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日,周六,金陵市公安局鼓楼分局。
鼓楼分局会议室中正在召开藏经楼男尸案的案情分析会议。
刑警大队兰秉德兰大队长今天显得特别精神。昨晚他将调查结果报告给市局后,政委大大肯定了鼓楼大队敢想敢做高效率的工作精神,最后还向他透露局里今年很可能会多给他们一个编制。
王政委原本觉得潘宝锋手下的人都像阚建国那样咋咋呼呼的,没想到这个兰秉德,平时不显山不漏水,办起事来却利落沉稳,让他有些刮目相看。这次江宁区刑警大队小题大做,差点把一个小案子当成重案处理,还好市局讨论后决定先只让两个分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否则笑话可就闹大了。
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编制一个人。鼓楼分局这次表现出色,市局在讨论编制分配的时候,稍微向鼓楼倾斜了一点,四舍五入就多了个编制。手下能多个干活的人,兰秉德能不高兴?
看看人已经来齐了,兰秉德满脸笑容地说道:“这一周大家都辛苦了,325案总算是有了些眉目。常海,你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的进展。”
李常海这次负责死者住所的搜查。原本李常海以为有死者画像,这事再简单不过,没想到找遍了东井一村小区,都没有找到死者生前的住所。
李常海又带着人找遍了东井亭站附近的居民区,仍然没有收获。如果说司机是记错了位置,但附近又有不少居民说自己见过死者。
既然有这么多人见过死者,那么死者的住处一定就在附近的某个地方。李常海将一张地图显示在屏幕上,上面标记了居民回忆中死者曾经出现过的位置。
李常海说道:“这些位置显示死者以前最常出现在东井亭路上,所以我们判断他就是居住在东井一村小区。大家猜猜看为什么我们一开始没找到?”
方小勇是队里最年轻的,性格也最跳脱,这种时候他最活跃,第一个发言道:“是不是房东担心惹麻烦,撒谎了?”
他的搭档夏立坤性格要沉稳得多,摇头道:“房东虽然怕惹麻烦,但不会对我们隐瞒租客的身份,否则麻烦更大。不过死者既然使用了假身份证,租房的时候也可能进行伪装,房东没认出来?”
孙和平经历过的案子比较多,猜测道:“死者会不会没有租房子,而是找了间空置房住进去?”
“你们说的都有可能”,李常海摇头道:“不过全都小觑了死者,他不仅没有租房,房东还得倒给他钱。”
方小勇惊讶道:“难道死者是黑帮大哥?”
大家都被小方的猜测逗乐了。李常海无奈地摇了摇头:“目击证人看到死者的时候,都是单身一个人,应该不是什么大哥。”
兰秉德笑道:“常海,你就别卖关子了。”
李常海嘿嘿一笑,这才揭开谜底,原来死者并没有租住在住宅区,而是在一间卖香烛的店里找了份守夜的工作。
香烛店的东西一般也没人偷,都怕晦气。但晚上有时候会有大单生意,店里需要有人守着,老板年纪大了有些吃不消,就想请人帮着守夜。
死者看到招聘启事后,主动前来应聘。他自称以前是和尚,不怕鬼祟,要的报酬也低,老板就同意了。此后,死者在香烛店住了五年,从不偷拿东西,有生意上门也能接待好,让老板很省心。
3月21日,死者像往常一样在黄昏的时候来到店里。老板正要与他交接,死者却突然说自己明天要回老家,向老板辞行。老板当然舍不得他离开,苦劝了很久,还是没能说服死者。守夜人可没那么好找,香烛店的老板从那天起,又只能自己守夜,白天补觉了。
民警第一次排查的时候,重点询问的是住宅区,商铺这边只是问问店家有没有见过死者,没开张的香烛店就这么被忽略掉了。第二轮排查比较严格,只要是能住人的地方,都没有漏掉,这才找到香烛店。
李常海说道:“我们在香烛店里面采集到了死者的指纹,但没有找到死者留下的遗物。据香烛店老板说,死者走之前,将自己的东西都带走了。”
唐五洲疑惑道:“可是在藏经楼里,除了一张传单,死者没有留下其他遗物。”
