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说对哪个节日有特别大憧憬的话,我想大概便只有过年了。
而过年,对小杜若来说无疑是一个神圣且充满仪式感的节日。
当然,所谓的仪式感不是因为过年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而是因为每到过年便会有小杜若一年之中为数不多名正言顺的重头戏:
找长辈强行磕头讨要压岁钱。
嗯~,虽然最后真正能到自己手里的并不多,但总是有剩余,是吧?
……
一到腊月,农村就开始张罗着过年的事情,除了采购一系列过年所需的年货外,还会提前操办一些准备工作。
譬如:待到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杜若妈妈就会约上院子里的伯妈、婶婶、孃孃等一起将床单、被褥这些拿到池塘里面去清洗。
这时,小杜若他们一大群孩子便会伙同着一起,拿着家里缝衣服的线,绑上一节蚯蚓,跑到池塘里边。
在大人们嫌弃但宠溺的咒骂下,去垂钓在冬天里如饿虎扑食一般的爬壁虎鱼。
……
然后,就是打糍粑,做汤圆,做大扫除等一系列的琐事。
当然,还有小杜若在年前最期待的事情:杀过年猪。
其实杀猪的过程还是蛮残忍和血腥的,所以,当小杜若听到肥猪歇斯底里的嚎叫时,他的眼中还是升起了许多的不忍。
只是,纵使心中有许多的不忍,但是他的小身板还是会很诚实地去帮着摁。
因为他知道,杀了猪就能吃上香喷喷的刨猪汤了,并且更美味的还在后面:香肠、腊肉、熏舌、腊猪脚、腊排骨……
年三十。
在吃过简单的午饭后,杜若的妈妈和姐姐就开始操办起年夜饭的相关事宜,而这时也是小杜若一年中最痛苦的时候。
因为这边的规矩是,祭祀的食物是不能偷嘴的,而彼时整个大院子里家家户户的厨房都会飘出了诱惑馋人的香气,并且会从中午一直飘到傍晚。
杜若爸爸在吃过午饭后不久就招呼着小杜若一起贴春联。
给大门、猪圈、牛圈贴过春联后,杜若爸爸顺便就把杜若妈妈切好的一些还未完全做熟的食物拿到猪圈牛圈旁先行祭祀。
祭祀完毕后,杜若爸爸就丢下小杜若拿着镰刀扛着锄头出去给先人的坟墓上坟,提前去将坟墓周边给清扫整理出来,等待第二天的祭拜。
于是,小杜若也就开始眼巴巴地围着灶台开始转圈了。
但遗憾地是,他妈妈和姐姐都盯他盯得特别死,他便只好和院子的那些有着同样处境的小伙伴们一起跑到后边的小山上面去玩了。
嗯~,闻不见也就不烦了……
“噼里啪啦……”鞭炮声从院子中遥遥传来,一众小伙伴就齐刷刷地往家赶。
这边一贯的习俗是在年夜饭做好后,祭天、祭奠先人的时候就要放鞭炮,然后等祭祀完成后,才能上桌吃饭。
一般有人放鞭炮了,自个儿家也就不久了。
待小杜若回到家,杜若爸爸随后也回来了,杜若爷爷开始准备祭祀所需的香烛和钱纸。
堂屋的正中,摆着一大桌子的酒菜,主要以猪头肉、鸡、鸭、鱼为主,以及一些诸如香肠腊肉熏舌蔬菜之类的小菜,寓意六畜兴旺、人丁兴旺、家庭美满、年年有余。
菜品全部上桌后就可以祭祀了,摆上碗筷,盛好米饭,杯子里也倒上白酒。
祭祀的人一般是家庭里面的长者,小杜若家就是杜若爷爷负责。
先祭祀天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从人愿、人寿年丰。
再祭祀逝去的先人,请先人回来与家人团聚。
祭祀的时候杜若爷爷嘴里还念咒般地低声说着话:“请各位先人入席就座,来吃哟,吃好哟……”
祭祀完毕,在纸钱、香烛熊熊燃烧的时候,杜若爸爸也在杜若爷爷的示意下点燃了挂着的一长串鞭炮。
“噼里啪啦……”鞭炮声响起,红色的炮纸纷飞,来年一定大吉大利、红红火火。
待纸钱燃烧完毕,呛人的浓烟散去过后,就可以开始年夜饭了。
小杜若总爱往自己的碗里夹很多的饭菜,吃着碗里的,想着桌上的,没一会儿他的小碗就堆起了老高一座山丘……
吃过年夜饭,杜若爷爷又到厨房去祭祀,去接腊月二十四上天述职的灶神爷回家。
而这会儿的小杜若也早就跑没影了,他拿着之前赶集时撒泼打诨买来的冲天炮、地公转、二踢脚、窜天猴等一系列小玩意来到小伙伴聚集的大坝。
彼时,还没有兴起大规模的进城务工潮,农村的人口很多,家家户户人大多都是齐的,到了过年的时候就能听到看到各个院落此起彼伏的烟花,各个大院子的孩子也会有意地比较谁家院子的烟花时间燃放得更久。
然后便是守岁,待小孩子耍够后一大家子人就会围坐到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待到夜深过12点后才会去睡觉。
而杜若的爸爸就要辛苦多了,本来就睡得很晚,第二天还得尽量早地起来烧天香,顺便也会到院子的老水井旁也烧上一炷香,一切完成后,他还得回来做早饭。
大年初一当地的习俗是早上吃汤圆、糍粑,并且一天的时间里家里都不能往外倒水倒垃圾洗澡等。
……
正月初三。
杜若记得很清楚,因为每年的这天家里都会有很多的亲戚到他家做客。
