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江都惊变(4)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3308字 发布时间:2022-07-17

三月十日,司马德戡召集骁果,宣布行动计划,众人纷纷表示:“惟听将军号令。”

是夜,风雨交加。司马德戡从御厩偷出马匹,磨刀霍霍。

傍晚,元礼和裴虔通轮值,负责宫殿内守卫;唐奉义负责宫城门关闭,他和裴虔通等人商量好,各门均不上锁。宇文化及等人又买通司宫魏氏做内应,故意将几百名在玄武门驻守的给使全部放假出宫。

三更时分,司马德戡在东城召集数万骁果,点火把和城外人马相呼应。

杨广被惊醒,见火光冲天,人马喧嚣,感觉不妙,忙问出了什么事,裴虔通答:“马厩草坊失火,正在施救。”

杨广信以为真,又继续歇息。

这时,宇文智及和孟秉在宫城外召集千余人,劫持正在巡夜的候卫虎贲冯普乐,并分兵把守各街道。

杨广之孙燕王杨倓察觉有变,欲入宫寻找杨广,经玄武门时被裴虔通截获扣押。

凌晨,司马德戡将带来的兵士交给裴虔通,由裴分派替换各宫门卫士。司马德戡则领着几百人从玄武门冲进宫内。

杨广闻知兵变,换上便装逃往西阁。裴虔通和元礼领兵闯入西阁,问一宫女:“陛下安在?”

宫女吓得脸色苍白,用手指向一房间。校尉令狐行达拔刀闯入。

杨广躲在窗户后面,颤声问:“尔欲杀我耶?”

令狐行达道:“臣不敢,但欲奉陛下西还。”言罢走上前,扶杨广下阁。

杨广吓得两腿发软,见到裴虔通,问道:“卿不是我亲信之人吗?为何也要谋反?”

裴虔通答:“臣不敢,但将士思归,欲奉陛下还京师耳。”

杨广忙道:“朕也打算回西京,只因运粮船只未到,才耽搁至今。朕现在就与众卿一同回京。”

裴虔通命令士卒看守杨广。

 

天亮以后,孟秉带骑兵迎宇文化及入宫,化及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对参拜之人,只是低头连声道:“罪过,罪过!”司马德戡等将其送入朝堂,尊为丞相。

裴虔通对杨广说:“百官悉在朝堂,陛下须亲出慰问。”让杨广骑随从的座骑。

杨广嫌弃地说:“这鞍辔如此陈旧,缰绳如此破损,朕如何能用?朕自有御马。尔等不牵来,让朕如何走?”杨广此时仍不忘摆皇帝的架子。

裴虔通逼着杨广上马,然后执缰持刀出了宫门。

时人忠君情结甚重,杨广一出宫门,仍有人拜伏于地,山呼“万岁”。

宇文化及见势不妙,怕军心反正,壮着胆子道:“带这个废物出来作甚?还不速杀之!”

杨广问:“虞世基何在?”

有人答:“已经枭首!”

杨广见此阵势,明白今日难逃此劫!

杨广又被带回寝殿。他见裴虔通和司马德戡手持大刀立于两侧,叹道:“朕有何罪?以至于此!”

郎将马文举有些口才,大声斥责道:“陛下违弃宗庙,巡游不息,外勤征讨,内极奢淫,使丁壮尽于矢刃,女弱填于沟壑,百姓丧业,盗贼蜂起;专任佞谀,饰非拒谏。且至今执迷不悟,又要迁都,使我等骁果将士抛却祖坟,背弃人伦,尽为禽兽。如此大恶,何谓无罪?”

杨广诧异道:“闻卿之言,如读李密檄文,卿莫非来自瓦岗?”

马文举笑道:“臣非来自瓦岗,臣乃陛下骁果军将,只是略知贼众心曲而已。”

杨广低头道:“我实有负于百姓。至于尔辈,荣禄兼极,为何如此?今日之事,谁人为首?”

司马德戡答道:“溥天同怨,何止一人!”

宇文化及又派封德彝前来,历数杨广之罪,杨广道:“卿乃士人,何亦如是?”封德彝满面羞惭退下。

杨广幼子赵王杨杲,年方十二,聪明伶俐,杨广素所宠爱,时常将其带在身边,今见父皇被人欺负,大哭不止,痛骂群凶。骁果们心中忠君意识尚存,终觉弑君不忍,纷纷低下头去。

裴虔通急了!一咬牙,手起刀落,便将杨杲劈成两半,鲜血溅了杨广一身。

杨广亲见爱子惨死眼前,知大势已去,于是,折磨他半生的那种恐惧感迅速消退,死亡的解脱感浮上心头。

杨广道:“天子自有死法,何得加以锋刃?取鸩酒来!”