李常海点头道:“我也问过香烛店老板,死者离开时带走了什么物品?但老板说死者只在他店里睡觉,除了衣服,只有一些日用品和擦鞋的工具。这些东西也不值钱,有可能是扔掉了。可惜发现尸体的时间太晚,附近垃圾站的垃圾都已经清走。”
“当然,也不排除死者将遗物卖了或者送给其他人”,李常海最后补充道:“但我们询问过周边的二手回收店,都没有在3月23日见过死者。另外,我们已经联系了宗教事务局,请他们帮忙查找身份。因为死者是北方口音,持有假身份证,很可能是通缉犯,我们已经将死者的照片上传到系统。”
“死者自称以前是和尚,在金陵隐姓埋名生活了五年,白天在静海寺擦鞋,晚上在香烛店守夜。3月22日突然说要返乡,第二天在定林寺自缢。看上去死者是在3月22日遭遇了什么变故”,兰秉德总结之后,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和平,你来讲一下你们昨天在打印店了解到的情况。”
听队长点到他的名字,孙和平坐直身体,清咳一声,正式开讲。他平时就话多,记性又好,讲破案经过就跟讲故事似的,将他和唐五洲昨天在打印店的经历娓娓道来。
昨天上午,我和小唐走访了邮电大学的打印店。快到中午的时候,我们进了一家门脸比较小的打印店,里面只有一个小姑娘在打字。我拿出死者的照片问她,“你见过这个人吗?”
小姑娘摇头。我又拿出传单问她有没有见过,小姑娘说她也没见过。我们本来已经准备离开了,这时,小唐在废纸篓里面发现了一张黄色的纸。
说着孙和平在屏幕上显示出在打印店找到的那张纸,与传单的纸质和颜色都非常相似。可惜上面印的内容却与传单不同。
我就问小姑娘,这种纸是从哪里进的货,其他打印店也是用这种纸吗?
小姑娘说这种纸质量不太好,客户用得也不多,但她也只清楚这些,其他要问老板娘。
说曹操,曹操到。说到老板娘,老板娘就来了。我赶紧拿出传单问老板娘有没有见过?她看了一眼,说这就是她们店打印的。原来小姑娘是打工的,只有白天上班。死者以前都是晚上来打印店,所以小姑娘没见过死者。
所以这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一听老板娘知道传单,连忙将死者的照片拿出来请她确认,老板娘果然记得。原来这传单上面的字还是老板娘设计的。
你们能猜出这传单是干嘛的吗?
孙和平说了这么久,才说到正题,结果居然学李常海卖关子,方小勇着急道:“老孙,不就是擦鞋匠的广告吗?有什么好猜的?”
孙和平翻了个白眼道:“擦鞋要印什么传单?而且传单上又没有写他在哪里擦鞋。”
他说得也有道理,那张传单上只提到狮子山静海寺,就算别人拿到传单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不过因为卖酥烧饼的小贩证实传单是死者给他的,而且证明死者确实是擦鞋匠,大家就没有再多想。
方小勇问道:“那传单能是做什么的?难道用来擦鞋?”
孙和平看到没有人给出合理的解释,有些得意地说道:“那传单是用来包鞋刷的。老板娘说死者几年前拿了个刷子到店里请她帮忙印一批包装纸。传单上‘佛门净地,足下无尘’八个大字就是老板娘想出来的。”
说着孙和平拿出一只长方体形状的鞋刷,说道:“这是我问过老板娘后,买到的类似的鞋刷。”
说完,他又拿出打印店重新打印的传单将鞋刷包了起来,“佛门净地,足下无尘”两句刚好分别出现在鞋刷的两侧,正面则是“狮子山静海寺”六个大字。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看来死者还是有些小机灵的,知道用包装提高自己产品的定位。既然如此,传单显然并不是用来宣传静海寺的,反倒是借佛门的名气卖自己的鞋刷。
既然如此,死者为什么在藏经楼留下这样一张传单?他在暗示着什么?众人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