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枫第一次高考分数离大学录取分数线差距太大,再加上秦枫深知高三那一年要吃很多苦,所以秦枫对读书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周围亲人也都对秦枫放弃了,就连家对面的李贵洲见了秦枫问秦枫有什么打算,秦枫却说出“打算复读一年”的时候,李贵洲笑呵呵地说:“还读个屁,再读胡子都白了。”
似乎有个“大学梦”一直缠绕着秦枫,让秦枫认为:来世一场,好歹也要上个大学。秦枫的爸爸也支持让秦枫再读一年。
秦枫的爸爸为秦枫的事特意从深圳赶回老家,请了秦枫几位老师吃饭,事情算是敲定了:把秦枫带去深圳,在学校挂名,再读一年,如果有急事,就让秦枫回来。
秦枫周围那些有先见之明的亲戚直接给秦枫下了结论:不行,不要浪费时间和金钱。
但是秦枫反问他们自己应该干什么的时候,他们竟然说不知道。
秦枫那时已经20岁了,对那些亲戚,尤其是秦枫幺婆和两个小姑妈的闲言闲语更是受不了。
于是,秦枫从他小学同学徐丹那里借来化学课本,顺带着自己已有的其它高中课本,远离了那个充满世俗偏见、有着太多是是非非的安陆市,前往深圳了。
这不是秦枫第一次来深圳。秦枫在初二暑假和高一暑假的时候已经来过两次深圳了。
以前两次借口说来补课,其实是来体验一下大城市的生活,放松一下学习,换个环境看看。而这次秦枫是带着亲人们的嘲笑和自己想考个好大学的欲望来的,与前两次相比,当然不一样。
以前秦枫来深圳衣食住行都有父母跟随,没有忧虑。这次来了,自己体验生活,才发现有很多跟以前不一样的地方。
秦枫刚来深圳就认识了郭老师,郭老师个子比较大、微胖,常年戴着一副眼镜,偶尔跟人讲话喜欢眯着一对小眼睛。
郭老师是秦枫爸爸的同事也是朋友,这次秦枫要来深圳住宿,秦枫爸爸见郭老师在龙岗区熟人熟路的,就托他帮忙找房子。
房子总算找到了。
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单间,是由一个大房子分成了六个单间,单间与单间用木板隔开,如果仔细听,甚至可以听到隔壁的说话声。
秦枫只见单间长不足三米、宽不足两米,正好摆下了一张床和一个可以写字吃饭的桌子,其余空间基本上只能容纳一个人。
老板过来说:“房租一个月190元,水电费自己交。”
秦枫父母见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好房子、经济也并不宽裕,秦枫也表示来学习,条件艰苦一点也没事。于是,住房问题就定下了。
几个月后,秦枫父母为了秦枫能够安心备考,就换了一个条件比较好的位置,秦枫妈妈也干脆辞职直接照顾秦枫的生活。
秦枫白天会想一些奇怪的问题,但是又没有什么好玩的,也就踏踏实实看书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