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公子好“射”
书名:勘破天局 作者:角弓 本章字数:3238字 发布时间:2022-07-02

 


过不多时,只听屋外脚步声响。

程老财抬头看时,只见程文已引得一人走进屋来。只是门口敞亮,看不清那人脸色。但见那人身材魁梧、身着便服,个头与程文相当,待得近前,见他脸露英气,一双鹰眼熠熠有神,正是堰城府尹兼守备李制敌李大人。他猛咳了声,半躺着的身子微微一欠,说道:“李大人,庶民有病在身,未曾远迎,还乞见谅。程文,快给大人看座,代给大人行礼。”程老财虽心内看不起这个晚辈后生,但该有的礼数他还是要有的。

程文一听,忙抱拳行礼。

“程世伯,小侄因公务缠身,未曾过早来探视世伯,还乞老伯恕罪。”李制敌眼捷手快,早伸臂挡住。又赶紧给程老财行礼。他清楚床上这个老家伙的深意,岂会当真把他这个小辈看在眼里。襄王平定“十王之乱”后,程家及云家不再担任命官,李家与万家继续为官为将。李家世袭堰城府尹兼守备之职。父亲在时,这个程霸天还略有忌惮。自父亲去后,这个程霸天仗着自己财大气粗,又与王爷结亲,哪还把他这个行政长官放在眼里,将一座堰城搞得人心不宁、鸡飞狗跳。最令他愤然的是,华夏帝国灾荒不断,厄运连连。这老财不能赈灾济民,反而为祸刁难乡亲,致使民众怨声载道,但畏之权恶,皆敢怒不敢言。好容易有人吓他一吓,不曾料更使他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他私下托人劝慰,只是不听。本欲借机参他一本,信未发出,襄王书信已到。

看过襄王手谕,李制敌沉默了,事出意料,难以解惑,他不解王爷话中之意。他在书案前思索了许久,决定亲自探望下程老财。因襄王写道:速缉,犯我者,必诛!传士才阅。

士才就是程老财名讳。

李制敌在榻边一张厚重的太师椅上坐了,趁坐下的瞬间,才伺机扫了眼房间。这老财卧房很大,布置更是富贵奢华,阳光透过暗花雕镂隔扇大红撒花被上,显得更加娇艳。两个穿红着绿的丫头在,一旁小心地伺候着。程老财半躺着,虽看着面色灰白、喘息粗重。但也并未有想象得那样严重。

他欠身接过程文递过的一杯茶,问道:“世伯,身子可好些?”

程老财冷哼一声:“大人费心记挂了,此贼不除,岂能好哉。”

程文一听,忙微笑道:“大人用心了。家父用过药后,比前已好些。”

“岂敢岂敢。世伯世兄言过了,是我无能,让世伯受苦了。”李制敌抱拳说道。从程家出事,他因看不惯程家行事,也只不过发过几张海捕文书,令军牢快手虚张声势、做做样子而已,他听出老财话中不满,因此也不在意。他见程老财面露不悦之色,略一思索,又起身说道:“世伯放心,想我堰城似铜墙铁壁、城高沟深。那贼即便有三头六臂也难以脱身。我想不日就会落入法网,到时任世伯处置。小侄今日光临尊府,一来探望世伯。二来有襄王书信一封请世伯转阅。”说毕,将信从怀中取出双手拿了。

程老财一听有信,忙命丫头扶正坐了,让程文备案焚香。程文双手将信接过捧于老财。信很短,就那两三句话。程老财双手捧着却看了很长时间,脸上虽毫无表情,内心那一个悬着的巨头却终于落下了。他将信叠起,递给程文,说道:“有劳大人了。”然后又躺在靠枕上,垂目养神。

程文见父亲如此,不知信中所言,又不能开口相问,一时怅怅,只得将信送还李制敌,站在一边发怔。

李制敌将信仔细地放入怀中,没料到这个老家伙竟有如此定力,看过信后竟无丝毫表情。不管此信襄王还有何所指,但肯定是给了这老东西一柄尚方宝剑,以后,这老东西行事会更有恃无恐。但是,想想来时路遇的那些灾民,于是,他笑了笑,说道:“程世伯,您好好养病就好。小侄定不负王命,全力缉凶,尽早将飞贼抓获。只是,小侄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大人不必多虑,有话请讲。”程老财知李制敌此行,不单单只是为了送信而来。

“世伯如此说,那小侄就斗胆了。”李制敌说道:“从去岁至今,华夏帝国年景不佳,尽遭天灾。唯我襄王地域承天所地佑,雨顺风调,民众安乐。然作为大华夏帝国一员,难不能同舟,灾不能同苦。也应怀怜恤之心,行方便之门,献绵薄之力。实不知世伯如何将渡口关闭?致使大批灾民滞留,难以寻亲还乡……更加凄苦。也使我封地民不安定,盗贼丛生,灾祸横起。因此,小侄劝世伯能为民着想,开渡口,供灾民通行。”

