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暮雨村的稻田旁有一块三亩左右的方形田地,地里像是刚刚翻耕过,泥土很新,还没种植庄稼。
成铭踩着泥土,深一脚浅一脚的向田地里走去,远远可看到在田地的最中央,屹辰大师正在等候着他。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泥土的味道,周围格外的安静,唯有成铭走在泥土里的踏踏声。
成铭来到屹辰大师面前,躬身施礼:“弟子拜见屹辰大师。”
“真没想到,你可以在短短数天内练成水、木、火三种属性的宇能。”屹辰大师捋了捋胡须,欣慰的说。
“大师过誉了,是几位大师教导的好,弟子今生能同时几位高人的指点,实属三生有幸。”
“你已身具多种属性的宇能,在运用上有没有什么冲突或是困难吗?”
成铭认真的点了点头:“不能属性的宇能各有其特点,在运用上确实很不一样,弟子还需强加修炼,才能运用自如。”
“世间万物皆有其属性,有相顺,也有相对,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平衡。”屹辰大师语重心长的说,“一定要记住这句话,等你五行宇能全部练成后,再去慢慢体会,唯有真正理解了世间万物的运转规律,才能把五行宇能融会贯通。”
“弟子谨记。”成铭拱手郑重应道。
“下面开始为你布置修炼场地。”屹辰大师双手平展,对向广阔的田地。
成铭聚精会神的看着屹辰大师的动作,他很快发现,在田地的整个外沿居然升起了一圈高大的环形土山。
但变故并未停止,紧跟着又一圈环形土山紧贴着之前的内侧升起,接着是第三圈、第四圈、第五圈……环形土山一圈套着一圈先后升起,环形土山越来越小,但升起的速度却越来越快。
很快,整个田地里已排满了大圈套小圈的环形土山,最内圈的环形土山只距离成铭和屹辰大师一丈远。
从高空中看去,就像是往湖面上丢下了一颗石子所荡起的涟漪。
“你的修炼任务就是把这块田地恢复原貌。”屹辰大师捋了捋胡须,微笑着说。
成铭望着足有两丈高的环形土山,心中感到压力倍增。
成铭觉得将最内圈的环形土山恢复原样就已经是件大工程了,整块田地内数不清是多少圈环形土山,而且每向外一圈都要比前一圈大不少。
“上前,给你传授修炼心法。”屹辰大师摆手道。
成铭赶紧上前。屹辰大师将手放于成铭的额头之上,把神农暮雨土系宇能的修炼心法传给了成铭。
“要想控制这土山,需率先为你开‘土行’。在没有任何土系修炼底子的情况下,开‘土行’,要承受更多的冲击,你一定要挺住。”
“好。”成铭应了一声,双手紧握拳头。
“准备好,我要发动了。”屹辰大师提醒了一句,随即右手作掌,掌心泛出一缕黄光,四道黄色横杠浮现出来。屹辰大师将右掌放在了成铭的左腹处:“五行稼穑,开!”
成铭立即感到一股雄厚的力道充斥全身,这是一种可承载万物的强大力量,成铭忍不住双手高举,大喊出声,仿佛自己的身体已与大地合为一体,那种厚重无比的感觉让地面上一切力量黯然失色。
成铭缓了好一阵才逐渐恢复正常,脸上依旧带着崇敬之色,这是对大地,对土系宇能由衷的敬畏。
“你好生修炼吧,老夫告辞。”屹辰大师对成铭说道。
“大师慢走。”成铭点头。
屹辰大师径直向环形土山走去,待身体接近土山边缘时,土山自动分离出一条通道。屹辰大师从通道走出后,环形土山随即合拢。
成铭盘腿坐在环形土山的正中,开始闭目修炼。因为已经开了“土行”,成铭可自行生成神农暮雨的土系宇能。在修炼法决的运行下,一缕缕稀薄的宇能进入他的体内,转化成土系宇能,流转七经八脉,最终储藏在宇穴中。
成铭修炼了近一个时辰,法决已烂熟于心,然后开始试着移平土山。
成铭站起身来,双手平展,对着环形土山运出宇能。
土山上的泥土开始缓缓下滑,成铭还无法做到同时控制整圈土山,只能一段段的把泥土向两侧分散。
成铭费了小半个时辰才把最内圈的环形土山分散完毕。
成铭发现,要想把田地真正恢复原貌,仅仅把土山分散是不够的,分散的泥土之间存在很多细小的空隙,这使得在填平凹陷的地坑后,还有大量的泥土是高于原本的地面的,所以必须还要将分散的泥土向下压,否则别说恢复原貌,就是走在上面都会被陷下去。
整整用了一天的时间,成铭才移平了三分之一的环形土山。随着环形土山的直径越来越大,任务量也在成倍增加。成铭刚刚可以控制整圈土山,下一个更大的环形土山又在等待着他。
入夜后,屹辰大师进入了田地一次,给成铭带了些食物和饮水,并劝告他不要太过急功近利,要劳逸结合,累了就躺地而息,与大地亲密接触,感受她的厚重与广大。
成铭道谢称是。
吃了些干粮后,成铭又移平了两座环形土山。这时明月已升至高空,成铭累的瘫倒在土地上。
不知是否是修炼了土系宇能的缘故,成铭感觉躺在田地里格外的舒服,土地像是母亲温暖厚重的大手,将他稳稳的托在里面,非常的亲切、恰意。
历经三天两夜,成铭终于把三亩田地里的所有的环形土山夷为平地。
在移动最外侧的几圈环形土山时,成铭已不再是单纯的去控制土山了,而是将田地看成了一个整体。从自己脚下的土地到最外沿的土山,尽在成铭的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