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书店大家一定很熟悉,毕竟我们都当过学生,而书店又是学生必去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每一座城市都有书店。
书店既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又是城市文化的代言。和别的代言不同,它以无声的方式烘托城市的文化底蕴。
走进书店,意味着自己也走进了另一个世界,那里既有书香萦绕又有佳作相伴,实为众生放松身心的首选之地。这个“首选之地”虽然没有秀色可餐,可有着陶冶情操的墨韵书香……
本想在书店内走马观花,快快浏览一遍,然后去解决胃肠之饥,可是不知不觉被书香所吸引,全然忘记腹中的饥饿。如此看来,这“饭香”敌不过“书香”。
读书也如吃饭,吃饭是为了长身体,而读书是为了长精神,所以人们常将书籍比作精神食粮。
书店一向被人们视为传承文化的精神高地,它犹如一座时光博物馆,记载城市沧桑的历史,见证城市的生命和性格,刻下城市的历史与记忆,展示城市深厚的阅历。
它犹如一颗颗明珠散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散发着独有的光芒,成为有质感、有温度、有生命印迹的特殊空间,给爱书人留下了十足的天地和温馨的感觉。
人们在书香萦绕的斗室书屋,寻找束发戴冠的前辈古人,观赏当代文学界的笔耕名作。
能在这样的氛围之中,体会文人墨客的心情,领悟唐诗宋词的意境,真是回味无穷的时光。
踱入书店,如入宝山,这正是书籍独具特色的魅力。
因为这个独特的魅力,所以许多人迷上了阅读。每次说到阅读,我总会想起一件趣事,也是有关阅读的争论。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天气晴好,我和朋友相约去书店看书。看着看着,朋友忽然说了一句:“都说阅读不容易,我觉得也没什么。你看,我一会功夫就读了半本书。”说话间,她冲我挥了挥手中的书。
如果说她的话让我吃惊,那么她手中的书就让我愣怔。那可是厚厚的经典名著,就算一目十行也得读半天。不用问都知道,她的阅读绝非真正的“阅读”。
真正的阅读,一定要带着目的去阅读。只有明确阅读目的,才能有针对性的选择,正确的选择既省时又省力,还让我们快速掌握了知识。
阅读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若是能做到每天阅读半小时,坚持一段时间后,肯定会有不少收获。你学到的知识谁也拿不走,它会永远陪伴着你,在你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帮你解决困扰和烦恼。
与其说书店可以换来暂时的安宁,不如说内心可以得到长久的寄托,因为书店里面有许多书,这些书中又有为人处世的道理。无论书店还是书籍,都属于阅读的媒介,若是将两者进行比较的话,书店无疑更胜一筹。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它是书籍的安身之地,因为它是都市的安心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