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斗狗”毕竟是从蓬莱岛那种“乡下”来的,看到什么都觉得惊奇,天上的鸟儿翱翔,地上的虫儿抛洞都是刺激它大脑皮层的稀奇事儿。
最爱干的事便是冲着天上狂吠,这是解放的天性,这是自由的呐喊,这是“向天再借五百……”
等等!那玩意儿可不兴借,借了得赔十万大洋。
因此,玉鼎真人为“斗狗”取了一个符合时宜的名字“哮天”,因为它喜欢仰天长“哮”。
由于神鸡的前车之鉴,哮天犬被安排在温泉山庄当看门狗,理由是,因为狗自带驱秽的煞气,对于妖物邪祟有震慑的作用。
不过这方圆几里谁不知道此地是玉鼎的地盘,一般魑魅魍魉都不会轻易涉足,敢涉足的,一条狗也没多大作用,说白了,就是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来盯着狐狸精妲己。
哮天犬通人性,玉鼎真人早有交代,杨戬外出一定暗中跟随,妲己有不轨之举,只要狐赃并获,就能搬倒这狐狸精,让杨戬看清现实。
杨戬很好跟踪,严格意义上是妲己好觅其行踪,狗子虽然不是跟踪专业户,好在嗅觉超群,谁让妲己杨戬形影不离。
不过杨戬和妲己也不是吃素的,起初还有些担心这大黑狗,后来次数多了,杨戬只要外出就会主动带上它游山玩水,历练修行,并且与人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自从哮天犬和妲己打成一片,妲己不仅没有所谓的“不轨”之举,对它还很好,温柔体贴,处处呵护,这狗哪里受过这种待遇,最终狗还是那条狗,但看玉鼎的眼神逐渐有些泛白,不存在背叛,就是有些爱答不理。
玉鼎也意识到自己领养了一匹白眼狼,不过好在有这条“吃里扒外”的狗,让他原本的担忧也缓和许多。
毕竟狗子他看得透彻,吃里扒外在他看来顶多算是性格缺陷,但对杨戬有绝对忠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故事朝着微妙的方向发展,狗子荣当舔狗爱上了小狐狸,小狐狸卖弄风骚深爱着杨戬,杨戬不当人打起了狗子的主意,这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结构,可摆在三个个体间的问题逐渐出现。
听到这里,我个人是比较排斥的,三角恋本身我就不太认同。
放在现实中,这是三个人的悲剧;放在婚姻中,这是三个家庭的悲剧;放在电影里,这是一部狗血剧。
可事实往往就是那么狗血,三个不同物种的个体,相互深爱着,有时候还会为了彼此的深爱大打出手。
就在这时,负责吊武王单线的姜子牙传来喜讯,鱼儿上钩了,杨戬接到玉鼎真人的师命下山入伍,协助师弟姜子牙,但只允许带哮天犬,理由不言而喻,哮天犬是玉鼎亲自带入山门的,小狐狸是野生的。
杨戬当然巴不得,他早就想与哮天犬独处,无奈妲己寸步不离,无奈妲己是女孩儿,又不能凶她,这次算是名正言顺了。
妲己知道此事,一个人躲在屋子里流血泪,哮天犬看到,那颗舔狗的心哪能受得了。
最终哮天犬出了个馊主意,自己犬妖族有一秘法,可与他人交换灵魂,妲己想陪着杨戬,就得和哮天犬交换灵魂。
妲己立刻答应下来,当晚月圆之夜,血脉喷张,哮天犬释秘法,借日月之辉,与妲己交换了灵魂,自此,妲己变哮天,哮天成妲己。
从此刻开始,哮天真正拥有了妲己的肉体,狗的劣根性从他弟弟“犬牙王”可见一斑,一旦拥有,便不再那么渴望。
可是身体和灵魂的交换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
公狗和母狐狸同时患上了性别认知障碍,不过变成妲己的哮天更为严重,他(她)愈发地觉得自己生得美丽,不该屈尊在这深山老林中耗费光阴。
与很多渣男渣女一样,当自身开始极度自恋,便会急于证明自己的不凡。
变为妲己的狗子有着最妖艳的身体,哪里还能瞧得起这温泉山庄,征服男人就是他的狗生,奥不,此刻她是名叫妲己的狐,狐生目标,这天下征服谁才最有成就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殷商天朝男团最强C位,商纣王成为妲己的目标人选。
于是,一条来自蓬莱的土狗灵魂,驾驭着最美的躯壳逐渐黑化开启了祸乱朝纲的故事。
妲己的灵魂自从得到哮天犬的肉体后,心理上对自己的认知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性格越来越狗,不过初心并未改变,依旧深爱着身边的三眼男人杨戬,兜兜转转还是他们。
不过此刻哮天犬的身体却出现了匪夷所思的变化,原本乌黑的毛发变成了通体的雪白,发达的四肢躯干变得纤细修长,这与书里描绘的倒是吻合。
封神战役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殷商覆灭,那个祸乱朝纲的妲己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快乐。
回首种种,哮天犬赫然发现,自己依旧深爱着那年玉泉山上的小狐狸,之所以觉得不爱,只是为“求不得”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与其活在无尽的思念中,还不如压抑自己的内心活得洒脱,真爱与见识无关,与他是否来自蓬莱“乡下”也无关,最初他选择了放手与成全,现在就不存在后悔可言。
很多人很多事,起初你很在意,你患得患失,你开始焦虑,接着向周围的人贩卖焦虑。
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引起焦虑的源头是对方的“不在意”,于是你放下了所有执念,最后你开始空虚,你无所适从,你忧郁,最后归于平静。
人世间所有的东西抛开真爱,只是一张时间对照表,是堆栈,是回忆,是没有意义,缅怀根本就无法释怀。
因此,一切皆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佛陀用几千年告诉人们真理,可谁又逃得过重蹈覆辙?
