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看着那辛苦钻取的地层样品被土地资源保护局的带走后,只能无奈地上了飞碟,回到了灾民暂住区。
毕业和陈飞远远的便望见杨祯的父亲和杨祯像是在争执着什么,杨祯很委屈地哭着,杨祯的父亲不断地摇头叹息。
土地资源保护局免不了对杨氏地心穿刺科技公司作出各种罚款、批评和教育。那玉环湖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尤其是湖底地层更是重点保护对象,一直以来是严禁各种私人挖掘钻探的,无论处于什么目的。
杨祯的父亲批评教育杨祯不单是责怪她让杨氏地心穿刺科技公司受罚,更多的是怪她的不懂事,在不熟练的情况下操作全地形钻井机是非常危险的事。
毕业和陈飞也明白其中道理,所以也不敢说话。
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但毕业始终觉得心有不甘。
地层样品已经被土地资源保护局的人拉走了,连那台钻井机也被暂扣。
三人在之后的学习中也暂时没有提到玉环湖的事了。杨祯也在一段时间没那么活跃,总是闷闷不乐的。
在地下掩体中出土的文物中大量的证据证明了毕业提出的前文明猜想和红巨星掠走四颗半行星的猜想。
三年后
毕业三人小组顺利完成了这个阶段的学习,升入了更高阶段。他选择了天文学专业,他梦想着要探究宇宙的奥秘,探寻那颗红巨星的去向。还有已中断和地球联系三年的火星。
三年前由于1024号和1025号地火中继站的坠毁导致了它们之后的所有中继站遗失到太空中成为了太空垃圾,如果将这些失控的中继站从太空捞回耗资将比重建还要大。
因为损失巨大,负责中继站运行和维护的公司几乎因此倒闭。现在又有几家公司加入,一起撑起了这个耗资巨大的项目。其中就有杨氏地心穿刺科技公司,他们负责一部分中继站零部件生产,后来衍生出了一个子公司叫“漫步苍穹科技公司”。
不过,人类还希望重建中继站联系火星,因此,地球这一侧的中继站依然在维持着运行,并已向太空运送了新的1024号至1100号共77座中继站。准备在下一个十五年之期到来之前将去往火星的道路铺好,迎接火星上的人回家。
杨祯选择了地质学,受他父亲的影响,准备以后继承他父亲的杨氏地心穿刺科技公司。
陈飞选择了生物学,她一直对毕业曾经给她讲过的在质疑细胞学说时提到过的“超个体”着迷。她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学习生物学,要揭开“超个体”的奥秘。
三人小组就此分开,各自奔赴自己的求学路。但三人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毕业的高学段学习又重新与两个人组成了学习小组,在他们的学习系统中,更多的信息解密提供给他们,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所受限制减少。
首次见面,经相互之间的自我介绍,毕业知道了他的新搭档分别叫孟刚和丁当。毕业看得出孟刚是一个充满阳刚之气,身体强壮,好动,喜欢武术的人,他的梦想是当军人保护国家人民,很富有正义感的阳光男孩。
丁当是个像她名字一样随时响叮当的人,活泼调皮,嘴巴特能说话,但又不惹人厌烦,活脱脱一枚开心果。
由于他之前提出过前文明的三个猜想后来都被证实,因此教育系统又继续委以他组长的任务。
天文课上。
毕业、孟刚和丁当集中在一间探究学习室中。这间学习室里只有他们三个人和一个实体模型。
那个实体模型是几个大小不一的金属球组成,悬浮在空中,围绕中心处的一个球体以不同速度旋转着,毕业知道,三人面前的这个模型是还原前文明后的等比例太阳系模型。这个模型可比现文明的太阳系半径大了不知多少倍,尽管模型中的天体已经缩得很小了,但依然占据了很大一个空间。
这时候,模型上空悬浮出一排字,是今天探究的课题: 试用模型演示探究红巨星掠过太阳系的过程,推测红巨星的质量、轨道、至今的距离。
系统又提示:戴上意念显示头盔,模型大小、位置、速度、路径能跟随三人的共同意念变化,如不能统一意念,可尝试手动移动模型位置。
像他们这样模拟红巨星运行轨迹的学习者成千上万,每一个小组的每一次运行数据和结果都会储存到智能教育系统中,作为大数据分析,最后,从这些数据中整理出最具有参考价值的某一项。
这相当于是大网捕鱼,总有捕获的时候,其实科学家们也在做相应的实验,但教育系统借助学习者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实验的量来相互补缺。
毕业、孟刚和丁当开始了。
这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因为在巨大的宇宙空间中,红巨星有无数条运行轨迹,有无数种可能的质量和速度。
孟刚对两人说:“组长,小叮当,咱们怎么做,你们说,我听你们的就是了,我对天文的了解是很少的,许多东西还得请两位大神提点提点。”
丁当说道:“孟哥哥,我和你是一样的,也是一枚天文小白,能和大名鼎鼎的红人毕业组长一起学习,真是太好了!组长哥哥,以后全仰仗你了!”
