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英告别殷梨亭,来到自己房中,将上衣脱去,又拿出“仙级”来,摊开了,让阴阳两极相吸,裹住自己上身要害,左右摇了摇身子,见“仙级”已牢牢地紧贴在身上,怎么摇都不会掉了。
他仔细体会穿上“仙级”后的感觉,发现一柱香后,就可感到体内的真气似乎慢慢地向体表的毛孔透出,进入到“仙级”之中。
“仙级”果然在吸收自己的真气,姬英想到这里,喜忧参半。喜的是“仙级”果然一如祖师所言,会吸气以自养,以后他可以凭此“炼剑”了,忧的是,为了养得起“仙级”,他得抓紧内、外丹的修行了。
所幸他现在还没去灵泽湖,寻得火神祝融的开天剑,那么暂时也就没必要穿“仙级”,这就给他自己修行内、外丹争取了时间。
外丹方面,其实还好,从《三丰心法》所书来看,剑圣期修炼所用的外丹材料,武当山及附近山川、店铺,均可找到。
丹炉,丹鼎,研磨器等工具丹房里都有,都是现成的,这对武当山来说不成问题。
姬英首先要炼的外丹,是较为简单的“冲虚妙造金丹”,所需材料是金、银、白玉、青玉、白石英、紫石英、玄精石、白龙骨、太乙禹余粮、元阴石、井泉水、桑柴火。
道清掌管着武当山的药材仓库,姬英将材料按各自的比例写成清单,交给道清过目,道清帮他一一核对,找出,称重,包装,小心翼翼地交给了姬英。
据《三丰心法》所书,冲虚妙造金丹每日得以柴桑火炼四个时辰,连炼二十一天,才能炼得。
这二十一天,姬英白天就在丹房里呆着,而晚上吃过晚饭,沐浴洗漱完毕,便开始修炼内丹。
“心法”中的功法层级繁多,而每一层级又有好些个步骤,炼起来委实艰辛。
就比如说“炼脏”,这一层级就分了六个步骤。具体地说,先炼右肾,右肾别称“命门”,极为重要。习武之人所看重的“真气”,其实是阴气与阳气的统称,这两种气互相依存,互相融合,难分难舍,混成“真气”。而真气中的阳气,便由右肾命门主宰,又称“命门之火”,或称“龙火”、“雷火”与“命门真火”。
一般凡人都知道五脏是心、肝、脾、肺、肾,而从五行属性上来看,心是属火的。但《三丰心法》却有不同的看法。根据“心法”所言,人体内有两把火,其一自然是心火,其二便是命门之火。
凡人以为心是主宰,心是“君火”,“心法”却认为右肾命门之火才是君火,心火不过是“臣火”,只是命门之火的体现而已,右肾命门火旺,则心火亦旺,右肾命门火衰,则心火亦衰。这就是为什么“心法”之中会特别重视右肾,重视命门,而起先就开始炼它的缘故。
等到右肾炼得真气充满,命门之火充足旺盛之后,则再炼属土的脾脏,属金的肺脏,属水的左肾,属木的肝脏,属火的心脏。像这样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心火,心火白天上升,随着血脉,运行周身,供人体之用,晚上又回落到右肾,化成命门火,封存于右肾之中,而养精蓄锐,厚积薄发,如此一个大循环,顺利的话,夜以继日,也得炼二十一天,刚好与金丹之天数相合。
而姬英就这样不分昼夜,不分寒暑地一路炼去。
当他炼到感觉真气随着意念,可以自由在体内流动时,他便知道自己到了“神行”的品级。出门一试,果然身轻如燕,可于一花一叶上飞快来去了。于是,他穿梭于武当山七十二峰之间,如鸟雀一般从容,师兄弟们见了个个羡慕。
而当他炼到体内真气翻滚,不住跳动时,他感到精力旺盛得坐不下来,一出掌,碗口粗的树便震得四分五裂了,而当他隔空发力时,丈二开外的人或物,也能感受到他的力量,并为他的力量所动摇了。于是,他便知道自己到了“法力”的品级了。
