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马上就要换届选举了,根据可靠消息,现任的乡党委书记另有高就。现在的大乡长,很有可能转为书记。这样一来,大乡长的位置就有了一个空缺。
要是按资排辈的话,现在的第一副乡长,很有可能成为下一届的大乡长。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不管是真是假,无风不起浪。
当然能够升为大乡长,那是再好不过的了。若是上边派人来,其实也无所谓。只要能够保住现在这个位子,那也算是不错了。
当然这升大乡长的事情,现在的大乡长说了并不算。但是能够保住这一个第一副乡长,他还是有发言权的。所以,现在只要与大乡长搞好了关系,以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今天因为外甥的事情,让他这一个第一副乡长亲自去办。这充分说明了,大乡长对他这第一副乡长,还是比较信任的。要不这么好的差事,也不会让他去。
副乡长把这边的工作,落实好以后。本来想给大乡长,打一个电话说一声算了。可转念一想,就彻底打消了这一个念头。因为那样是不是,对于大乡长不那么重视。
这具体工作也做了,腿也亲自跑了。虽说事情不算太大,但功劳也不算太小。这思前想后,要是没有这一次,换届选举也真无所谓。
想一想,这么多年以来,好不容易混到这一个位置。这里面的酸甜苦辣,也只有他心里最为明白。现在到了关键时刻,大乡长到时候能帮说一句话,那就烧高香了。
当副乡长回到乡政府后,并没有直接把那一位老板,送给大乡长的那份礼品,送到大乡长的办公室里去。而是让他的司机,把礼品送到了大象长得车上。这一切全都是在车库里进行的,神不知鬼不觉就把事情干完了。
看到司机发过来的信息,副乡长才迈开大步,走进了大乡长的办公室。一进门就说上了:“乡长,您交给我的任务,总算是跑前跑后,去了好几家企业。咱孩子的事情,总算是落实好了。工资待遇和工作岗位,保证让孩子满意。”
大乡长也很会做人,见人家帮自己把事情办好。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他想自己亲自去。但考虑来考虑去,也只能让这位第一副乡长代劳了。
只见大乡长从座位上起来,满脸微笑的对第一副乡长说:“我说过多少遍了,在公共场合咱们都用职务相称。可在这私下里,就用不这这样客套,咱们还是以兄弟相称最为随便。我叫你一声大哥,你叫我一声小弟。这样听起来多多么的亲切,今天外甥的事,我就不说谢谢,咱们友情后报,咱们友情后报。”
大乡长连着说了两个“友情后报”,放下官架子,并以兄弟相称。这无疑是对这一位第一副乡长,发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信号。
在官场混迹多年,大乡长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不用多说就已经很明白。这是在说给他听的,一切尽在不言中。
因为在之前,大乡长来这里任职的时候。用改革的思路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财务和人事上,做了大量的调整。这与之前的政策,是背道而驰,格格不入。
这样一来,就损害到了一些人的利益。大乡长的改革思路,进行的并不是那么顺利。因为他只是一个光杆司令,身边并没有什么嫡系部队。
这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你再厉害如果没有一两个抵事的想帮助,组成一个统一战线,要想干出一番事业,那要比登天还难。
想一想,上级能够任命这一位大乡长。相比这家伙也不是什么窝囊废,相比有两刷子。这么年轻,这么有青春活力,据说还是什么名牌大学毕业,并且他的家乡就是这里。
这一下子,天时地利他都沾上了。至于人和,也许刚开始还有点困难,但伴随着工作进一步展开,特别是给老百姓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实惠。那拥护他的人,会陆续站在他这一边。
因为这是大势所趋,党和政府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似乎正在进行着一场革命。脱贫致富,刻不容缓。
在这样一个节骨眼上,上级派这样一个既年轻又有文化的人,来担任大乡长的职务。这充分说明了,上级领导对于这一位年轻人,寄予了厚望。
肯定也给与了他,一些政策方面的支持。要不你就是给他十个胆,他也不会刚一上任,就这样大刀阔斧,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这一个年青人很有前途。也许有多数人,并不看好这一切。都会认为这位年轻人下来镀镀金,用不了几日就会回去,那这里的天还是他们的天,地还是这里的地。
看清楚了这一点,这一位副乡长,义无反顾得站到了年轻大乡长一边。无论是进行什么样的改革,他都会全力支持。这无形之中,他与这一位年轻的大乡长,组成了统一战线。
这样一来,势必会得罪一些坐地户。这世界上,那有那么多的好事。想鱼和熊掌兼得,是完全不可能的。权衡利弊,必须有所取舍。舍得,必须有舍才有得。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这因为有他的大力支持,使得年轻大乡长一系列改革,得到了顺利的进行。并且还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作为先进代表,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经验介绍。
像韩梦所在的这个村子,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韩梦她们在基层干得好,当然还有就是这一位年轻大乡长领导得好。这两者之间是相互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这一位年轻大乡长,在改革之初。他所遇到的阻力,并不仅仅是他的下属。而最大的阻力,就是他的搭档,那一位乡党委书记。
因为这一位乡党委书记,由于资格老,是部队转业来到这里的。整天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有好几任大乡长,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干的长也就一年多,干的少也就几个月。连续换了好几任,就好象走马灯一样。把一个乡领导班子,给弄得是乱七八糟。
伴随这一位年轻大乡长的到来,老书记的行事作风。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老的一套已经行不通了。再加上这一为第一副乡长,义无反顾的支持改革,支持年轻大乡长。
在随后的日子里,这一位老书记彻底败下阵来。每一次开会也只有听喝的份,他的那一个时代,已经彻底一去不复返了。
原先那一些紧跟他的人,都是一些利益小人。当年他得势的时候,这些人就像狗一样,跟在他的后面。不知捞了多少好处,获得多少利益。
现在一看他这一条破船,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干脆就一转身,都投到了年轻大乡长这一边。一时间这一位老书记,还真成为孤家寡人。
就连喝水都是自己亲自到,这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即便是到了这样,老脑筋一点也不开化。最后也只能被时代所彻底淘汰,让先进的有活力的人所代替。
像今天年轻大乡长,让第一副乡长帮他去办这一件事。这是对他的绝对信任,因为在之前的共事中,已经得到了圆满的答复。如果让别的副乡长去办这件事,闹不好会借题发挥,还不知出现什么乱子。有些人别看在你面前,整天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只有到真事上,才能看清真面目。
这一位年轻大乡长,为了报答对着第一位副乡长的恩情。正像他所说的那样“友情后报”,在这一位第一副乡长晋升的过场中,找了不少的人,做了不少的工作。这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他还是非常懂得。
在后来那一场选举中,这第一副乡长终于晋升为大乡长,而大乡长自然而然却成乡党委书记。然而,那一位老书记,也只能换一个闲的位子,等退休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