毕业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嘿嘿傻笑:“小叮当过奖过奖,我哪有什么大名?运气好而已。以后打扰到你们可要请你们原谅哈!”
孟刚和丁当并不知道当他对一个问题入迷时有多可怕,所以孟刚说道:“组长有需要,尽管吩咐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随叫随到,绝不拖后腿。”
这时候,系统突然传出不高兴的女性声音,较之前的系统声音更富生机:“1号探究学习室,你们的讨论已偏离学习内容,请快进入主题!”
丁当马上闭嘴,一本正经地站到模型前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孟刚对毕业说道:“组长,那咱们就开始吧!”
毕业说道:“好的!”
三人都戴上了意念控制头盔,三人的意念共同在太阳系模型的外围空中产生了一颗随机大小的红巨星模型,那模型就这样无端端在空中产生了,发出暗红色的光芒。
毕业等人很好奇这颗模型是如何产生的,于是走近观察,他们发现红巨星模型只是发出红光,其实并没有产生相应的温度,三人同时伸手去摸,接触时也有一定的硬度,但会作出相应不同程度的形变,那好像就是一层很薄的表层组织构成。三人一缩手,那模型又恢复了形状。
丁当忍不住要去多戳戳,觉得很好玩,结果又被系统巧妙地骂了一句,她伸伸舌头,暂时收住了好奇贪玩的心性,煞有其事地跟着毕业开始讨论起来。
毕业说道:“咱们先随机生成一条运行轨迹吧!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两人应一声后,模型启动了,太阳各行星按各自速度自传和公转着,红巨星沿着一条轨道从太阳系冥王星轨道经过,三人就见红巨星还没到冥王星轨道时,太阳系突然渐渐出现了变化,见所有行星慢慢偏离太阳,快速向红巨星划着一道弧形飞去,接着,太阳竟然也慢慢偏离原来的位置,慢慢向红巨星靠近。最后全部掉入红巨星中融合成了一颗更大的星体。
“不行,看来红巨星质量太大,或者轨道过近。”毕业说道。
他们点了恢复模型初始状态的键,那模型马上恢复了刚开始的状态。
三人又把红巨星的质量设置变小,又试了一次,这次红巨星却被运行接近的海王星捕获了,显然红巨星的质量太小了。
三人如此做了无数次,最终将红巨星的质量定在了太阳三倍到二十倍之间。
但在之后的模拟中无论走哪条轨迹都没有出现将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掠走和撕裂木星的场景来。
这纯粹是靠碰运气,三人停下来,开始讨论思考。
丁当清脆的声音怪道:“这也太扯蛋了,没有一点点数据的支持,就这样瞎搞,要搞到猴年马月啊!”
孟刚说道:“小叮当,莫要急,科学科学嘛!就是要耐得住寂寞!真理是肯定存在里面的,就是要你通过九九八十一难才会找到它呀!”
毕业则说道:“小叮当说得对!不能这么瞎搞,咱们得转变一下思维。”
丁当朝孟刚一扬下巴,一股“我就说吧!”的意思。孟刚豁然一笑,“嘚儿!”一下手指弹开丁当的头发,丁当瞪了他一眼。
两人见毕业手抚着下巴认真地思考着,丁当问:“组长,你想到什么没有?”
毕业说道:“我想到了一个人,或许我们可以从他那儿得到某些启示?”
两人同时问道:“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