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竹笼中确实有一只雏雁,鸟舍里还关着几只大雁。
苏轶身边的两只大雁,看见雏雁后,立马飞到了竹笼旁边,在竹笼外哀鸣。
王方平施法放了雏雁和关着的大雁。
大雁们在空中排成一排,对着林湘澜几人行礼鸣叫,好像在感谢他们呢。
之后,大雁便飞走了。
这时,屋子的门大开了,一名男子嚷嚷道:“怎么了?怎么一直有大雁叫?”
等他看清楚的时候,他开始大喊道:“快来人啊!大雁被人放走了!”
王方平和瑶华稍一施法,男子和一众家丁便都被绑了起来。
“捉雁贼已经捉到了,我们就不便久留了。
承影,我们走!”
王方平说完,邓影依依不舍地看了看邓无影,然后,他化身成承影剑,跟着王方平和瑶华离开了。
邓无影也恢复得差不多了,之后,他也告辞离开了。
林湘澜三人和苏轶将这些捉雁贼交给了官府。
之后,苏轶邀请三人去他詹城的住处。
林湘澜问苏轶为什么来到了詹城?
苏轶说:“大祭司觉得,这天涯海角之地,条件艰苦,孩子们很难有机会接触诗书礼仪,所以,才派我来这里行办学堂。”
“原来如此。”
到了苏轶的注处,还有一人也在那里。
原来,此人就是苏轶的弟弟苏辕。
这时,一些村民将自家的烤肉拿过来,要送给苏轶。
一个老伯说道:“苏大人,我们这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给您的,这都是我们自己做的烤肉,您就收下吧。”
“常大伯,这怎么行呢?这可是你们逢年过节,族长要用来祭祀的烤肉啊!给了我,你们祭祀的时候,可怎么办呢?”苏轶越说越感动,眼泪在他的眼眶里打转。
“苏大人,不碍事的。这烤肉没了,我们可以再做,可是您的恩情,我们是无以为报的。
我的孙子,现在在您的书院读书,您还时常给我们这些乡亲送药,您瞧,现在我这精神头已经好太多了,这都是多亏了您的药啊!”
说着,常老伯就要跪下来,苏轶赶紧扶起了他。
苏轶转头对着苏辕说道:“弟弟,我让你帮我带的那些药材,你都带了吗?”
“嗯嗯,都带了!”
“那就按我之前说的,将那些包好的药分给乡亲们吧,那些没来的乡亲,我会让家仆把药送给他们的。”
苏辕从房间里拿出了药材,分发给了乡亲。
林湘澜三人也帮着发。
拿到药材后,乡亲们齐刷刷地全都跪在了地上。
“谢谢各位大人,你们真是活菩萨啊!”
“诸位乡亲,既然这样,那么你们的礼物我就收下了,大家快回去歇息吧!”
乡亲们离开以后,苏轶便带着林湘澜三人和苏辕去了书院。
詹坡书院离的很近。
这几日是书院的田假,所以书院里没有学生。
书院大门的四个字是苏轶亲自写的。
一行人来到了载酒堂。
载酒堂里竟然有一个人。
“黎兄,你今天怎么没有回家?”
黎海云说道:“苏兄,这几日田假,我正想借此机会,将咱们的书院好好整理一番,这样,学子们回来的时候,不就是一派新气象么?”
说完,黎海云哈哈大笑起来。
“苏兄,不光我来了,我还将我的兄弟们也叫来了。”
话音刚落,黎海云的三个弟弟,便从隔壁的屋子过来了。
“黎飞,见过苏兄。”
“黎固,见过苏兄。”
“黎先南,见过苏兄。”
“哈哈哈……你们也来啦!”苏轶回礼道。
“不光他们来了,我也来了!”这时,一名头发花白的长者从后门走了进来。
“原来是允从兄,失敬失敬!早知道你要来,我就应该早早去接你的。”苏轼说道。
“无妨无妨,这些都是虚礼。”允从捋捋胡须,笑着说道。
苏轶转头对着林湘澜三人和苏辕说道:“正是有他们的帮助,詹坡书院,才能开得如此顺利。”
林湘澜三人和苏辕行礼以后,报上了各自的姓名。
苏轶转头对着黎海云说道:“黎兄,你还记得我们这载酒堂名字的来历吗?”
“当然记得。”
苏轶接着说道:“古有扬雄,虽然家贫但却嗜酒如命,因此经常有好事者装载美酒跟随他游学。
因此,我给它起名:载酒堂。
本来我希望黎兄你们,能把这载酒堂作为自己在书院的住处,可谁曾想,你们却将这里,作为了学子读书的地方。”
“苏兄,我们兄弟四人又不是没地方住,这载酒堂留给学子,是再好不过的。
詹城地处偏远,孩子们很难有条件读书,多亏了苏兄创办这书院,他们才能读书识字。
地方大一点,那么读书的学子就能多一些。
况且,能建成这载酒堂,也是多亏了苏兄,我们兄弟将这载酒堂用于学子,也只是借花献佛罢了。”
“今天这么高兴,我们大家就在载酒堂痛饮一番如何?”
众人笑着答应了。
苏轶和黎海云取了酒来。
苏轶一边喝酒,一边说道:“当初建这书院时,任法兽大人也帮了不少忙呢。
书院建成后,这些酒,都是任法兽大人和蒋酋耳大人送来的呢。”
众人举杯畅饮。
突然,载酒堂外,传来了脚步声。
“是谁在那里?”苏轶喊道。
众人出门去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
“刘智宸,你怎么在这里?今日不是休田假吗?”
“拜见苏夫子。我和娘亲这几日弄好了一些水稻,准备拿去卖,刚刚路过书院,我瞧见先生们都在,娘亲便让我拿一些水稻送给大人。”
“你娘亲在书院外面?那就让她进来吧。”
刘智宸和他的娘亲都进了书院。
“盈娘,你和智宸两人,也不容易,你们的心意,我们心领了,至于这些水稻,你们还是自己留着卖钱吧。”
“苏夫子,你还是收下吧。
我们孤儿寡母从云安城来到了这里,生活艰苦。
自从您来到詹城后,接济了我们不少,您又是帮我看病,又是让智宸读书,您简直就是我们的大救星啊!
我们这点心意,您就收下吧。”
“盈娘,不必了,你们也挺不容易的。”
“苏夫子,您可真是个大善人啊!
智宸的爹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当年智宸还在襁褓时,他爹由茶马古道去了昆仑山,这一去就是这么多年。
后来,公公婆婆相继离世,我和智宸迫于生计,一路艰难,最终来到了詹城。”
“昆仑山?”林湘澜在心里暗暗思忖着。
“啊,刘弘谊!难道他们和刘弘谊有关系?”林湘澜正准备开口,却被洛斌捷足先登了。
洛斌问道:“莫非,你的相公叫刘弘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