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友叶子对我在公司委曲求全的行为不屑一顾,她觉得我在加拿大这么痛苦地过,不如回国去。她觉得生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享受、体验,而不是像我一样半死不活求生存。这从我俩的家具上也能看出差别:我的厨具只有最基本的一个炒锅,一个煮锅,连米饭都是用炒锅焖熟,不管怎么都不想额外添厨具。叶子买了很多提高生活情趣的厨具,咖啡机、搅拌机、打蛋器、小烤箱,杯子也是五颜六色买了很多,对应喝酒,喝茶,和奶等不同的场景。
我羡慕她生活的丰富,但我从没想过自己去过这样的生活。在加拿大,我所有的生存需求都已经降到了最低,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努力提高,去找更好的工作,娱乐活动仅限于看书和跳舞这样只花非常少钱的事。叶子觉得我这样活得没有任何乐趣,就算她这两年都没工作,依旧用男友给的钱过着相当享受的生活,比如时不时出去划船、采摘、爬山、打高尔夫球。
叶子对我们房子经常不满意,就算很多时候我和房东都有意给她方便。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性格,也就是一定到最后才做一件事,比如她白天手机经常打着打着电话就没电了,我建议说可以睡前把手机充上电,这样第二天电量足一些,她拒绝了,说不愿意爬起来把手机连上充电器。再比如我们俩共用一个卫生间,一起买卫生纸,可是她每次把纸完全用完或者快用完后,都不会主动填上新的纸卷,而是就把那纸筒留在卫生间。垃圾桶盛满后她也不愿意去倒,一定要等都溢出来了,不能再放了在考虑去倒。好像我和房东都有个共识,就是觉得她并不像我们是比较“凑活”的人,所以垃圾桶,卫生纸这样的事我们就默默多注意,毕竟这也不是大事,所以我们都对她有很大的耐心。
我们的房子是个三层的townhouse,一层是公用的厨房,客厅,洗衣房,还有一个只有房东用的厕所。二层是我和室友公用的区域,包括卫生间,储物间,两个人的卧室。三层是房东和她女儿的卧室卫生间。
一直以来,叶子都是最长时间霸占我们公用的厨房和客厅的人。她做饭时候,锅会摆满了四个炉灶,我们三个人都尽量不在她做饭时候去厨房,但她好像从不在乎我们的等待,想用多久用多久。因为我平时上班比较早,碰不到她上卫生间还比较好,一旦我和她时间有冲突,就发现她带着手机去卫生间能用一两个小时,包括洗漱和梳妆,我从来也不愿意敲门去打扰她,只能在自己卧室等着用。当然从来厨房和卫生间的垃圾箱,她也没有出去倒过,也许她觉得这是房东或者我的责任。
有一个下午,我在公司工作,就收到了她的微信。当然我和苏菲不一样的是,我微信藏在电脑状态栏,老板根本发现不了我上班有时候还聊微信。叶子说家里又没开空调,她被热醒了。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因为同样闷热的天气下,我们公司也没开空调,而且更残酷的是,我们公司连窗户都没有,我只能在蒸炉一样的环境里工作。
对她一条条的抱怨,我就发了个“抱抱”的表情,说:房东也太不负责了。一听到我这么说,她来劲了,又开始指责房东除了空调外的种种不作为,丝毫不管我是在上班时间。比如她很愤慨房东带朋友来家里唱歌,觉得他们打扰到她的休息了。叶子非常爱沟通和打电话的类型,因为正好也没工作,每天起来就戴着耳机从早打到晚。因为加拿大都是木质结构,墙不如国内隔音,所以我在家时候也被迫听她凌晨打电话。我没和她抱怨过。我想她这时候指责房东扰民的时候,也没有反思过自己,让我觉得她很自我中心。
她的第二条抱怨是在她搬家来这里时候,房东居然没给门卫打电话让对方开门,让她多给搬家公司付了70加币。
我们是一月入职我们公司,三月入住这个房子的。这个房子是房东二月收的,我、室友、房东母女都是差不多同一时间搬进来的,前后只差一周。最早是叶子带着东西搬进来,房东和女儿接着从旧家搬来,再是我。叶子指责的事情是说我们这个townhouse小区有门卫,她预约搬家的那天,让房东早早来开门,但房东不知道要和管理处说,就在房子里干等,结果门卫不让叶子雇的搬家公司进来。
叶子不忿的是,都已经给房东说过了要搬家了,房东居然没有提前给管理处打电话。我也能理解房东不知道要打电话,因为我们的房子就是在小区里,路边的,搬家公司不需要用到电梯和公共区域,她没想到这样也需要特意通知管理处放行。
总之这样的开始,叶子和房东的梁子就结下了。叶子觉得房东亏待了她,让她多付了钱。而房东对她的回复没有让她感到诚意,因为房东说:“我不知道这也要打电话通知管理处。”叶子反复对我念叨这样让她多付了70加币。我不知道该作何反应。我觉得她应该没给房东说过多付了钱,所以房东并不知道这个后果,但她显然觉得这是房东直接导致的。
