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县城隍庙是那种古代封建府衙的样式,门口两座石狮子。
硬山式无梁殿的门楼,一进门就是正殿,也就是城隍爷办公的地方。
张大军领着王一凡进来的时候,正殿里面已经沾满了“人”,这些人有的穿着清朝时期的衣服,有的穿着明朝时期的圆领,也有的和张大军一样,穿的是上世纪的绿军装,戴着一个八角帽。
看来每一个土地公的模样,都是保留着死时那个时代的特征。
张大军刚和王一凡站住了脚,一个矮胖老头便主动的走过来搭话:“哟,大军啊,这人儿看着面生啊,这是宋颖村新来的催办?怎么称呼啊?给大伙介绍介绍。”
看着矮胖老头脸上那十二分热情的样子,王一凡心道,这就来了,来抢人了。
果然,在见到矮胖老头主动套近乎后,张大军露出了一脸的警惕,说道:“五庄叔,这有什么好介绍的?我们宋颖村的催办可是专属于宋颖村土地庙的,你们问那么多难道还是要介绍对象不成?”
被称作五庄叔的土地公露出了一个夸张的表情,故作模样的看向张大军,说道:“哎呀,大军啊,不得了了不得了咯,你怎么知道我的想法的?你会读心术?”
“嘿嘿,年轻人,我庙上最近刚刚有人烧了俩美女,都是按照明星的样子做的,你结婚了没?有对象了没?要不...”
我去,这是什么情况?我就是没对象也不能和纸人谈恋爱吧?
大半夜睡着睡着觉那人成了彩纸糊的了,多瘆得慌?对于五庄叔的好意,王一凡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五庄叔,我叫王一凡,有啥事儿您找张公吧。至于明星脸的美女还是您自己留着吧,我辈青年正当是勤学上进,为地府,为酆都大帝,为这黎民众生做出贡献的时候,不应该暴思淫欲,儿女情长啊。”
王一凡这话说的宛如圣人附体,五庄听了后满脸尬笑。
张大军见王一凡竟然这么机灵,心里面乐开了花。
他洋洋得意的向五庄说道:“哎呀五庄叔啊,你就不要打我们一凡的主义了,你以为你那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可以崩坏我们这社会主义的墙角吗?现在的年轻人思想坚定着呢。”
“啊...哈哈哈,哈哈哈,不错,这孩子不错,我其实就是想要考研考验他,看看他能不能担得起催办的重担,这催办都是和钱打交道的,万一容易被金钱美色所腐蚀,那不就滋生贪污了吗?”
“现在看来你新找的这个人不错,我也就放心了。”
五庄自讨了个没趣,于是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后,又回到了原本自己站立的位置去了。
别的土地见连能说会道的五庄都碰了壁,心里面也都有了计量,便没有再来和王一凡攀谈。
王一凡在正殿里面扫了一圈,随后向张大军问道:“张公,怎么没有见到其他的催办呀?是他们都还没有过来吗还是?”
在正殿里面的无一例外都是各处的土地公,原本王一凡还打算先认识认识那些个共享催办,套套近乎,熟悉一下业务流程。
但是现在看来,那些催办好像并不在这里。
“其他催办?其他催办是不会参加这种述职的,只有咱们宋颖村的催办才会参加述职。”张大军和王一凡说明了一下S市城隍庙这边的管理制度。
这时候王一凡才知道,原来那些分属于其他31个土地公的催办因为接受的任务很零碎,并且还是分在不同的领域,所以他们从来都不参与述职。
他们的工作都是具体的算到每个土地的头上,再由土地上报到城隍那里。
只有宋颖村这边的土地和催办是分开单独上报的。
原因也很简单,宋颖村的土地和催办负责着周边八个村子的任务,跨地域面非常广。而且这这个区域从老周的曾祖父起就是他们周家人在管了。
“我去,张公,你这是坑我啊,白天在公司开会领导要找。晚上来这里也要开会。孩子才毕业,至于这么使吗?”
王一凡对张大军的解释分外无语。
别人家的催收躺在家里就能把钱赚,到了我这里还要述职?述不好扣工资么。
就在王一凡的心里面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正殿的屏风后面,传来了一声咳嗽声。
不用说,这就是大人物出场的标配声音。果然,在这声咳嗽声过后,一个穿着明代红色官服的的中年人走了出来,稳稳的坐在了正殿的桌案后面。
看来,这个中年人就是城隍了。按照其他土地穿着的规律,王一凡估算,这个城隍应该死了有六百多年了。
见到那人坐下了,正殿里的土地纷纷上前行礼,开始汇报起了过去一个月的工作。
王一凡听了几句,这些土地多是讲的催缴了多少受生债,谁家的母鸡丢了走到了土地庙,谁家不生孩子来土地庙求福等等。在他看来土地们的述职报告还不如公司里的月会干货多。
等所有的土地都做完了述职,众人的眼光全都落到了王一凡的身上。
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太对劲,王一凡瞪大了眼睛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我也要汇报啊?”
我靠,我哪有事情可以汇报?我这才上任几天好吧。
城隍看着呆瓜一样的王一凡,面露笑意:“哟?新面孔啊。难道是本县境内又寻找到了新的传承者?这是谁带来的生人呀?快给本官介绍一下。”
板板正正的官腔,让王一凡这种自小生在红旗下的新时代好青年听得浑身难受。
但是他也知道现在的场合就得走这么一个流程,自己既然已经接过了老周的衣钵,做了催办这行,就不能掉链子,丢了老周的脸。
于是不等张大军介绍,王一凡学着电视剧里面的礼仪,向前一抱拳说道:“回城隍爷的话,小的是宋颖村的新任催办,小的姓王,名一凡,接的是原来周家的传承。”
“哎?你也姓王?本官也姓王呢。没想到咱俩还是本家。哈哈哈,不知王催办郡望堂号?”
那城隍听到王一凡的自我介绍,顿时眼前一亮。自从他担任这座城隍庙的城隍以来,已经见惯了风雨兴衰。
这600年里城隍庙里的催办数以千计,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和自己本家的。这也算是城隍庙的一件怪事了。
王一凡本来只是想和城隍客套一下,怎么说也是在人手底下当差。得留下一个守规矩的良好印象。
但是没想到搞一个自我介绍都能让城隍爷抡起本家,这岂不是套近乎的天赐良机?
什么郡望?什么堂号?算了编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