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地的枯荣,又过一岁。
杜若十二了。
今年夏天过后他就要升入初中了,他考试的成绩很不错,考上了镇上中学的实验班。
只是,虽然考上了实验班,但杜若已经开始的暑假却没有以往那般开心。
因为这个时候的他也已经开始懂事了,而与他同龄的大多又是女孩儿。
说也奇怪,杜家院子里有两三户人家里都只有女孩,有的还是俩。她们也在懂事后,渐渐也和男孩子划开界限,自己玩了。
于是,杜若就有些苦逼了,放暑假这几天来他都是愁眉苦脸的。
这天,他在香樟树下无聊地荡着秋千,脑海里还止不住地在乱想。
唉,长大了父母也不管他偷绳子出来荡秋千了,也没人争着抢着来玩秋千,一时间他竟还有些不习惯。
百无聊赖中,杜若无神望向远方的双眼蓦然便瞥到了一抹不一样的景色。
这时的大地是一片苍翠的,连绵的梯田也是如此。
而此时,正有一个打着白色花伞的人儿走在田间开满野花的小路上,与周围的背景相比,她看上去是那么地显眼与夺目。
杜若一下就来精神了,脑海中的思绪瞬间开始飘飞:一般农村的人很少有人打伞,并且也很少有人会买白色这种不禁脏的颜色。
他的内心中瞬间就不由自主地涌起一阵激动,来不及细细思考,他一个打挺儿就从秋千上下来了。
一路上跳坡下坎,在田埂间迂转来回,他奔着眼中目标就去了。
杜若满脸兴奋地跑到了那个打着花伞的人儿跟前,是陈曼青,他绝对不会认错!
虽然有一点陌生,但那眉眼似乎一点儿都没变,她穿着一套浅色的碎花小洋裙,出落得越发漂亮了。
认出来的瞬间杜若一下子就扑了上去。
“啊——,你干嘛呀?!”清脆悦耳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杜若突然有点发蒙。
而此时的陈曼青似乎更蒙,她就看着一个大男孩从远处跑过来“噗——”地一下就把他抱住了,她甚至连他的长相都没能看清。
“唔~,你还不赶紧放开……”陈曼青的脸上突然间就腾起了红晕,她也不是小女孩儿了。
“呃,好的。”杜若脸上掠过一丝尴尬,再次定睛确认了陈曼青的身份后,他激动地说道:
“青青,是我啊,杜若啊!”
“嗯~,知道。”认出杜若的陈曼青声音莫名小了下去,她有些羞涩地避开了杜若炽热的目光。
见陈曼青好久没再说话,杜若主动找起话题:“青青啊,你这次来也是待一个暑假吗?你这次……”
听着杜若颇有些喋喋不休的话语,陈曼青平复了一下自己有些凌乱的心绪。
她抬眼细细地打量着身前变得有些陌生的大男孩,娇羞的神情从她脸上慢慢褪去,很快她便翘起了嘴角,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
“什么青青,喊姐姐!!”
“……”一脸开心的杜若,脸上的笑容突然间便僵住了,他似乎是再度回想起了曾经被支配的恐惧。
……
微风拂过稻田,一浪接着一浪,稻香扑面而来。
端着个碗坐在小板凳上吃饭的杜若,吃着吃着就乐呵地笑了出来,嘴里的肉一下子就飞了出去。
秀才一个矫健地跳跃,“歘”得一下就接住了,而后它又屁颠屁颠地跑到杜若跟前坐着摇起了尾巴,同时它还伸出爪子掏了掏杜若的裤腿。
可杜若此时的魂儿都不知道去哪儿了,哪里还管得上秀才。
良久,碗里的饭菜都快凉了,杜若这才回过神来,察觉幸福来临的他开心地就将碗里的饭和腊肉一股脑都倒给了秀才,然后他饭也不吃了,撒着欢就跑到陈曼青的外婆家去找她了。
刚回来的陈曼青似乎还是有些放不开,就老和院子的那些女孩子玩,也不怎么搭理杜若。
杜若也不气馁,变着花样讨陈曼青的开心,最终杜若祭出了牺牲了好几个鸡腿才学来的用狗尾巴草编小狗的技巧才终于得到了陈曼青的青睐。
“杜若,你教我编小狗呗。”陈曼青难得地叫了一次杜若的名字。
“哼,不教。”此时,反倒是杜若傲娇了起来。
“杜若——,你就教教我呗……”陈曼青摆出可怜兮兮的样子,抱着杜若的胳膊摇晃着脆生生地哀求道。
杜若哪经历过这些,院子的其他女孩,平时不揍他都是好的了。
所以,很快他就把持不住痛痛快快儿地就手把手教着陈曼青编小狗了。
陈曼青的手很巧,悟性也很高,没一会儿她便学会了。
看着从陈曼青手中慢慢成型的小狗,杜若异常地开心,“哇!青青,你学得可真快,没几下就学会了!”
