大姑娘了”,曹惠芳抬头看了一眼曹玲。

“确实快啊,转眼都长成大姑娘了,再有两年就该找婆家了”,二婶在旁边附和。

“哎,他姑父有个侄子,今年23了,高中毕业,娃娃老实得很,他爸给他在镇上盖了一院临街的房子,要么我给玲子介绍一哈”?

骆小花似乎没想到曹惠芳会说这个,一下子有点不知这么回答,“这个,现在的婚事都要娃娃们自己定,不像我们那个时候了,现在我们说了不算了,就算说了,娃娃们也不听啊”。

“玲子,要不要姑给你介绍个对象”?曹惠芳知道这事骆小花答应了也不顶用,就转头直接问曹玲。

曹玲停下手中的针线,很认真地说道,“姑,我还不到18,还小,还不想结婚”。

“这孩子,姑有没说让你现在就结婚,你们年轻人不都要先谈恋爱吗,你们先处着,又不着急结婚”。

“姑,就算找,我也不想找本地的”。曹玲有些烦自己的这个姑,想让她知难而退。

“对啊,他家里是在镇子上,不算本地了,再说,我是你亲姑,村里的条件差的我会给你介绍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那年那山那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