程老财听说,冷笑道:“大人不愧为王爷器重的父母官,有这份爱民之心,老夫钦佩。只是,大人所说,老夫万能从命。因为关闭渡口,乃襄王之命。”说着,便说失礼累了,让程文引李制敌到大堂说话,命丫鬟扶他躺下,竟自睡了。

李制敌站在高高的北城楼上,敛眉如剑。他背负双手,轻踱着步。看了看远处湍急奔流的怒江天险和城内角角落落躺着坐着乞讨着那些形形色色南来北往的灾民。一片怆然。

他的侍从见他面色不佳,都远远地站着,不敢轻言。

程老财所表露出的傲慢和蔑视算不了什么,但他说的“襄王”二字却不啻一颗惊雷让他脑袋一片空白,无从所措。

他不记得自己是如何从才财家告辞出来又如何上得城楼的。

他只是在心底一遍遍地问道:“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王府东后门步入,云方游就紧跟着执事太监,趔趄着脚,微胖的短粗身材紧贴着身材俊俏的爱子云尚,小声嘱咐着该如何行礼,如何回话,如何举止等礼仪规矩。

作为樊城首富,“云海源”的老板。无人知晓他是怎么将他的陶朱之道遍布在华夏帝国重要都城版图的。大到钢铁木器,小到针头线脑。只要有“利”,他就有“图”。就如他的金字招牌“海源”二字的寓意一样:“宾至四海,货源不绝。”

他虽在生意场上无可匹敌,但天不遂愿,人生却大不如意。虽然妻妾成群,却难得一子。尽管各处寻医请药、求神拜佛,皆未能如愿。有人说他太精于算计,因此惹怒上苍,不该有后。

他知天命难违,就顺应自然,不再期盼。在他四十九岁那年初秋,他的马队去雁荡山给襄王收集一种草药,偶然救下一位上山采药被毒蛇咬伤昏迷年过花甲的老婆婆。许是怀着对人世间的某种愧欠和救赎,他竟照顾了那老婆婆一个多月,直至伤好。老婆婆见他人好,又无子嗣。于是赠送他七粒药丸,告诉他一定给他的七姨太服用,每隔七日服用一枚,用早晨花瓣上露水煮沸就着服食,七七四十九日后再与她同房,自会有喜事发生。

他将信将疑。果然,不出一年,七姨太就给了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天命之年得子,全族人大喜过望。云方游更感天念地,亲自跑到雁荡山找那老婆婆谢恩。进山找了多日,哪里有那老婆婆的影子,就连照顾那婆婆的草屋也不见踪影。随从和他不禁暗暗称奇。

更令他惊奇的还是那个孩子。

从抓周起,那孩子面对满地的笔、墨、纸、砚、算盘、钱币、书等竟一概不理。自己爬到书房,对着墙上悬挂的弓箭咿咿呀呀叫了半天。他的几个娘亲心里咯噔一下,哪里敢让他碰那凶煞之物,赶紧抱着那些物品逗了半天,让他随意抓取。 那孩子见无人理他,急得哭闹不停,眼见哭岔过去。

众人无法,哪里敢让这个宝贝抓周这般哭闹。云方游想了想,先祖就是行军打仗的将军,难道这孩子要重操旧业?他小心地将弓取下,试着往孩子跟前送。还未近前,那孩子已破涕为笑,早将那弓抢下,咯咯笑着用弓撑着地就站了起来,唬得家人一片惊呼。

云方游见孩子喜武,就给他取了个中性的名字:云尚,望他亦能尚文。

一晃一十六年过去,这孩子生得风流隽逸、超群脱俗。行事更是奔放豪纵,洒脱不拘。云方游与他一比,除了眉眼还能看出有他的影子外,二人有云泥之别。

这云尚自抓周后,只好弓射。云方游更爱子心切,想想也没什么不好,于是在他大些给他找了个骑射师傅,更从华夏帝国带回适合的弓箭,令他射习。不出几年,已练得一手好箭法,幼年就已闻名四方,十岁就无人能出其右。

襄王圣明,因封地地广人稀。他怜恤民众,册封日就颁布命令,除留少数兵长外,其他年满十五岁男丁须服兵役一年,然后回乡务工。为鼓励民众尚武,又由兵院每年初春举行骑射比武,因三甲奖励颇丰,比试者年龄性别均不限,因此,参与者皆异常踊跃。

今年比武,趁云方游外出,云尚偷偷报名参赛。他身法敏捷,箭若流星,三箭齐射,五箭连珠,皆百发百中。众人哪有见过如此精深的箭术,惊为天人,比试未结束,就获得“樊城第一射手”称号。

半月前,襄王刘熙听人说起“樊城第一射手”是云方游公子,又说了与他貌差神别。更是好奇,就传信于云方游,回来时带来一见。

因此,他今早一回,还未归家。就叫云尚在王府东后门等着,与他一同拜谒襄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勘破天局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