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三下学期开学起,由于自身原因,秦枫便没有去学校了。
秦枫奶奶找到班主任尹老师说明了情况,并经过了班主任允许,就带着秦枫坐上了开往会砦的班车,阔别了学习了两年半、带给秦枫痛苦和烦恼的安陆。
这事还要追溯到秦枫初中的时候。
秦枫初中学习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很多知识点一团雾水,自以为不错,快要中考的时候,更是疏于复习,结果中考分数距离市二中分数线还差九十多。
这时,周围的一些“好心人”却纷纷来劝秦枫读技校,还举出很多学了技术最后做成了包工头或老板的例子,让秦枫觉得读技校也不错。
但秦枫还是谢绝了那些“好心人”的建议,决定进入高中好好学习,并再三向父母保证。父母才拿着一摞厚厚的入校费让秦枫进二中读书。
由于以前贪玩、学习底子差,导致功课跟不上,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但是别的同学下课了打闹,秦枫却坐在座位上算物理题。只是方法不对,解题南辕北辙。
二中对每届新生都会有为期七天的体能训练。
七天军训过后,学校给了学生们一天的休息时间,但晚上必须赶来上晚自习。
那些住在城区的孩子可以回家,但是对于那些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方便的农村孩子来说,回家就不可能了。
秦枫家离安陆市中心二十多里路,所以秦枫没有回家。由于秦枫以前没在城市生活过,环境比较陌生,胆子也小,不善言谈,所以开学一个多星期了,竟没有一个玩的好的。
同寝室几个来自洑水镇的孩子约着一起出去玩,走的时候顺便问了问秦枫“秦枫,一起去市中心逛逛吧?”
秦枫一方面不认识路,再加上性格也比较孤立,不喜欢一群人玩,便回绝了。
聂城临走前说:“秦枫,你的衣服好土啊!刚从农村过来的吧?到了城市读书就该有个城市的样。”
秦枫当时不知道衣服土是什么意思,就问了同宿舍来自孝昌的一位同学,他说是寒酸的意思。
秦枫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从小到大,秦枫对衣服的好坏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认为新衣服总比旧衣服好。秦枫当时身上穿的衣服是和奶奶特地从赵棚镇由大姑妈带着一起精心挑选的。
过了几天,终于等到放假了。
二中每两周放一天假,其实一天假也就是两个半天,周六上午上完课回家,周日下午赶来上晚自习。
秦枫刚来城市,觉得一切都挺新鲜,再加上第一次进城奶奶给足了一个月的生活费。
秦枫决定不回家,二姑妈家也离二中不远。就趁着这次放假跑到了二姑妈家玩,请求二姑妈买几件衣服,二姑妈犹豫了一会,当时说没空,就让秦枫过几天再来。
几天后,秦枫按照约定的时间去了他二姑妈那里。
秦枫二姑妈和二姑爷是做蔬菜批发的,晚上一点左右就要开货车去武汉批发蔬菜,在天亮之前拖回安陆卖,所以白天一般都在睡觉。
秦枫敲了敲门,直接叫醒了二姑妈。
二姑妈经过简单梳洗就带领秦枫坐车去安陆街上了。
最后,秦枫二姑妈精心挑选了几件短袖,送给秦枫,并告诉秦枫“考试考好了过来我这里,再给你买更好的衣服”。
秦枫回到学校,决定认真读书,将来出人头地。
自从进城读书,秦枫完全就像换了一个人,无论吃穿,都要选择好的。选择朋友玩,也不会选择那些来自农村老实巴交什么都不懂的。
上课的时候,秦枫认真听课,下课了还是认真做题。班上67个同学,秦枫进班总成绩62名,曾经一度语文成绩考进班上前十名。
语文老师夸秦枫作文和字写得非常好,经常提出表扬。秦枫的学习劲头更足了。
秦枫的历史、地理从来没有及格过,所以进入高中第一次期中考试面临分班抉择的时候,秦枫果断选择了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