骁果军谁还管他的鸩酒藏在哪儿!杨广无奈,便自解练巾,交给令狐行达,被用巾带勒死。

一代暴君杨广,最终居然死在骁果禁军手里!落得可悲的下场。

其后李渊开国兴唐,追谥杨广为“炀”。按谥法,这“炀”字之意为:好内远礼,去礼远众,逆天虐民。

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杨广登基之初,也曾谥在隋去世的亡国之君陈叔宝为“炀”,李渊给杨广此谥,或许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吧。

唐代后世诗人李商隐有诗讽之云: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杨广死后数月,才由江都太守陈稜备了天子礼仪,将杨广葬于江都宫之西吴公台下。其他被杀的王公大臣,俱列于杨广墓侧。强盛一时的隋王朝,仅延续了三十八年,就随同杨广一齐埋葬了。

唐贞观年间,从突厥回归中原的隋杨萧皇后病逝。李世民命人将其灵柩送至江都,与杨广合葬,改葬于雷塘。雷塘隋炀帝墓,至今犹存,但历经千年风雨,已破败不堪。

故唐代另一诗人罗隐亦有诗叹曰: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弑杀杨广后,接着宇文化及等人大开杀戒,清除隋室宗亲及杨广亲信。皇四弟蜀王杨秀,自杨广登基以来长年被软禁,形同囚犯。杨广南巡时不放心将其留在京师,遂带至江都,交由骁果营看管以备不测。此时亦难逃劫数,与数子一同被杀。燕王杨倓、皇次子齐王杨暕及其子,亦被处死。

杨暕早在大业四年,已失宠于杨广。十年来,父子二人互相猜忌,形同水火。江都兵变之始,杨广还怀疑是杨暕主谋,曾对萧后说:“莫非是阿孩(杨暕乳名)指使?”

及至宇文化及派人到杨暕寓所杀他,杨暕对真相竟一无所知,问道:“是陛下派你们来杀我的吗?”并在行刑之际,大声喊冤道:“儿臣不负陛下!”至死也不明白是谁要杀他。帝王之家,父子之间,竟猜忌至此!

御史大夫裴蕴与江阳长张惠绍于兵变之际图谋救杨广,事败后与杨广幸臣虞世基一同被杀。惟杨广另一幸臣裴矩,因曾建议为骁果将士娶妻,将士们感念其当初恩惠,遂留其一命。

 

杨广及其幼子杨杲,遗尸西阁。六神无主的萧后,邀了一些亲近宫人,将寝宫内的床板拆下,订了两具小棺,总算将父子二人装殓,暂厝于西院流珠堂。

萧后与杨广生前亲近的几位嫔妃,正在灵前悲不自胜,突然宇文化及带人闯入。

众宫娥一阵慌乱,齐往萧后身边聚拢。

萧后壮着胆子斥道:“尔欲何为?”

见一身素服的萧后,素颜更显得楚楚动人,宇文化及涎着脸凑近:“夫人年过四旬,仍有如此姿色,真可谓风华绝代!现如今昏君已死,夫人若肯依从我,荣华富贵,一应照旧!”说着便欲抱住萧后。

萧后奋力推开,破口大骂:“无耻小人!先帝纵负天下百姓,不负你宇文一族。你父宇文述,位极人臣,先帝备极恩宠。你兄弟三人,俱为朝廷高官。危难之际,不思报国,反行弑逆,天地不容!今又欲为此禽兽之行,我宁死!岂能从你?”

宇文化及冷笑道:“你看这是何人?”

门外押进来一十五、六岁少年,见了萧后哭喊道:“母后!”原来是杨广三子秦王浩。

“浩儿!”萧后心头一紧!不觉泪如雨下。

“你若不从,他便死路一条!”宇文化及威胁道。

秦王浩虽非萧后亲生,可毕竟是隋杨血脉。事到如今,萧后又能如何?她只有忍辱偷生,企望侥幸保住隋杨一缕血脉。

于是宇文化及宣称奉萧后之命,立秦王浩为帝,平日另住一宫,只不过按照宇文化及的吩咐下敕令,在文书上签字而已。宇文化及派人严加监守。

宇文化及不仅霸占了萧后,还将杨广江都宫的六宫粉黛尽数收归己有。他自称大丞相,任命宇文智及为尚书左仆射,宇文士及为内史令,裴矩为尚书右仆射。

宇文化及打小是个恶少,斗鸡走狗,寻花问柳最是精通,处理政务却并不在行。他将一应政事交给宇文智及和裴矩处理,自己出入往昔隋宫,日夜享乐。其奢靡腐化,比之杨广半分不差。

反抗暴 政的人,并非都值得尊重和称许。有时,以暴易暴的结果,后续者之暴虐无常,可能更甚于前!如今乱世豪强中,除这宇文化及骄奢淫逸,直追杨广,尚有楚州先称“迦楼罗王”、后称“楚帝”的朱粲,竟以食人肉为乐,认为“世间美味,无有超过人肉滋味者”,并对部下说:“只要别处尚有人在,我等何须担心粮草!”竟鼓励部下以人肉为食。直令人胆寒!百姓称之为“吃人魔王”,闻之色变!

宇文三子士及,事先并不知晓兄长谋逆之事,此时木已成舟,他被任命为内史令掌管诏命。他心向唐王李渊,并不看好其兄前程,但眼下只得滞留兄长身边,待机而动。

宇文化及原本乐不思蜀,但骁果将士们纷纷要求回乡。宇文智及认为,骁果军士大都是关中人,如不顺应其要求,万一军心有变,恐怕杨广之祸又会落到自己头上。宇文化及无奈,只得留左卫将军陈稜守江都,自劫萧后与秦王浩,拟返长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