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着,没有任何的波澜,却也顺遂安宁,可是,日子太过平淡,就有些索然无味了。人总是在岁月静好的时候,渴求着别样的刺激,却不知道这样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这一点,言洛桑也是过了很久之后,才知道的。
可是,当她清楚这一点之后,她已经没有机会了。不过,这一切都是之后发生的事情了,古往今来,新帝继位都是要行登基礼的,要去宫外举办。由于楚云河取得了皇位之后,一直都忙于政事,还没来得及举办。
不仅如此,而且还因为着言洛桑的封后大典也没有举行,故而朝臣上奏行登基大典的时候,楚云河提议连着封后大典也一起办了。对此,朝臣们是一万个的不同意,可是即便是他们不同意却也无可奈何。封后大典和登基大典放在同一日,这是何等的荣光啊。原本皇帝封前朝的公主为后,他们便不去很赞同。
但谁都无法阻止皇帝的执拗,这位帝王可和之前所有的帝王都不同,若是真有人那死谏作为威胁,那么那个人唯一的路也就只有去死了。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真的有点像是一位暴君了,不过这味暴君,却却比以往的每一位皇帝都要勤政,当然,就仅仅只有勤政,并没有爱民。
不过,只要政治清明,百姓的生活自然也就差不到哪里去,所以总体上来说,他还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说实在的,言洛桑长这么大,很少出过皇宫,唯一的一次,就是在前朝灭亡,她被迫逃离皇宫的时候。
那时的她根本就没有机会领略大好河山,现如今这次出去,好像也没有机会,她就像是金丝雀一般,明明外面的世界离她那么近,而她却在笼子里。笼子里是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笼子外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看似外面的世界更好,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舍弃笼子里的一切。
她未曾体验过笼子外面的自由,却切实感受到了笼子外的可怕。在笼子外面,你要为自己的生计奔波忙碌,费尽心力所能得到的,也可能不过是斗米,堪堪温饱。若是不幸生病,那更是雪上添霜,无钱医治,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若是身体康健,就依靠着自己慢慢熬过去;若是身体欠佳,那就是死路一条。
笼子外面的所谓的那个自由,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得了的,与向往自由相匹配的,是你需要有独自生活的本事。若是没有,却还依旧向往自由,那大概就是一些生活富足、闲的无事的人的无病呻吟罢了。
言洛桑正是因为知道这些,所以她从来都不会向往什么所谓的自由。她自小便生活在象牙白塔之中,她或许识文断字、满腹诗书,可若论起生存本领,她恐怕连巷尾的乞丐、红馆的商女都不如。巷尾的乞丐能抛下自尊,受嗟来之食;青楼的女子尚能抛弃廉耻,曲意逢迎,以获取利益。
而她却只会在外面等死,自尊和廉耻之心,都是她不能够放弃的,因为她不知道,如果自己再将这两样都抛弃了,自己还能剩下些什么东西。大抵是什么都不会剩下了吧,她所能做的,不过就是守着她那些,于求生无什用处的诗词歌赋,凄苦的过完她那短暂而又迂腐的一生。
……
对于这次出宫,言洛桑其实还是很期待的,毕竟,这一次很有可能是她此生唯一一次出宫了,如果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原本,作为公主的她在成亲之后,是会一直居住在宫外的公主府里面的,可是机缘巧合之下,她不再是公主,也不得不需要住在皇宫里一辈子。她知道有些时候自己想这些事情,是极其不合时宜的,她应该尽快的将这些想法给忘记,否则,这对于她的未来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可是,人都是有劣性根的,在得到了一些东西之后,就会想要得到更多。而且,还会在自己明知道不可能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会想着过去,猜想着自己如果当初没有……是不是就会……
从而更加不满足于现状,越想把一切都抓在手里,就越什么都抓不住,越抓不住就越加疯狂,越加疯狂就越想努力抓住。如此往复,就仿佛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再也无法逃离,最终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言洛桑不想变成那样的人,所以她要尽快收起自己的那些心思,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迷失自我。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不必为生计奔波劳累,也不必忧愁朝不保夕,甚至她依旧过着大多数人想过都过不上的生活。虽然,她曾经是公主,皇宫是她的家,可是,公主也就仅仅只是公主而已,是随时有需要随时都可以送去联姻的人。更何况,这个公主的前面,还有曾经和前朝两个词语,这样的公主能够不受凌辱,安然无恙的活下来,已是不易。况且,还成为了新帝的皇后,统领后宫。
而且,言洛桑也不是没有见过她曾经的那些姐妹们。她们好一些的被送给了有功绩的臣子或为妻或为妾;不好的有的甚至在皇宫还没有被攻陷的时候,就被留守在宫内的侍卫给凌辱了;也有些运气较好的,跟她一样,逃出了宫去,可是,那又真是的什么好事吗?一个或两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手里掌握着不少的金银珠宝,若是落到了坏人的手上,其结果可想而知。
而这些事情,言洛桑从来都没有经历过,而她所受到的可以称得上是苦难的,就只有住在茅草屋中偶感风寒的那几日。而且,就在她真的彻底要弹尽粮绝的时候,楚云河找到了她,并将她带回了皇宫。
她要比她的姐妹们要幸运得多,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苦难,而这一切都是楚云河带给她的,她应该感激。人都是自私的,她真的做不到为了所谓的复仇而去牺牲现今来之不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