“哼~!什么青青,喊姐姐!”
“……”杜若脑门瞬间划过两道黑线,心里却不由自主在想。
‘呵,还好我留了一手。嗯~,两手……’
……
这年的天气尤其炎热,也不怎么下雨,有大旱的迹象,并且这几年小龙虾越发地泛滥了,似有不可阻挡之势。
大人们可烦小龙虾了,本来有水的稻田,很容易就被小龙虾打出洞来,然后稻田就没水了,就容易龟裂晒死稻苗。
加之本身也太过于干旱了,院子的一众大人就商量好,开塘放水。
然而,在田里无比可恨的小龙虾,上了餐桌却是一道无敌好吃的美食!
当时的小龙虾之泛滥无需过多的言表,单纯地放水救稻田,从杜家池塘底部的出水口用来接鱼的网兜一下午的功夫就接了好多桶小龙虾,鱼反倒是没有几个。
杜若还犹自在想:‘前两年小龙虾还没那么泛滥的时候,他们小孩子去田埂上扣龙虾黄鳝还没少被大人们骂。
‘哼,现在,你们来求我们去扣龙虾,我们都不去了!’
当然,想是那样想的,杜若还是拎着小桶噌噌地来往于池塘和院子,将接住的小龙虾往家里边运。
院子里家家户户都分了好大一桶。
那时,也没什么专业的做法,反正就是农村的老一套,那时小龙虾也不精贵。
反正杜若他们的做法是开水一烫,掀掉背壳,去掉身子上不能吃的,把尾巴的壳,大脚也去掉,就剩下尾巴肉,身子和小脚,然后加点白酒拌上少许红薯粉腌制一下。
锅里倒上菜籽榨的菜油,再用明火旺盛的竹柴将油烧热,待锅里起过青烟,油温足够后就将小龙虾一股脑地倒入锅中,炸至表皮金黄,虾脚酥脆时才将小龙虾用漏勺捞出。
舀去锅中多余的菜籽油,加入干辣椒,青花椒,姜蒜,炒香,炒至略带一点焦黄后,放入小龙虾入锅翻炒,加入调料,油锅“劈里啪啦”一阵乱响后,香味瞬间就出来了,能顺着风飘出去老远。
起锅,趁热尝上那么一只,小脚酥脆,肉质鲜嫩,夹杂一点青花椒的清香,伴随一点辣味,就上附着在表皮上微焦的姜蒜末,那叫一个享受。
再顺口喝上一点儿自家酿的醪糟米酒,于是,整个魂儿都快要上天了。
那种舒爽,那种感觉,让肚子没多少墨水的杜若止不住地摇头感叹:
“唉~,神仙也不换呐!”
祖屋前大坝里,杜家一大帮子人也少有地聚到了一起,一家炒几个菜,坐了好几桌人。
小孩子单独坐两桌,在那你争我抢的,玩得不亦乐乎,大人则在那喝酒划拳摆龙门阵。
大人们多是喝高粱酿的高度白酒,小孩子妇女们,一般则喝自酿的米酒。
很快,喝酒有些上头的大人们嗓门就大了起来,欢声笑语也就从院落中远远地蔓延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