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情况是在跟姬玲她们交谈之后得知的。我们当时在讨论齐墨和姜泮的家庭情况。
楚仁:我听说珠庭的长母是商洛武学宫的卿客,论学识她应该与树人相当吧? 珠庭似乎还只是大夫客。
周景:何况她还是武学宫的卿客,树人毕竟出自礼学宫,总归比她们要渊博一些。
楚仁:不过为何她们家如此强势?一再争取长子的姓氏?
周景:这我就不清楚了。树人毕竟早已经超过我了,我作为她的先生早就名不符实了。但我倒没想到,长乐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树人还要长进几分。
姬玲:远舟谬赞了,我只是稍微早一些成为卿客,未来还说不定呢。
周景:长乐不用自谦。你的成就,树人早就和我说了,我也很骄傲呢。
楚仁:我们这一脉能有更多人才终究是好事,还有采撷、朝阳、长欢,还有……(她看着两个小朋友)
姬敏:这是刘信,这是姒苞,都很棒的呢!
楚仁:是呢,未来可期呀!不过话说回来,我也没想到,树人竟会主动让出长子的姓氏,都没有半点犹豫。
周景:毕竟珠庭与树人归家了,让出长子也是合理。
楚仁:时至今日,归家与否也不那么重要了,但长子终究是家庭的门面,她连这个都要放弃?而且我听闻珠庭家对此十分强势,但树人家不应该为她多争取一番吗?树人曾经也是很要强之人,为何今天却连长子都要放弃?
王晨:那个……你们为什么说树人姐放弃了长子啊?(其实我大概理解她们的意思,但还是要了解她们的想法)
姬玲:朝阳,长子终究是一个家族中最重要的子嗣。在过去,其他的孩子都要远走他乡,寻找另外的生活之地,只有长子才能继承家族封地。所以,长子的姓氏对一个家庭而言是很大的争议。通常来说,哪方离开故土去寻找伴侣,长子就能继承哪方的姓氏。不过现今社会,前往哪方家庭生活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但长子的姓氏仍然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也不理解树人为何会这么容易就放弃长子的姓氏了。
姬敏:我想树人姐姐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吧,我们就不要乱猜了。
姬玲:长欢,这不是你能插嘴的。我们讨论树人的事,你懂什么?
妫悦:好啦,长乐。我们还是不要随意讨论树人的事了,虽然我们是树人的先生和晚生,但毕竟树人已经成家,我们就不好讨论她的私事了。
周景:的确。树人这样做自然有她的想法,我们尊重她便是了。
这里我需要解释一下长子姓氏的问题。这个其实涉及到了芈星早期的政治制度。在《芈星早期诸侯斗争史》一书中提到,在进行了长期的诸侯混战之后,芈星天子为了防止这样的事再次发生,便下了一道谕令,规定诸侯长子的姓氏必须继承自远离故土的那一方。虽然各地诸侯并不想这样做,但她们已无力抵抗天子的权威,只好遵旨。
最初来到芈星的36人都是同甘共苦的姐妹,她们决定抛弃曾经的故国,在一起建立新的国度。所以她们继承自家族的姓氏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在最初生育的后代中,只有长子才继承了她们的姓氏,其他的孩子都冠以别的姓氏,这些姓氏来自她们在地球上了解到的。所以今天芈星的姓氏才会那么多样,许多上古姓氏在芈星都流传了下来。
不过这种继承方式很快就出现了问题,因为并没有那么多姓氏给那些后代,而她们又不想创造新的姓氏,所以如何继承姓氏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起初为了快速增加人口,芈星人是可以孤雌生殖的,只需要一个母亲就能生育多个孩子。但后来芈星天子觉得这种方式不能持续,她们仍然需要婚姻制度来维系家族之间的联系,所以芈星的婚姻制度便出现了。
但随之问题也出现了。在地球上,孩子的姓氏通常都是随父亲的,这一点是无需争辩的,但芈星人有两个母亲,她们的地位是平等的。那么如何分配孩子的形式就成了很大的问题。最初的芈星并无阶级之分,那些次子们成婚以后就一起寻找别的地方生活,于是一个地方的所有民众都属于一个家庭。那时候没有政治制度,只有亲属制度。
但后来随着人口越来越多,亲属制度已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了,于是才有了诸侯国。现在芈星上的100多个大城市以前都是一个诸侯国,在诸侯国之下还有更小的国家。当然我们现在认为芈星已经是具有中央集权政府的国家了,只是保留了分封制的一些残余。从诸侯国出现以后,就开始有了阶级分化,贵族阶层与平民阶层的差距开始逐渐拉大。
于是诸侯的继承就成了很大的问题。在诸侯通婚以后,她们的孩子应该跟谁姓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诸侯纷争时代开始前后,诸侯们的普遍观点是,进了谁的宅院就跟谁的姓氏。这种制度是很明显的父权制残余,即拥有土地、财富、生产设备的一方才拥有继承权。这种制度实施了很长时间。
在这种制度之下,许多诸侯的长子都会和其他诸侯的次子联姻。次子来到长子的国度生活,这样有长子的诸侯能让孩子继承自己的国家。所以为何会有长母和次母这种称呼,其实都是来自那个年代的长子与次子的通婚。这种联姻方式也保证了诸侯之间的长期交往,在多代通婚以后,就形成了密切的利益关系,最终爆发了诸侯叛乱。
但后来芈星天子以她的强势手腕平定了诸侯叛乱,重新获得了整个芈星的控制权。于是,天子觉得,不能让这种制度继续进行下去,需要做出改变。于是就有了上面那道谕令,芈星开始实施新的婚姻制度。新的婚姻制度规定,长子的姓氏必须继承自远离故土的那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