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梨亭重回武当山时,杨彪与郎中已经离开了。道清,道远,道素,道深已将其他药材都准备妥当,只等殷梨亭的千年雪莲一到,就开始炮制,制药。
这是张三丰留下的最后一个用于眼伤的方子了,大家都把姬英复明的希望寄托于此。
然而天不遂人愿,这方子内服外敷一个多月,姬英的双眼还是没一点改善。姬英自己也绝望了,他认为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并劝师傅及师兄弟们不必再为他费心,他已打算要练习盲拳盲剑了。
殷梨亭却道:“还有办法。也可能是最后一个办法了。”
“什么办法?”
“找师傅,师傅一定能治好姬英的眼伤。”
“哪个师傅?”姬英问。
“三丰祖师啊。”
“三丰祖师?他老人家不是去世了吗?”
“自然是去世了,但有件事我一直没跟你们说。”
“什么事?”
“有一次,我在天柱峰顶打拳,曾经见到三丰祖师骑着白鹤,从我头顶飞过。我向他打招呼,问是不是师傅他老人家,师傅回头冲我笑笑,转眼那鹤便一飞冲天,消失不见了。”
大家听了殷梨亭的话,一个个面面相觑,但见殷梨亭正儿八经的样子,又不像说笑。殷梨亭接着道:“我先斋戒三天,第四天就去天柱峰设下祭坛,招引师傅归来,替姬英治伤。”
掌门既然发话了,大家当然没有不同意的。第四天,天柱峰顶便设下了祭坛,八仙桌,各式供品,各式香、烛、符箓、剑,一应俱全。
殷梨亭脚踩八卦步持剑上前,口念法诀,配合手印,步法,开始与天对话。当日没有太阳,也不下雨,是个浓云密布的阴天。大伙不时看看殷梨亭,又看看灰蒙蒙的天空,若有所待。
殷梨亭的作法持续了近半个时辰,突然间,高空之中响起一声鹤叫,所有人都抬头望向头顶,接着,又是一声鹤叫,而这回的叫声分明要比头一回来得更近,听得也更真。
所有人的心都仿佛被揪了起来,一个个都屏息凝神,大气都不敢出,就在这一片静寂中,一只白鹤突破层层乌云,向天柱峰飞来。白鹤上,一个老者,白发红颜,神采奕奕,正是张三丰。
那白鹤巨大无比,展翅长达两丈余,谁见过这么大的白鹤?谁又能想到已经过世的祖师又重新站在了自己眼前?
大家激动地说不出话,只是跪在地上,不住向祖师跪拜。
“都起来吧,都起来吧。”张三丰笑容可掬,看起来分外慈祥可亲。
殷梨亭带了个头,首先站起,又命令其他弟子也都莫再拘束,起身说话。大家个个欢呼雀跃,欢喜异常,围着张三丰,问这问那,其乐融融。
在这师徒重聚的美好时刻,大家连姬英的伤情都顾不上了,问得都是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像什么祖师是不是真的成仙了,祖师飞仙后住在什么地方,天上都有什么人在等等。
张三丰笑着道:“这样吧,先解答你们的疑问,完了我再给姬英治伤。”
根据张三丰的说法,他是迟早会重回武当山来的。重来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或喝茶聊天,而是为了姬英。
“难道师傅早就已经知道姬英受伤的事了?”殷梨亭问。
张三丰道:“不,我并不知道姬英受伤,天界,人界,地界,一般互不相干,各行其是。我来武当山找姬英,是因为姬英身负特殊使命。”
“特殊使命?”姬英自己也蒙了,“弟子会有什么特殊使命呢?”
张三丰道:“你们仔细听好,为师从头讲来。”
于是大家都不再说话,都静静地听张三丰讲下去……
两千四百年前,天邪星遭元始天尊贬谪,下凡投胎为人,是为商纣。商纣是天星转世,具文武之资,大略雄才,本当在人间努力修行,以期天尊宽恕,而重返天界。
无奈商纣不改邪星本色,在位期间,又被狐女妲己所迷,于是酒池肉林,穷兵黩武,宠奸佞之臣,开炮烙之刑,比干挖心,箕子被囚,微子出奔,恶贯满盈,众叛亲离之际,周武王兴义兵,伐朝歌,与商军决战于牧野,纣败,自焚于鹿台。
商纣死后,其邪魂本来已被冥君收入冥界,封印千年,无奈商纣邪魂乃先天邪气抟聚凝炼而成,天赋强大,生生不息,竟能于冥君封印之中暗自修炼,而终成邪神。
元末以来,天尊与冥君都入三百年之大闭关,冥界之事,暂由判官统辖。邪神看准时机,一举突破冥君封印与判官封锁,重入天人界中。
重生后的邪神,将他的邪魂幻化为四,而成妖、魔、鬼、怪四王。四王分别占领四方圣山,即东方妖山,南方鬼山,西方魔山,北方怪山,以魔山魔王为首,为真魂,以妖山妖王,鬼山鬼王,怪山怪王为附,为幻魂,而围逼中土仙山及大明人间而来。
“中土仙山位于何地?”姬英问道。
张三丰道:“仙山于九重天,如空中之岛,一一飘浮,以元始天尊为统领,真武大帝为镇守。当今之世,天尊闭关,因此中土仙界便由真武大帝统领。然而天尊有言,武当弟子姬英乃周武王姬发转世,先天罡气独具,是千年一遇的剑仙种子,当此邪神出世,天劫将至之时,姬英理应修成正果,飞升成仙,克灭邪神,扫清三界。正因天尊留有如此预言,故真武大帝命我为使者,飞临武当,传达天尊旨意。”
张三丰的这些说辞,不仅令姬英震惊,连殷梨亭与其他武当弟子也无不目瞪口呆了。
“剑仙种子?祖师的意思是弟子日后要修行成为天上的剑仙?”
