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帝对小六子还是满意的:也罢,这小子没有君主之资,适合当个功狗功人,协助君主守江山的好手。
幸好小五子元宇潜渐渐练出来了,虽在武功方面有所欠缺,但他“善将将”,与小六子让枣推梨、埙篪相和,两人守护西虞江山当是珠联璧合。
当然,这些崇明帝不会说出来,况且时日方长,其他儿子也不错,继续观察吧。
小六子又请求父皇尽快派人到玉府下聘。
崇明帝喜出望外,立即命礼部着手备办。
怀王在南方立功,有小六子一半功劳,福宁县主功劳也不小。
但小六子早早来信请求不要封赏,说是不想招风来摧之;特别是县主,铁弗一直在探查投弹秘密,实在危险。
“一样脾性,一样风格,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崇明帝笑骂道。
“皇上得佳儿佳妇如此,可喜可贺!”庞冬桂认认真真行了个贺礼,说。
崇明帝开心得“哈哈”大笑:“好好好,就你会说话!”
皇上有言,礼部和司天监就为楚王府婚事忙碌起来,选定下聘吉日,备办聘礼,各项事务繁多。
偏楚王又迫不及待,说喜日越早越好。
回京之后,元宇澈找各种理由来见筝妹妹,也不管婚礼前夕不见面的风俗。
玉丽筝提醒,元宇澈就说:“习俗之外也有特例,我保证做到喜日前三日不来见你就是。”
听说他催促礼部和司天监,玉丽筝就有些恼了:“你这样猴猴急急,不知道的呢,还以为我俩……”
“我俩什么?”
玉丽筝又急又羞:“外人会以为是奉子……”
元宇澈这才知道自己虑事欠周,当即对司天监太史令改口说:不急不急,诸位仔细观天象,务必找到最祥瑞的吉日。
只是,从司天监回到楚王府,眼前情形却让他急得双眼冒火。
母妃给王府塞来一群人!
端妃,也是阴差阳错,偶然机会得以承欢陛下;也是幸运,一次雨露即有身孕,又得太后出言,御封刘妃,去年又因儿子立功升为端妃。
六皇子锋芒初露时,崇明帝也曾来过两三次棠华宫,发现端妃实在不像样子,就不再来了。
偏端妃是个妙人,遇事总爱找借口,自己永远是对的,错的都是别人。
皇上不来棠华宫,那是他以貌取人,嫌自己年老色驰;是安贵妃妖艳惑主;是太后不提点皇上要雨露均沾。
远房表姐刘姨娘母女被刑拘流放,是玉府嫡长女玉丽筝心狠手辣、罔顾亲情所致。
澈儿越来越无心上进,一次次出让功劳,是怀王装出可怜相,用兄弟之情作苦肉计,诱使澈儿上当。
更是乡下丑女玉丽筝所造成,是她将澈儿一步步往岔路上引。
每逢宴会,看到齐王和齐王妃琴瑟和谐,一对璧人,端妃就酸得掉牙,更加深恨玉丽筝。
齐王妃,宰相府嫡长孙女,知书识礼,嫁于齐王之后,晨昏定省,软语解颐,深得帝后欢心。
齐王婚后更是发愤图强,在刑部做得风生水起,声誉日高。
齐王妃明明白白生得一副旺夫相啊!
偏齐王妃还有一颗善心。之前在宫中做嘉阳公主伴读时,就对不受待见的刘妃母子很是敬重,总是找机会前来拜访。
那时一年当中,澈儿也有三两次从云溪谷回宫休暇,若是知道崔小姐来访,必定也到棠华宫来。
成了齐王妃之后,崔小姐每次入宫,仍然不顾偏远,到棠华宫来探望。
只是澈儿再不会闻讯赶来了。
不过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端妃只好打起精神,求崇明帝恩准刘嬷嬷出宫,到王府协理喜事。
同时送澈儿一份大礼。
元宇澈回到王府时,就收到了母妃这份大礼:一屋子莺莺燕燕!
他刚进府门,就听陈总管说:“刘嬷嬷来了。”
元宇澈停住脚步。
陈总管解释说:“是娘娘求得皇上恩准,刘嬷嬷来王府协理婚事的。”
那倒没什么,元宇澈继续往里走。
陈总管赶上两步,说:“刘嬷嬷还、还带来了人,说是外祖家表妹……”
元宇澈顿时脸色墨黑,加快步伐走进正厅。
正厅里面黑压压一屋人,莺言燕语,煞是热闹。
刘嬷嬷满脸笑容迎上来,向元宇澈介绍:“殿下回来正好。这是外祖家的妍萱表妹,这是淇河表舅家的意茹表妹,这是旦州表叔家佟欣表妹……”
元宇澈才听了一句,就说 “统统赶回家去!”,转身走出。
刘嬷嬷顾不得身后莺莺燕燕娇声惊呼,忙忙追上楚王:“殿下,这也是娘娘考虑周详,那几个表妹都是极会经营家事的。王府没有女主人,娘娘担心喜事不周全……”
元宇澈停住脚步,气冲冲说:“母妃就是见我过得太好,成心来添堵!”
什么考虑周全?母子相处十几年,母妃什么样脾性,他这个做儿子的最清楚。
刘嬷嬷说:“那,就让表小姐们回去,其余都是外祖家精心挑选的丫鬟奴婢,就留下来,啊?”
元宇澈冷笑一声,说:“一个都不许留!烦劳嬷嬷转告母妃,日后再有什么表妹表姐凑上门来,一律送到边地嫁与大龄军官!”
主子有话,陈总管就将一屋子莺莺燕燕清空,尽皆请出府门去。
元宇澈又对刘嬷嬷说:“嬷嬷也且回宫传话吧。假若母妃不再节外生枝,嬷嬷明日还来。”
又对陈总管说:“以后不经本王同意,一律不许什么夫人小姐丫鬟奴婢进府!”
陈总管连连“遵命!”。
元宇澈又问:“府内没有种莲花吧?”
陈总管说:“一棵也不曾种过。前不久端妃娘娘送来几颗莲籽,说是藩地进贡,埋在千年土层里的,极是珍稀,小的不敢做主,就先放在库房里。”
“拿出来砸碎,放灶膛烧掉!”
棠华宫。
端妃见刘嬷嬷垂头丧气回到,仔细一问,就知外家侄女全部被儿子撵回去了,还说再送来就统统发配到边地去。
“这怎么好呀!这不孝子,生生要气死我呀!”端妃拍腿嚎哭起来。
又立即传话到楚王府,要澈儿即刻入宫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