这时已经两年过去,来到了洪武三十年,姬英仍未下山,依旧夜以继日地苦炼着。
又一年后,当他炼到觉得体内的真气可升,可降,可出,可入,可聚,可散,可寒,可热,可多,可少,可疏,可密时,他便知道自己到了“气自在”的境界,“气意合一”了。一旦气意合一,他也就来到了剑圣级的最后一品,控意。
此时,他可发力将真气透入他人脑中,而借由真气,控制他人,而当别人想要控制他时,他的精神则因真气的守护,而如金刚般不动不摇。
他喜出望外,迫切想与顶尖高手一试,他想到了自己的师父,殷梨亭。
师徒两的比武在天柱峰上举行,先比“神行”,由天柱峰直冲到武当山下,再由武当山下,神行到天柱峰上。结果很惨,师傅殷梨亭转眼间已经完成了一个来回,姬英却还在武当山下刚刚往上飞动。就这第一场比试,就让姬英明白了,原来同级同品的高手之间,仍然有强弱之分,疏忽之间上山下山,可叫神行,一刻钟内上山下山,也可叫神行,神行与神行之间,其实也有高低存在。
果然,“法力境”与“控意境”也是如此,都有强弱之分,而刚刚升入剑圣品级的姬英,显然不是师父的对手。而师父曾经自我评价,称他自己是属于剑圣上品,即“控意境”的高手。
姬英自认为也是“控意境”的高手,但比赛的结果表明,他败了,败给了师父。
“姬英,你不可自满,仍须努力精进啊。”殷梨亭拍拍他的肩头。
姬英道:“弟子记住了。但接下来的修炼,弟子可能要在武当山外的地方进行了。”
“怎么,你决定要离开武当山了吗?”
姬英道:“是的,师傅。我已在山上耽搁太久了,现在该是出山的时候了。”
“好吧,出发时别忘了叫上‘古风’。”
姬英差点忘了这只叫古风的白鹤了,这三年来,他一次也没骑过白鹤,也不知它在不在附近,会不会飞来了。
“古风,古风,古风、古风……”他东南西北各喊了一声。
其实,当他喊到第二声时,十多里外的山林深处,一只大鸟已展翅飞出,朝着武当山天柱峰飞来,只不过姬英喊完第二声,又转过头去别的方向喊,因此并未看见那大鸟的飞起。那大鸟自然是古风没错,除了它,没有白鹤有这般巨大。
古风转眼飞到姬英身边,扑腾着翅膀,直往姬英身上磨蹭,姬英道:“好伙计,三年没见,你还是这样白,这样壮啊。”
古风听得懂姬英在夸它,仰起脖子愉快地叫着。
姬英让古风等在天柱峰顶,自己则回房中,收拾行李去了。
殷梨亭一面看着姬英收拾,一面问:“你还是打算先去灵泽湖是吗?”
“对,先去灵泽湖寻剑。寻得剑后,或去陕州,或去洛阳。去陕州是为了上赤凤山斩杀金山甲,取它顶头的十片金鳞来炼制‘混元至圣金丹’。去洛阳,自然是为道家清理门户,完成三年前未完成的任务。”
“到了洛阳,如有难处,别忘了去找你还俗的师兄道诚,他是天风楼的掌柜,俗名万世游。”
“我记住了。”
“好,邪神之世,你要一路小心。切莫轻易显露真实武功,以免惊动邪神。也因此,你一路要收起年轻人的好胜心,表现心,卖弄心,夸耀心,十分功夫只露三分,处处以剑客剑侠之境示人,如此,就算惊动世人,也不会轻易惊动邪神。你要知道自已使命的巨大,如果在修成剑仙之前,就被邪神毁灭,你就太辜负祖师与天尊的一片心意,也辜负了你自身了。”
“师父放心,弟子记下了。”
说着,远行的行李也收拾好了,姬英便又往天柱峰顶走去,并肩同行的是殷梨亭,后面跟着的是一起长大的师兄弟。
到了峰顶,姬英轻轻一跃,上了白鹤之背。
“师傅保重,各位师兄弟们保重。姬英去了。”
殷梨亭与其他诸位武当派的弟子也纷纷朝姬英的背影挥手,直到姬英与白鹤都消失在天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