“是啊,商纣邪魂未死,邪神出世,天劫将至,仙界与人世俱处危急。你又是武王姬发转世,更是当仁不让。”
“可弟子又该如何修到剑仙的境界呢?”
“稍等。”
说着,张三丰从怀里取出一卷花绫,大小长短,一如圣旨,交到姬英手中。
“这是什么?”姬英问。
“这是要送你的宝物,这宝物的名字叫‘仙级’”。
“仙级?这东西到底有何用处?”姬英又问。
张三丰道:“仙级可用来测定你的修为,到底处于哪一境界,哪一品级。‘仙级’共把武功修为分为五级,每级又分下品,中品,上品等三品,统为五级十五品。”
姬英听得津津有味,又问:“请祖师详细说说吧。”
张三丰道:“一级剑客,分下中上三品,分别是练功,运器,练气。二级剑侠,分下中上三品,分别是无功,无器,驭气。三级剑圣,分下中上三品,分别是神行,法力,控意。四级剑灵,分下中上三品,分别是辟谷,御风,非圣不死。五级剑仙,分下中上三品,分别是非仙不死,大如意,封神。”
“何谓无功?”
“随手出招,随意而动,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是为无功。”
“何谓无器?”
“眼里不再有具体兵器,一枝一叶,一凳一椅,皆是兵器,皆可制敌。是为无器。”
“何谓驭气?”
“体内真气弥满,而能随意流走发动,想使气至掌,气便至掌,想使气至脚,气便至脚,想使气攻病,气便攻病,想使气疗伤,气便疗伤,想使气封毒,气便能封毒。凡此种种,是为驭气。”
姬英一面悉心领会,一面频频点头,似有所悟。
“何谓神行?”他又问。
“如你师父殷梨亭这般飞檐走壁,脚踩一花一䓍一叶,便可横行千里,是为神行。”
“何谓法力?”
“在具体武功之上,突破凡人肉体限制,超出凡人精神所及,驱邪,辟鬼,移物,驭物,勾魂,作法……凡此种种,是为法力。”
“何谓控意?”
“以法力掌控自己意念,不被他人勾魂丧志;以法力掌控他人意念,使之勾魂丧志,如提线木偶,是为控意。”
“何谓剑灵?”
“剑灵分两种,一种是死剑灵,一种是活剑灵。死剑灵,是剑客,剑侠,剑圣死后,其魂灵未被冥君收走,或未被邪神收去,其魂灵幻化人形,能行走天界,是为死剑灵。死剑灵不须经过修行,便能自然达到辟谷,御风,非圣不死三种境界。”
“何谓辟谷?”
“不需吃喝,只需餐风饮露,便可维持机体。”
“何谓御风?”
“高于剑圣之‘神行’。腾云驾雾,上天入地,是为御风。”
“何谓‘非圣不死’?”
“所谓‘非圣不死’,顾名思义,也就是说想要使剑灵灭亡,只有剑圣以上层级的高手才行,剑圣以下,对于剑灵之死,无可奈何。”
“何谓活剑灵?”
“方才说过,所谓剑灵,是要达到辟谷,御风,非圣不死这三种境界,而死剑灵是随着死亡,其魂灵便能自然达到这三种境界,而活剑灵是相对于活人而言。活着的人想要达到辟谷,御风,非圣不死这三种境界,就必须通过艰苦的修行,而一旦通过修行,达到了这三种境界,也就到了剑灵的品级,而又因为此人并未身死,故称活剑灵。”
姬英听得入神,这些知识是以前师傅所不曾教过的,而自己却又如此的向往。至此为止,剑灵以下各级各品,姬英皆已了然,所不明白的,也唯有剑仙这最后一级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