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挖煤还债
书名:穷途逐梦 作者:秋蝉 本章字数:2693字 发布时间:2022-07-03

八里沟村是刘八百的老家。位于贵南省崎山县偏远山区,离崎山县城50多公里,崎山县虽然管辖上属于贵南省,实际上离渝州市还近一些,这里有着渝州人的习惯,语言相近,也喜欢吃火锅和面条!


因这里是一个很长的山沟约有八里长,取名为八里沟。贵南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交通非常不方便,他家到崎山县城步行要一天,到大沟镇也有十多公里,步行需要2个多小时。


八里沟村土地稀少,水田更少,只沿着这条山沟两边有点狭窄的梯田,人均不到一分田。但是八里沟人非常勤劳,把土地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秋天收获了稻谷,他们会把水田里的水放干,马上耕作种上冬小麦和油菜籽。


第二年5月份收获了麦子和油菜籽,又借用夏季雨水多的特点,及时装上水变成水田插上秧苗。用当地话说叫“人歇地不歇”,其实八里沟人为了生存一年四季也不曾停歇过。


靠着山沟边的斜坡是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豆类等旱地粮食。由于这些粮食收获季节的时间差,而且土层薄土地瘦,聪明的八里沟人运用了一种种植方法叫轮歇地种植。他们把土地分成1-2米宽的垄,隔一垄种一垄,既便于通风采光又便于施肥,同时闲下的空隙又种上另外的作物,尽量的发挥土地的作用。


比如秋天种了小麦,冬天就在间歇地里种上冬洋芋,因洋芋生长植株没有小麦那么高,并不影响小麦的生长,洋芋是根痉类植物对采光的要求也不高,也不会受到小麦的影响。次年三月份就在洋芋地里种上包谷,洋芋的叶子也保持了包谷种子的湿度,促进了包谷种子的发芽。5月份收获了洋芋和小麦,包谷苗差不多长到二十公分了,马上进行施肥,让包谷保持旺盛的生长,洋芋地就变成了包谷地。


同时将小麦地进行复耕种上红薯,由于包谷苗的遮阴,红薯成活得非常好。八月份包谷收获了,这块地又变成了红薯的天下,远远望去,一片片全是绿色,红薯长势喜人。秋天又在包谷地垄上复种上小麦,周而复始,轮番种植,尽所能地发挥了土地的作用。


八里沟因土地稀少,交通不方便,尽管辛苦劳作,也只能是填饱肚子,村民依然贫穷。再加上超生刘八百又受到了罚款,家庭生活压力更是雪上加霜。为了还清罚款带来的债务,刘建国想到了从事最危险最辛苦的工作——挖煤。


贵南省煤碳资源丰富,崎山县也盛产煤碳,八里沟村附近有一个西山煤矿。从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煤矿企业制度的不断变革,更多的合同制工人 进入矿山。合同制工人基本都来自附近农村。


他找到同村刘大军,刘大军比刘建国大一岁,从小在一起长大,两人关系还是很友好的。刘大军的父亲刘崇宝是个孤儿,靠吃百家饭长大。1951年西山煤矿成立招人的时候,村里见刘崇宝可怜,就推荐他去西山煤矿挖煤。


当时都觉得挖煤是个又苦又累又危险的工作,后来没想到成了国家正式职工,拿月薪制吃三俩米的(这是当时对吃国家饭的统制)。要是当时知道有这么好的待遇,怎么也轮不到刘大军他爹。


后来西山煤矿用人制度改革后,就开始招收合同工,主要从事比较繁重和危险的工作。刘大军在他父亲的安排下也成了西山煤矿的合同工,刘大军还有个愿望,就是靠他父亲的关系转个正式工。


刘建国说明了来意,刘大军说“建国弟,你的忙我肯定帮,你的情况确实很难,但现在煤矿当合同工也是有名额限制,也不是说来就来的。”