叶子只有一次合租经历,那个房东是个非常友善的人,其他时候都是自己整租公寓。叶子形容对方就像自己的妈妈一样温暖,比如经常给自己饭吃,自己痛经时候专门为自己煲汤,出去玩时候会带着自己。叶子把这个房东作为参照物和现在的房东对比,得出了结论:这个房东并不配做房东。
我觉得叶子过于苛刻,但叶子觉得这是房东的职责范围,还说我不懂法律,只会被欺负。叶子给我倾诉了一堆她对房东的不满后,终于放我去工作了。叶子对我和对房东采取不一样的态度,她说她的好只对配的人。我想也许她本身是个好人,只不过对别人要求比较高罢了。我这时候就在想,古代宫斗、宅斗的女人们,应该也是这样被迫囚禁在一个小小区域里,只能靠互相攻击消磨时间了吧。
当晚我回到家后,发现家里开空调了。叶子对我说这是她和房东争取来的。我也发现平时在一楼休息的房东好像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叶子给我讲述她抗争的经过:她先是给房东说一定要开空调,安省法律要求房东超过25度都要开空调,但房东说自己年纪大了,怕冷。叶子见房东不讲理,就去找房东女儿说理。房东女儿和叶子差不多大,我和叶子都觉得房东女儿一般更好说话一点。房东女儿也附和她妈妈说,她妈妈年纪大了怕冷。
叶子不满意他们的说辞,就打印出来了安省的住房法律,最后房东和女儿觉得理亏就开了空调。这是叶子描述中的事情经过。
曾经我觉得“刚正不阿”是一个很好的品质,代表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指出社会的不合理之处。我曾经有一次去一家新开的奶茶店吃饭,他们请的本地人店员花了接近一个小时给我煮了一碗面条都烂掉的牛肉面,就像一滩泥巴一样汤面融合在一起。我很愤怒,拍下照片发到了本地微信群里说:“请大家都不要去这家店,太难吃了。”还把这条评论也发到了谷歌地图上面。
很快群里一个人就开始向我道歉,说店员没有经验,还愿意赔偿我,后来又加我私聊,问我有没有留会员信息,愿意把我今天付的钱都赔付给我。我当时听了更上火了,我说:“我不是来敲诈你的,我是觉得你的店食物太难吃了,我要帮别人避雷。”之后就删除了店主的微信。
后来我再回忆这件事,慢慢就品味出来中间的不对了。当然许多同龄人可能会支持我,觉得我没有收受贿赂,保持公正地评判一家店的口味,可我再想店主新投入了那么多钱开一家店,我这样的评价可能让他们面临很沉重的打击,而这件事本来有其他解决方案的。就像他们可以训练店员让他们更熟练掌握如何烹饪,我完全没有必要把这次失误发到到处都是。
“眼睛里融不进沙子”一面是年轻气盛的正义感,另一面也代表着生命还没经历过那么多无奈,还不能体会别人的心酸。我一直觉得人天生都有一种朴素的正义感,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会意识到其实自己的视角是有局限性的,没有什么事是完全正义的。我们以为我们辨明的是对的和错的,其实是对自己有利的和对自己不利的。就算有的人觉得牺牲了自己的小利益是为了大环境,其实也是为了大环境对他这种处境的人更好。当然这样的话就算我说给年轻的我,都不会接受,照样会觉得是鸡汤。
有时候新闻里会出现年轻租客退租,房东说没到期,就算提前收拾好了走也需要扣除一部分租金,租客很不满意,走之前会在房子里搞破坏,让房东花更多的钱来修缮。评论里一部分人说房东权力更强,他们只能这么被动反击;另一部分人会说有什么事不能协商呢,非要这样破坏别人房子,一定要抓起来让他们赔偿。虽然他们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我但我觉得其实发表评价的都是一样的人,只是因为阅历和年龄让他们有不同的视角罢了。
后来房东在叶子不在家时候向我倾诉说,她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平时要下来给女儿做饭所以在一楼待着。但她也并非是喜欢一楼才驻守一楼公共区域的,而是她腿脚不好,已经不再方便上下楼了。如果开了空调,她又感觉浑身发虚,只好走回自己房间,堵上空调出风口。
将心比心,我觉得房东的处境确实很可怜,她女儿的说辞也有一定的道理。其实我也并不是很怕热的人,毕竟公司天天也没开空调。但叶子给我强调,是她为我争取来的权益。对此,有时候开着空调,尽管我也觉得冷,还是没有去给她说把空调关上吧,而是自己悄悄多穿几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