哮天犬便是这样一个悲剧,因爱而乱,乱而静,静后不止,祸乱朝纲,最终闯下弥天大祸,只因爱上的一个没有结果的小狐狸。
小狐狸并无过错,要是一定有错,只能是怀璧其罪,在哮天犬心里,她太过优秀。
万般皆变,哮天犬带着妲己的身子湮灭的那一刻,依旧没有任何后悔,对小狐狸的爱死志不渝。
爱的本质究竟是盲目还是伟大,盲目可又超脱生死,伟大却又不得善终,无解。
封神战役后,杨戬被封“二郎显圣真君”,即二郎神,但二郎神是杨戬的神号,并非官名。
就像李靖的“托塔李天王”也是神名,如果是官名就显得有点儿戏,试问什么神仙只负责托塔?千斤顶吗?
杨戬的真正的官名是司法天神,封地灌口(今4川省灌县)。
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戬成了仙,肯定不会独自享乐,于是回到自己老家,也就是陈塘关边上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郊外。
从这里就不难看出,杨戬的老家是有多偏僻,按现在的城市规划,保底六环开外。
一人一狗衣锦还乡,父亲老泪纵横,多年的等待是值得的。母亲喜极而泣,细腻的手轻抚着脸颊,让多年征战的杨戬感受到家的温暖。
等等,好像哪里不太对!
感动之余,杨戬发现一个细节,自己离家少说二三十载,父亲杨天佑早已近花甲之年,要知道古人的平均寿命并不长,父亲算得上高龄。
但家里的哥哥杨蛟和妹妹杨婵与他当年离去时相比,虽略显成熟,但正值壮年,这是他自己才发现,自己也是这样,起初他还以为是自己基因好不显老,现在看来并不简单。
最最逆天的是自己的母亲,与当年毫无变化,依旧那般年轻美丽。
羽化成仙的他已经猜到了什么,但又不太确定,晚上酒足饭饱,杨戬鼓起勇气向母亲问出自己的疑问。
杨戬:“母亲,你可是仙子下凡?”
云华:“吾儿甚是乖张,出去几年,这嘴似抹了蜜。”
杨戬:“母亲可知孩儿所言何意?”
云华:“意在何言真与假,是与非,可能改你我血水情?”
杨戬虽未得到明确答案,但母亲所言极是,无论是非真假,最终他与云华的母子关系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是与不是又有何意义,母亲不愿提及,又何必盘根问底。
云华怎会不知杨戬是何意,只有神仙和妖怪才会有驻颜之术,杨戬的怀疑不无道理,但杨戬从始至终都未将云华与妖怪比肩,足见其心中有孝。
无奈玉帝哥哥曾告知,不能将自己身份暴露,包括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方可安稳过一生,她对玉帝哥哥的话深信不疑,所以不说反倒是为了全家好。
次日,杨戬提出想将一家接到自己封地生活,这样也好有个照应,大家兴奋不已,唯有云华坚决反对。
反对派理由很简单,老家毕竟是立足的地方,换了新环境肯定是不适应的,就像现在很多留守老人,儿女接到城里享福,很多不愿意,原因就是大半辈子的圈子都在老家,去城里和谁玩耍?
而支持派理由就很丰富了。
孩子他爹杨天佑,听说巴蜀文人骚客颇多,对联能对到对穿肠,诗歌能赋到流觞溯,RAP能尝到火锅底料,总之,就是巴蜀的月亮都会比较圆。
老大杨蛟听说巴蜀水稻业发达,种植多年小麦的他此方已经无人能敌,小麦亩产冠军从未易主,无敌的寂寞只有他最懂,唯有发掘水稻,与南方人民一争高低,这才是他奋斗的意义。
杨婵目的最单纯,听说巴蜀出美人,要是此生可归去,生个娃娃更美丽。
杨戬一家此前从未有过矛盾,但在这件事情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分歧,一家人闹得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