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裳和华倾同嫁中蜀的日子已定,为中蜀历捷肇七年二月初八。华裳和华倾离开燕北的日子也已定,就定在上元节后的正月十六。
华裳远嫁虞后虽百般不愿,但华裳已到待嫁之年,又是嫁去中蜀为后,虞后万没有将其强留宫中的道理。
但燕北与中蜀万里之遥,一旦出嫁就几乎没有再见的可能,即便虞后与百合身具术法,也没有时时将其护在身边的可能,是以有些事情虞后该告诉华裳了。
临行前夕,虞后将其唤到临华殿,百合衣袖一挥,布下一道结界,殿外之人既不可视殿内之景,又不可闻殿内之音。
即将永别分外不舍,华裳一进殿便扑进了虞后的怀中,泪水不绝于堤,没一会就浸透了虞后的里衣。
“裳儿,别哭,坐到这里来,有些事母后要告诉你。”虞后将华裳引到镜前,按在了软凳上。
“裳儿,看着镜中的自己,待会不论看到什么都不要害怕!”虞后说着,摘除了华裳耳朵上的耳圈。
随着那耳圈的摘除,那漆黑的眸子霎时变得水蓝,虽有虞后的嘱咐在先,当华裳看到镜子那个长着水蓝色眸子的自己时,还是不自觉地惊叫起来。
“啊......妖怪啊!”华裳一边叫喊一边闭上了双眼,不再想看到镜中那个拥有蓝瞳的自己。
“裳儿,不要怕!有母后和你百合姑姑在,什么都不必怕!” 虞后用手抚摸着华裳的肩膀,以示安抚。华裳也真像得到了鼓舞一般,缓缓地睁开了眼睛。镜子里的人除了眼眸变成了水蓝色之外,与平时的自己相比,并未有任何不同,仔细看去,这绝美的容颜配上这双水蓝色眸子更具一些邪魅之感。
华裳注视了一会镜中,待稍微能接受一些时,方鼓起勇气问道:“母后,我是妖怪吗?”
虞后继续将手放于华裳的肩上,轻声说道:“不是你,是我们!”随着话落,虞后那双黑眸也变成了水蓝色。
虞后转到华裳的身前,问道:“裳儿,你害怕这样的母后吗?”
华裳摇了摇头。
“你既不怕母后,就更不必害怕自己。母后所说的妖,和你所认为的不是一种。”
华裳似懂非懂地看向虞后。
虞后开始娓娓道来:“十七万年前,天界为了一统六界,攻我妖族,我青鸟族青宇是妖帝白泽坐下长老,当时为了保护妖族族众,生生被天帝剑气所伤,灵魂才会一分为二。天帝怕妖族养精蓄锐,卷土重来,便将我们的九成修为连其另外半个魂魄,锁于心中桎梏。由于灵力不足,我青鸟一族,寿元只有万载,再也无法度过天劫。我青鸟一族乃上古大妖,比人类还要久远,是以裳儿不要觉得自己是异类,我们是比凡人更高等的生灵,若不是神族打压,我妖族亦可媲美仙魔两界。凡人寿元几十载,而我们上古妖族则可万古长青。”
虞后并没有特意欺骗华裳,关于青鸟族的灵魂为何会一分为二,以及青鸟族的九成法力为何会锁于胸中桎梏,青宇就是如是传给的后人。
“母后,那我可有法力?”华裳终于能够面对自己是妖的事实。
“自是有的。你如今只身前往中蜀,母后不能时时陪在身边,很是放心不下,好在你有法力在身,对付一些小妖小怪足矣。但如今你即将前往中蜀,母后是无法教你如何修炼术法,将它带在身上,照着这上面的术法口诀修炼即可。”虞后从袖口里掏出一个六寸长的姜黄色封皮的小本,递给了华裳。
虞后的叮嘱让华裳心底涌上一股酸涩,不自觉又湿了眼眶,百合见此,也不禁暗暗抹泪。
“母后!”华裳低吟一声,再次扑进虞后怀里。
待华裳情绪宣泄的差不多时,虞后将其从胸前拉开,抚摸着她的脸,郑重的说道:“裳儿,母后最后嘱咐你两件事!”
“母后说。”华裳用衣袖拭了拭自己眼上的泪水。
“其一,不得为蜀皇生子。”
“为何?”华裳惊叹。
“若生了子,藏于桎梏中的法力将被孩子继承,自身就会快速衰老死亡!”
“那母后为何不见衰老?”华裳很是疑惑。
“因为你百合姑姑不断渡修为于我。若没你百合姑姑,母后早已死了。因此切记,万不可为其生子。”
“裳儿记住了!那其二呢?”
“其二是,当你术法修炼得应用自如之时,想法在中蜀寻找五色冰晶,集齐五色冰晶,方可修合我青鸟族灵魂,当灵力不再被束缚之时,你亦可为蜀皇生子!”
“裳儿知道了!”华裳答道。
虞后听见华裳应允了自己,便将那耳圈戴于华裳耳垂之上,那耳圈触及耳垂之时,淡蓝色的眸子,倏地变得黝黑。
“此耳圈可锁住妖气压制蓝瞳。摘之,则妖力外泄;戴之,则妖力全隐!”
翌日,一千多人的送亲队伍驾一百八十多辆车,踩着燕北的皑皑白雪启程出发。
都说明媒正娶,三书六礼,凤凰霞帔,十里红妆,良辰美景羡鸳鸯。燕王同时嫁两位公主到中蜀,更是羡煞了其他三国。
齐王亲自迎亲,一百车珠宝提亲,燕王回礼。金银细软、珠翠金钗、翡翠琉璃、圣器金莲装于那一百八十个朱漆木箱之内,那一千多人的送亲队伍,踩着皑皑白雪奔赴中蜀,如此恢宏之景,又岂是十里红妆能媲美?
所经之地,无不哗然。皇家嫁女不足为奇,但皇家同嫁两女去一国,又陪嫁了如此丰厚的嫁妆,皑皑白雪承载千里红妆,此乃奇事一件。
两位公主共乘一车,表面上谈笑风生,姐妹情浓,暗地里却各怀心思。
这华裳公主悲其即将远离故土,远离父皇母后,内心满是不舍之情。后又受其母后嘱托,要寻找五色冰晶,仿若泰山压顶,顿不轻松。
这华倾公主为莲妃所生,虽为皇长女,但毕竟不是嫡出,正打算嫁给齐王以谋翻身,谁知华裳公主不但与她同嫁了中蜀,还做了帝后。
在燕北,她不如她;到了中蜀,她还是不如她,心中不禁愤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