一大早,从被窝里被揪出来的小杜若吃过汤圆就一个人咋呼呼地跑出去捡鞭炮去了,这次他没和小伙伴们一起,因为那样就会有很多人在一起挣抢。
一顿翻山越岭后,小杜若满脸失望地往家里走了,周边许多的地方,在被院子里许多小伙伴和小杜若这两天的轮番清扫下,早就寥剩无几。
小杜若手里拿着根捡来的竹棍胡乱地挥舞发泄,肆意地欺凌着沿路上的野花野草,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临近后山那颗遮天蔽日的香樟树时,突然就从旁边茂密的草丛里窜出来一条黄色皮毛的大狗,瞬间就吓得小杜若不住地往后退,差点就一个屁股蹲儿摔倒在地上。
因为害怕,小杜若便只好呆愣愣地杵在那里,一点儿都不敢动弹。
然而,让他很是意外地是那窜出来大黄狗并没有气势汹汹地就嘶吼着冲上来撕咬他,反而异常开心地摇晃着它的尾巴,围着他可劲儿地转圈儿。
看着高高撅着屁股用力甩动着尾巴连身子都跟着一起在摆动的大黄狗,小杜若一脸的懵逼。
良久……
终于缓过神的小杜若,一边“嘬、嘬、嘬……”,一边愣愣地伸出了他胖乎乎的小手,习惯性地就探向了大黄狗的脑袋。
大黄狗也没生气,反而高高地仰起头,顺从地迎上了杜若的手掌。
看着微眯着眼,咧着嘴,一派幸福样子的大黄狗,小杜若的胆儿也随之大了起来。
他顺势蹲下了小身板儿,如逗弄院子里的狗狗那般与大黄狗开心地玩耍了起来,一点也没见生分。
和大黄狗打闹玩耍过一阵后,小杜若才看到它的脖子上有一截断裂的绳子,他没多想,顺手就牵着大黄狗的绳子屁颠屁颠地往家去了。
待小杜若回到院子时,已经有许多亲戚坐在坝子里闲聊着喝茶。
正在院子里招呼着亲朋好友的杜若爸爸远远就看到杜若回来了,正准备喊他过来和亲戚打招呼时,才蓦然看到了小杜若身后牵着的大狗。
杜若爸爸瞬间就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他赶紧三步并做二步冲着小杜若奔了过去。
大黄狗看到这么多陌生人似乎也被吓到了,它委屈地“哼唧”一声后,悻悻地躲到了小杜若的屁股后边。
而牵着绳子的小杜若丝毫未觉,还开心地在那喊:“爸爸,我回来啦!”
所幸大狗也没过多的应激反应,只是躲在后边默默地夹起了尾巴。
杜若爸爸这才强撑着怒火,故作温柔地询问起了事情的始末。
一番了解后,在一众亲朋好友的劝说下,杜若爸爸才耐着性子让杜若把大狗关到猪圈屋里去了。
由于农村一直有那么个说法:猫来穷,狗来富。
所以,大黄狗也就这么融入了小杜若的生活。
而这时,一众的亲戚好友也开始争着抢着要给大黄狗取名字。
“狗来富,要不就叫来福吧?”
“我都晓得好多条叫来福的狗了,要不换个名字?”
“要不,叫来宝吧,一样的意思,好听还不跟其他狗重复。”
“嗯,这个名字可以……”
于是,在杜若爸爸单方面的赞同下,大黄狗的名字被定下来了。
只是,在一旁陪着一众亲戚的小杜若和他姐,脑门上莫名划过了两道黑线。
小杜若和姐姐对爸爸以及一众亲朋好友取名的能力属实不敢苟同,不过父命哪敢违,姐弟俩相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望向了放在门背后的扫帚后,都没再敢再开口说点什么。
加入杜若家庭的“来宝”那是异常地聪明且通人性,它很快就凭借自己优异的本事融入了这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来宝似乎能听懂人说的话,每当小杜若认真和它说话的时候,它便会歪着头,也认真地看向杜若,好像是在认真倾听。
并且,来宝也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它不仅能花式地用嘴接到从各个角度向它丢去的食物,还会在吃饭的时候坐在地上用前脚去掏小杜若的裤腿。
然后,只要小杜若一望向它,它便会瘪着嘴露出可怜巴巴的样子,尾巴可劲地在地上来回煽动,激得地面上的尘土扬起一道道小小的旋风。
而当小杜若用筷子夹着食物逗弄它时,它也不会生气,只会伸出半只爪子对着他招手,微笑着摇头晃脑地示意小杜若丢给它。
杜若姐姐也很喜欢来宝,尤其是狗狗似乎对姐弟俩特别亲热。
嗯~,虽然有很大的可能只是因为他姐弟俩老扔肉给它吃的缘故。
一段时间后,杜若姐姐拉过小杜若,猫在一起合计着给“来宝”重新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要不叫奥特曼吧,一叫它,它就屁颠屁颠地跑过来了。”
“……”
“要不,卡布达也行?”
“滚,你就知道动画片!这样,叫它秀才吧。”
“……”
杜若姐姐那时候似乎非常沉迷于电视剧,那会的地方台好像老是重复播放着倩女幽魂、聊斋之类的片子,她便中了书生的毒。
“不好,我的狗,我给起名字!”
于是,杜若姐姐用眼神瞥了瞥门后面放着的扫帚,脸上露出了一个温柔迷人的笑脸。
“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