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是从一个小男孩在地面疯狂抽搐开始的。
路过的行人有两个热心肠的,上前帮忙,是一男一女,男人在用自己的手指放在男孩不受控制咬向舌头的牙齿中间,女人在松解着男孩过紧的衣领,旁边围了一群路人。
可不过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男孩突然停止抽搐,眼皮一翻不知是死是活,女人赶紧半跪着直起身子给男孩做心肺复苏,一下又一下,远处传来了哭爹喊娘的哀叫,是男孩的母亲冲了过来。
女人的手机这时突然一响,像是唤醒了她的神智,她在紧张地挽救手下的小生命的时刻,竟然停止了动作,接起了电话。
在场所有人一片哗然,男孩的母亲像疯了一样扑向女人,女人却还在打电话,眼疾手快地躲过男孩的母亲,男孩的母亲扑空,脸上的骨头杵在地面上,好大一声响。而救护车这时及时赶到,把小男孩抬上了救护车。
医院之后进行了全力的抢救,也最终无力回天,最后给出的结果是癫痫持续发作,导致的呼吸衰竭,引发的猝死。
男孩的母亲无论如何接受不了这个结果,她跟大夫哭嚎着说自己只是去买个菜的功夫,让男孩稍微等她几分钟,事情就会变成这样,她痛苦着埋怨上天的不公,进而把无法发泄出去的怨气转到了刚刚在现场,给自己儿子做急救的女人身上。
刚刚那一幕所有人都看见了,那女人在自己儿子危在旦夕之际,突然接电话聊起天来了,简直是禽兽不如,她向医生说明了当时的情况,还大吵大闹地找来了当时来的救护车上所有医护人员,让他们说明当时的状况,事实也确实如她所说的那样,医护人员们对那女人跪在小男孩身边打电话的形象也是记忆犹新。
但那女人确实一开始也是为了抢救男孩,即使后来接电话,在道德方面很令人唾弃,但实际上她也没有做错什么,毕竟我国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说,见死不救犯法。
而男孩的母亲却坚持说,如果女人当时没有接这个电话,弃她儿子于不顾,继续为她儿子做心肺复苏的话,她儿子是不会死的。
这个说法,简直死无对证,下救护车的医护人员们当时把男孩抬上车,做生命体征检查时,男孩就没气息了。
而医院检查的结果是猝死,那样的话,在当时男孩抽搐结束时,很有可能他就已经死亡了,而后来男人女人给男孩抢救时,无非是按着一个尸体进行抢救,又何来耽误男孩的生命一说呢。
可男孩的母亲对这一说法全然不信,她已经有些疯魔的脑补出了当时的画面,她甚至能看到儿子当时还在呼吸,却在被女人停止抢救,去接电话的一瞬间才没了气。
男孩的母亲最终选择报警,警察在看了当时现场的路边监控录像后,看到女人在人命当前的情况下,突然像没事人一样去接电话的样子,也觉得很差强人意,即使在场那么多人,只有他俩敢上前去救这个孩子。
但有什么证据能证明男孩是在女人停止对他进行心肺复苏的时刻死亡的呢,这一切都是这个可怜母亲的假想。
把当时那两个救孩子的男人女人,和男孩的母亲请到警察局后,警察首先对那个女人进行了道德方面的谴责,可本以为女人给男孩的母亲人文关怀的道个歉,这件事就算完了的警察们,没想到这个事情会发展到这个程度。
当时救男孩的另一个男人在这时却开了金口,他石破天惊地说了一句:“那个男孩,当时是有呼吸的。”
男孩的母亲听后顿时气焰高升,像看杀子仇人一样看着女人,女人的表情也开始不确定不安起来。
警察站起身问:“什么时候有呼吸,你是说小男孩抽搐停止后,你们抢救他的当时,还有呼吸吗!”
男人默默点了点头。
登时,局子里安静的落针可闻,女人揣揣不安地坐在椅子上,像整个世界崩塌了。
男孩的母亲这时起身对那女人说:“你杀了我儿子,我要你付出代价!警官!把她关起来,判她死刑!!”
警察局几个年纪轻记不住法典的这时已经开始百度,是第几条来着,如今女人这个情况,是要按前几年颁布的好人法,不予定罪,还是按“不作为”定罪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最终通过了解,女人今年也只是23岁,还是个在校大学生,自从听男人说男孩当时还有呼吸这话后,女人就一副魂归天外的表情,神色很不正常,不正常到简直就像个..精神病患者。
问她什么,什么都不说,好像根本听不见的样子,满心怀疑的警方查询她的信息后,给她母亲打去了电话。
女人的母亲一听出了这样的事,对着根本不作答的女人破口大骂,跟警方说,女人有精神病,十几岁就进了精神病院,本来以为她都好了,还能凭自己的能力考上个学校,肯定没问题了。
谁知道才彻底出了精神病院,进入正常社会,就发生这种事情,她声色俱厉地问女人当时为什么要接电话。
女人开了口,说是奶奶的电话,奶奶说她身体不舒服。
女人的母亲骂了句脏话:“又是你奶奶,那个老东西还没死呢!警官,麻烦你跟那男孩的母亲讲讲,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们呢,要是想给她定罪就定吧,反正她有精神病,我这边病例齐全着呢,大不了再给她送进精神病院,反正她就是个讨债的!”
事已至此,警方跟男孩的母亲说明了情况,她还是坚持要给女人定罪,说是以慰藉男孩的在天之灵,这场官司她找了最好的律师,又通过舆论把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女人好不容易考上的学校也将她退了学,最后,如男孩母亲所愿,虽然没办法让女人直接枪决,给自己儿子陪葬,也又一次将女人送回了精神病院里。
女人的病例上写的自闭症和偏执性精神病,但当时的医生真的以为她已经治愈,但谁也没想到在女人的童年给予她美好回忆的奶奶,一通电话,能让她的思绪立刻偏离到不正常的状态,甚至宁愿接一个远在千里的电话,也不愿意再抢救手下脆弱即将消逝的生命。
这时,女人的家人,已经联系好医院,不到三天就要将女人送回,女人这短短二十多年跌宕起伏的人生,又一次将要打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