刘大军右手扯着胡子思考了半天道“如果建国弟实在要来,就等夏、秋农忙季节,很多人请假回家打理庄稼了,我叫我爹给矿里说一下,看能不能安排顶岗两个月”。


刘建国心想,两个月也好,于是满口答应。转眼到了5月,又到了一年最忙的日子,刘建国抓紧时间收拾了庄稼就跟大军走了十多公里山路去矿上了。矿上合同工基本都是农民工,由于农忙矿上请假的人多,矿上缺人手,刘建国谢过崇宝叔以后就编入了采煤队。


刘建国进入了采煤一大队,这是西山煤矿的采煤突击队,任务最繁重危险度最大,其他采煤队都是正式工人,工作量少,加班又少,工资又高。很多合同工心里不平衡,经常干着干着就骂娘,心里极不平衡,有的甚至出工不出力,磨洋工。


刘建国想,人就是不知足,有了合同工身份,还不珍惜,能按时完成任务,每月25元的工资的工作去那里找,每天八角多钱呢,尽管正式工每月有30多元,那是他的事,人得要学会知足。


刘建国一边想着一边拿了煤镐就钻进煤井就挖了起来,他在部队煅练了几年,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是有的。他用煤镐挖了几分钟,感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而且有些地方还可以直起身子,比当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挖猫儿洞容易多了,煤就是煤,它比硬土和石头要软得多。


刘建国想着家里的债务,干起活来十分卖劲,不讲怪话,不偷懒,总是提前完成当天的采煤任务。完成任务后还经常去帮助其他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力气使了还复来。这一切采煤队张大队长看在眼里,在一次闲聊中得知张大队长叫张二虎,是转业军人,当过连长,参加过抗美援朝,后转业到西山煤矿。


同是军人出生,交谈分外亲切,刘建国说明情况后,张大队长很是同情。于是张大队长向矿里做了报告,破额将刘建国召为合同工,理由是解决退伍军人就业安置。退伍军人这个牌子很神奇,用他时就是个充分的理由,无穷的魔力,非常钢性。不用时,他就是个牌子,啥也不是。

刘八百的父亲当上西山煤矿的合同工以后,家里的农活全部落在母亲张贵花手里。


又一年农忙的时节到了,张贵花一边干农活一边还要照顾两个孩子,辛苦点到没什么,大不了起早点睡晚点,早出晚归。但是一些重活还是很难胜任的,特别是耕田,那头水牛老不听使唤,好像欺负女人一样,犁头也很重,转弯时怎么也拖不动。刘建国没有办法,只能不住宿在煤矿上了,过起了早出晚归的生活。


刘建国很珍惜矿上的合同工工作,每个月二十五元的工钱,这让他看到了还债的希望,如不是需要耕田犁地他绝不请假,因为人可以加夜班牛可不行。从八里沟到矿上有10多公里,走路来回要4个小时,每天5点钟起床,简单煮点稀饭喝了,6点出发,刚好赶到矿上8点开工,下午6点放工,回到家就是8点多钟了,天已经黑了,但还可以借着星光到地里干点农活。


夏季还好月明星稀的日子较多,这也许就是披星戴月的真正含义。碰上月黑风高的晚上,他就在家里修理家具、就在家里打麦子和咩包谷等农活。八里沟村打麦子是一种纯手工劳动,把割回的麦子捆成把,连杆晒干后,抓着麦杆后部不断地用力敲打地面和木板,直到麦粒脱落,一般一把麦子要敲打十多下。这是一个费力气灰尘又大的劳动,一个小时能打四五十斤,刘建国一般干两小时。


张贵花喂完猪牛鸡鸭又准备好了简单的饭菜,就叫八百叫他爹吃饭。她关心丈夫,每天走二十公里山路,还要挖一天煤,晚上还要干农活到十点,吃完饭简单洗洗身子就到十一点。第二天五点还要起床吃饭去矿上,一天最多睡六个小时,他害怕建国吃不消,所以她会尽量在晚上十点前准备好饭菜,不让刘建国干得太久,而且孩子们也饿得要吃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穷途逐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