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希望小学的厕所重修开工了。
学校和郑建国签了一份总造价七万元的施工合同,其余两万,则顺理成章地留在了学校财务的账上。
厕所的总面积倒是不大,约一百个平方,按照九十年代的建安成本来核算,总造价不会超过三万元。为了堵住众人悠悠之口,胡东先给学校留了两万。大多数老师们叫经,其实也不懂得建房的成本核算,见这福利增加了,自然也没有人来质疑。而剩下这七万元的合同金额,确实是大肥肉一块。另外,为了对上面有个交代,胡东还在合同里附加了校园绿化的内容,郑建国自然也表示可以接受。
郑建国这边,很快地组织了一些当地的泥水匠,修个厕所嘛,又不是高精尖的技术。而他自己其实是不懂的,不过修厕所毕竟不同于修房子,要求不高,难度并不大。
一切似乎都顺风顺水,这让郑建国整天都感觉有点轻飘飘的。
想到这一次搞好,就可以打个翻身仗,他更是得意得很。不过按照他和胡东私下的协议,这块肉要大家一起吃,所以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他在采购建筑材料上,尽量都选着次品。
那段时间,他风光至极,不时带着胡东与王大军出入于城里那些灯红酒绿之地。共同的利益,让他们几个走得很近。尽管私下里胡东一再告诫他,让他不要出质量问题,可他总是大手一挥,没事没事,你放心。
整个工程,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完工。
那年月,还不太讲什么装修,地板就只用水泥浆一糊了事。简易的蹲位,用的是钢筋很少的水泥板。屋顶也就是一般的小瓦片,用不了多久,一下大雨就会漏。至于校园里的绿化,更是没什么规划可言。学着城里街道绿化带的样子,弄了两个花台,就算了事。
工程完工,工程款自然也如数地交付给了郑建国。郑建国感觉自己这次是挣大了,破天荒地拉着宋金莲到省城玩了几天,买了好些衣服给她。宋金莲也觉得很有面子,本来对丈夫的怨恨之心,本来有些游移的感情,也稍微消减了几分。
这次工程,宋建国其实只花了不到两万元,就完成了所有的事。
按照他和胡东的协议,他要给胡东和王大军每人各一万元,这样他是净赚三万,除去花天酒地的那些开销,也还有两万多。再还去他在外面几千块钱的债,他手头还真是充裕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