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其他人对齐 墨的献吻要亲热得多。一个似乎比她年轻的人直接扑上去抱住了她,然后在她脸上疯狂地亲吻。这是齐 墨曾经相交过的伙伴。她们相交的时间就是在姬玲找了第二个先生以后。这是周景告诉我的,我才想起来这时候姬玲的表情似乎不是特别自然。
然后就轮到我们几个小辈了。我因为跟齐 墨还不是很熟,就只是吻了吻手(我觉得亲吻脸颊有点怪怪的)。到妫悦献吻的时候就有点尴尬了。齐 墨以为她会吻脸颊的,已经把脸凑过去了,但妫悦看到了我的举动,又想吻手,于是把头低下去了。齐 墨见状就把手伸了出来,但妫悦又觉得开始吻脸比较好,于是又抬头了。俩人尴尬地笑了笑,最后妫悦还是吻脸颊了。
妫悦和齐 墨的关系并不算太熟,毕竟她们之间隔着姬玲。而且姬玲很少让她们接触,她去齐 墨家时也不会待上齐 墨。齐 墨有时来姬玲家,姬玲也不会告知妫悦。于是她们直接接触的时间并不多。不过比较也是一脉的,彼此的关系还是很近的。齐 墨对妫悦也挺喜欢的,她一直想跟妫悦多聊聊,作为一个长辈能给她多点建议。不过她也觉得不应该绕过姬玲,所以很多的建议还是让姬玲代为转达。只是姬玲未必会很上心地转达。这些事妫悦都很清楚,但她很少在姬玲面前表现出来。
不过到了姬敏这儿就没什么包袱了,她非常自然地吻了齐 墨的脸颊。姬敏的身高不够,她还需要踮起脚尖才能吻到齐 墨。然后是两个小朋友。齐 墨直接把姒苞抱起来了,然后她先吻了姒苞一口,姒苞懵懵懂懂地看着刘信,不知道怎么做。刘信示意她应该吻齐 墨的脸颊,齐 墨也把脸贴近了姒苞,姒苞这才明白,吻了齐 墨一口。最后就是刘信,齐 墨非常贴心地俯下身子,让刘信亲吻脸颊,刘信便照做了。
对于献吻仪式我有一个猜想,献吻似乎是代表着新婚的两人终于从缔姻期中解脱出来,回到与大家的亲密关系中。因为缔姻期阶段,所有曾经与她们有亲密关系的人都要跟她们保持一定距离,让她们平稳度过缔姻期,而从刚刚她们的缔姻期服装转变为婚服时,她们就真正度过了缔姻期,重新回到大家的亲密关系中。
所以那时人们的喝彩,一方面是为了庆祝两个新人走到一起,另一方面也是认为自己终于可以与她们重新建立亲密关系了,这对那些已经忍受她们缔姻期许久的亲密伙伴们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所以在献吻的时候,大家才会这么热烈,有的人甚至直接与她们接吻,当场与她们相交了。在嘈杂的人声中,我听到了几句相交誓词。
不过参加婚礼的这些人并不这样认为,她们仍然觉得自己的行为是给两位新人祝贺,而没有一己私利的成分。在仪式现场出现的各种象征符号(她们的行为也可以认为是符号)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解释:1、外在形式和可观察到的特点;2、仪式专家或普通人提供的解释;3、主要由人类学家挖掘出来的、有深远意义的语境。像这样三种形式并不相符的情况比比皆是。
在献吻仪式中,外在形式和可观察到的特点是:她们对婚礼新人进行了献吻。普通人(这里的普通人主要是指姬玲这一脉除齐 墨外的授受关系)对此的解释则是:这一吻是婚礼中的组成部分,是为了祝贺新人进入婚姻殿堂,属于她们的婚礼传统中很重要的部分。而我作为(勉强算是)人类学家的解释则是:这一吻其实也代表了她们对恢复与两位新人的亲密关系的渴望。有些人甚至直接跟她们相交了,完全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我也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姬玲她们了。她们其实也认可我的观点,只是觉得在婚礼这种场合不应该这样说,这是她们的礼节。姬玲说,虽然直接接吻和当场相交并不违反婚礼习俗,但还是应该等到婚礼结束后再进行比较好。不过现代人对此已经无所谓了,她们对各种仪式的完整性已经不那么在意了,毕竟大家都懂的。大部分人都参加过好几次婚礼,已经习以为常了。
周景说,齐 墨受到这样的礼遇也说明她在朋友中的人气很高,很多人都想跟她相交,尤其是樊归(字妇坚),自从齐 墨进入缔姻期后她就一直等着这天,期待跟她再次相交。樊归就是刚刚那个跟齐 墨拥抱的人,她在齐 墨进入缔姻期前的一段时间跟她相交,一直都很喜欢她。所以当缔姻期正式结束,樊归自然就非常热烈地再次跟齐 墨相交了。
献吻仪式又进行了很长时间,因为参加婚礼的有几百人,需要一一向新人献吻。我们完成献吻后就回到桌前吃喝起来。在献吻过程中也并非没有其他活动存在。一些人把乐器叫过来了,开始进行表演。她们也是齐 墨和姜泮的亲友,芈星上大多数人都有很多才艺。她们要么坐在各自的位置进行弹奏,或者直接把椅子升到半空中进行表演,也有的直接穿上动力鞋垫站在空中(这里的动力鞋垫是能够提供升力的)。
第一个节目是一首古琴弹奏曲。古琴就是之前姬玲和殷阡交织得到的那种六弦琴。六弦琴六条弦对应的音就是我们的1,2,3,#4,#5,#6。用这种曲调弹出来的音乐非常怪异,但是听久了也觉得莫名好听。这大概是只有芈星这样独特的与世隔绝的环境才能诞生的音乐吧,虽然听着很不习惯,总感觉不和谐,但听得多了的确有独特的韵味在。
后面还表演了一些节目,不过我关注的焦点已经在自己桌上,姬玲和她的先生晚生们要开始对唱诗词了。这是婚礼上的一个重要活动,不过现在还不是正式开始的时候,只是我们先在同一桌上预演一下,接下来跟她们对的时候就有所准备了。当然我们对得相当乱,毕竟不是真正的诗人,只要大概押韵就差不多了。不押韵也行吧,只是图个乐子。我们桌的对唱诗词是由楚仁开的头,她是我们这里最年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