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蒂斯之旅的结束并没有为我的研究画上句号。
心目中的她依然还是那样悄悄存活着,活在我们曾经共同的记忆里,她在那里像是一个天使一样的开心活泼。
在亚特兰岛发现的种子我们全数带了回来。借助云南的高模拟实验环境我们着手搭建培植仓。
云南是一个好地方,经历了中国三百年的工业时代,其他各个省份都可以矿井遍布资源枯竭,可是云南唯独需要保护环境以至于维持百分之五的居住面积以及百分之十五的道路开发,大量的空间至今为止都留给了大自然。
这里是毫无疑问的中国之肺,维持着中国生物研究的前沿领地。
在我的寒温带实验温室中,一个玻璃大棚覆盖了一共三平方千米的面积,一颗人造大树矗立在实验场所的中央伸展枝腕向着周围的空间运送我们的实验人员。
这颗大树是人造,也就是基因由人类设定,内部是人类自己的愿望控制。
只不过这些都是后期改装,前期的成长过程中大树是一个正正常常的生命,我们自己开发的基因控制药水帮助这颗大树完成了自然生命到人为生命的形式转化。
一个针管插入,基因药液就会流入植物经脉,在特定部位进行基因改造形成最后我们设定的结果。
在眼下的这棵大树里,一共六层工作环境,分别具有水循环处理,电能存储,生物计算机运算,食物产生,资源存储。满足所有研究需求。
在这个实验室里,计算机就是这棵大树本身,大树所具有的生物基础被我们利用从而进行计算机运算,他的整体运算能力相当于一台一般的超级计算机,按照市面价值大约就是十万元人民币。
你确实没有听错。
这个价码在超级计算机行业确实非常便宜,有过行业经验的人相比都清楚现在每一个城市都有智慧中枢,也就是一台运载城市系统的超级计算机,他们的价格大约都是数十亿人民币的程度。而我们生物计算机方面的研究员所开发的艾拉一号计算机却能在十万元的价格范围里完成同样的任务。
这不得不说是这些年里中国生物学的高速发展脱不开关系。
而在这植物打造的实验室里,你的任何生物功能也同样可以得到满足。树木可以把有机废物进行生物转化萃取营养物质填补自身的营养需求,通过营养摄入从而结出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营养套餐。
然后如果你需要维持电能供应,这颗大树本身的生物放电就可以维持100人的正常需求,甚至还有剩余进行储藏。
眼下,这样子的大树在云南这个地方已经是相当普遍,人工森林里行走,时不时就会碰到五六棵这样的植株开着窗户把森林的阳光和空气分享给主人。人们因为这种建筑形式的出现减少了大量的建筑垃圾避免了粉尘污染以及促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
像我们云南,目前就正有三家这样子的商业公司正在初创阶段,据说已经获得了百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所生产的废物商品也可以当做儿童玩具让孩子们各自发挥想象的进行植物改造。
回想亚特兰岛上的那种狂暴天气,在我生活的云南工作环境里是近乎并不存在的。
这里的工作环境让我少了很多可能患上肺癌的概率。
这个世界正在因为人们自己的科学发展而变得越来越美好。
反观我们曾经的错误,那是正确的道路。如果没有工业科学的发展,就没有植物房屋这种居住设施。更不可能有一天发现,森林也可以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