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平平无奇甜宠文【47】
蒙mix/文
1、
邻居奶奶过世了。某天下晚自习的夜晚,接到了老爸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这个沉痛的消息。
我家邻居奶奶,我要称呼她为“婆太”,不知其姓名,不知其高龄,只知她是我奶奶最好的朋友,以前经常来我家串门,每回来都变着花样夸我,我很喜欢她。
婆太的老伴儿过世很久了,在我还在没心没肺的年纪——小学三年级,那会儿我只记得吃席吃糖,在那个弥漫着悲哀氛围的空间里,跟发小攀比谁得到的糖果多。
听妈妈说,婆太于我家是个善良的邻居,同时也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是要感恩戴德的。
在我出生的时候,我妈妈因为难产等各种问题伤了身体,医生建议最好不要再怀第二胎了。这个消息对于一个有些封建糟粕的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我们村里是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的,这种思想在老一辈人眼里更甚。我奶奶因此而对我和我妈妈多有埋怨,小时候我奶奶不喜欢我,说我家倒了八辈子霉在这一代绝了后等等。
幸运的是,就在这时,婆太经常来我家开导我奶奶,让我奶奶看开点,儿子女儿都能孝顺父母,没有什么不同。她还经常向我妈妈讨要我的怀抱,见着我就像见着盛开的花儿一样开心,每次都对我笑得像“菩萨”一般。
就这样持续了几年,我爷爷也在我还没记事时就过世了,奶奶变得孤单许多,悲痛过后似乎对一些事情看开了不少,逐渐对我的家庭教育上心了起来,看我慈眉善目了许多。
爷爷去世后,婆太来我家串门的次数就更多了,一面陪伴奶奶渡过失去亲人的痛苦,一面不忘赞美我是个多好的孩子,这时奶奶虽会摆手否定没那回事,不过表情变得自然了许多,更像是在“自谦”。
等我终于记事时,我不记得奶奶待我不好的时候,只知道我有两个待我极好的奶奶,一个是我亲奶奶,还有一个是邻居奶奶,婆太。
婆太待我十几年如一日,夸过的话从未收回,即使同样经历了丈夫过世的悲痛,也没有停止对我的赞赏,仿佛这是她一生做出的最重要的承诺之一,誓要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事实上婆太也做到了。
2、
得知消息的当晚,老爸已经帮我请好假,订好车票,第二天一大早就回家,送婆太最后一程。
回到村里,已经是鞭炮声、哀乐声齐鸣了,村里来了很多吊唁者,大多是我面生的。原来婆太有这么多远房亲戚。
回到家中,奶奶和老爸都不在家,估计在邻居家帮忙着丧葬的事宜,妈妈来火车站接的我。
放下身上的行李,连口水都没喝,我就急忙跟着老妈赶去隔壁帮忙了。
说是帮忙,其实只是跟着其他来吊唁的叔伯婶子们烧烧纸钱,上上香,跪拜逝者,吃个饭,最后一路相送婆太安葬罢了。——自始至终,我都错过了见婆太的最后一面,我最后能做的,只有在跪扣着地面时,祝福婆太终于完成使命,魂归西天,做回“菩萨”了。
3、
婆太过世后,我想最伤心的除了她的至亲,当属奶奶了。前一天吊唁的时候,我没见奶奶掉过眼泪,只是眼眶红肿,想是夜里已经偷哭过一夜了,第二天故作坚强忙里忙外,只为好好的告别这位多年老友。
不过这次我却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陪伴奶奶渡过失去挚友的悲痛,第二天就被老爸以学业为重为由赶回学校上课了。
家里发生的情况我也告诉了小明同学,没想到小明同学对我失去待我如亲人般的婆太感同身受,因为他也尝过失去亲人的痛苦。
他说他不是一开始就一个人住在这座城市的,这座城市是他妈妈的老家,他从小就跟外公外婆住一起。
那时由于小明父母都是野心勃勃的年纪,两人都各自出去创业,创业初期困难重重,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缺乏时间陪伴孩子,就把小明同学交给了外公外婆帮忙扶养,一养就是十多年,期间小明父母也有试图把孩子接回另一座城市,奈何小明同学一直不同意,坚持留在这里,陪伴外公外婆直到上大学为止。
奈何天公不作美,小明同学的外公外婆在他上高一时就双双过世了,小明父母以为小明会提前回到他的另一个家,没想到小明坚持在这里读完高中,似乎以一种完成与外公外婆最后的承诺一般一个人留在了这里。
听完他的故事后,我沉默地看了他一会儿,最后伸手抱紧他,开口:“改天跟我讲讲你和你外公外婆的故事吧。”
“好。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