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磊走后不久,随着外部市场的变化,张明哲在和赵风周杭商量之后,决定对当前的业务模式进行变更。
以往他们都是用每个订单的单独报价来接项目,好处是可以因地制宜,可以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来进行针对性的报价。但是这样会损耗大量的人力在谈判和技术细节的确认上。
工作室运作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发现其实客户的需求都比较统一,而且大部分是第一次做网站,对于提网站需求的事情他们也非常不在行,基本上是什么都想要。这直接导致每次合作,光在技术细节的沟通上就会用掉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非常不科学。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很快作出了反应:一次性设计出十几个成熟的网站模板,直接告诉广告公司按照模板设计收费。一来解决了繁琐的工作室—广告工作—客户之间沟通细节的时间,二来直接给客户指定需求,让客户在需求上也不再纠结。
张明哲给模板网站的定价定在了800块一个,包含了所有的开发成本以及服务器成本。之前他们按照项目接定制的开发单,平均费用也就在1500-2000之间,但是中间大量的时间成本让他们没有办法快速接单。
这个策略立刻得到了广告公司的支持,他们同样想尽量节约沟通成本,缩短项目周期是他们的迫切需求。广告公司手上有大量的客户,如果都按照一个客户一个月的沟通成本,要消化手上的客户,张明哲团队的时间效率实在太低。
就这样,张明哲拉上了几个技术核心,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熬了几个通宵做了10个模板。
让他们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模板推向市场之后非常受欢迎。并且他们完成一个网站的平均周期,从一个月直接锐减到了一个星期。
业务形态的改变,让工作室的业务情况欣欣向荣,有种一发不可收的势头。
可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随着陈磊的回校,一切都被打碎了。
2、
陈磊回到学校之后,看到了目前工作室的情况,立刻单独找到了张明哲。
“明哲,你觉得现在工作室发展的怎么样?”陈磊一脸的严肃。
“什么意思?”张明哲很懵。“现在情况不是挺好的吗?”
“唉。”陈磊叹了一口气,“在你之前,我已经找了赵风聊过了,我以为你的想法会不一样。”
“你到底想说什么?”张明哲有点反感,他不喜欢这种谈话的方式,有什么事情大家摊开来说不好吗?
他感觉陈磊这次去了南京实习后,回来明显不一样了。
“也没什么。”陈磊继续说,"只是现在你们的销售模式我不太喜欢。"
“不喜欢是什么意思?”
“明哲,”陈磊站了起来:“你不觉得这和我们最开始创建工作室的目的冲突了么?”
“我们创建这个工作室,目的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陈磊继续说:“这次我去了南京,最大的心得体会是:如果我们不能够加倍精进自己技术开发的能力,那以后我们毕业之后出去工作,将没有任何优势。”
“而现在你们做的模板模式,从销售的情况来看很好。可这就是一个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事情,一直延续下去我们根本不可能有进步,你不觉得吗?”
“他们不懂技术的,我可以理解,但是你应该是明白我在说什么。”
张明哲和陈磊认识这么多年,这是陈磊第一次以如此严肃的口气和他说话。张明哲本能的感觉到,这个心高气傲的二货,去了南京之后,肯定被什么事情打击了。
他承认,有一点是绝不可否认的,那就是陈磊在技术开发上的确是很有天赋的。
张明哲一直记得一个事情,当年在asp语言还在风行全国的时候,陈磊就开始自学了起了asp.net。那个时候陈磊买了一本非常厚的.net教学书,为了强迫自己学习,硬是看一页书就撕掉一页,然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他就已经可以用.net的语言来做实例开发了。
这的确让张明哲很佩服,在技术能力上他一直很认同陈磊。
而陈磊在毕业后十年内的发展,也间接的证明了张明哲的判断:陈磊前后在微软、腾讯、思科等企业都做到了很不错的位置。
不过,这一次陈磊却没有说服张明哲。
“陈磊。”张明哲也收起了笑脸,一脸严肃:“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认为,一味追求技术的快速更新,并不是我们工作室目前的目标。”
“现在我们不是个人,是一个接近20个人的团队。”张明哲接着说:“而团队是要有向心力的,我们必须得靠这个销售策略达成销售目标,不然一味追求技术,没有市场能力,还不如自己做单。”
“不。。”陈磊话刚说到一半,周杭推门走了进来。
“我草。你们两在这里干什么?”周杭不满的说,“所有人都在等你们。”为了庆祝陈磊的归队,他们今天要去饭店喝点酒吃一顿。
于是,张明哲和陈磊的这次谈话就告一段落。
张明哲觉得陈磊并不会轻易被说服,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小小的分歧竟然会搞到如此严重,以至于让整个工作室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