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5年的春天,重新统一罗马的皇帝奥勒良在远征萨珊波斯的途中,在色雷斯遇刺身亡,这导致稍有起色的罗马帝国再次陷入了混乱。之后的十年间又有十位皇帝先后登基,但他们的结局都是死于非命。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公元284年的戴克里先成为罗马皇帝时,这个持续五十多年之久的罗马“三世纪危机”才宣告结束。
戴克里先出生于亚得里亚海东部的萨尔玛提亚行省的首府萨罗纳,当时的皇帝卡拉卡拉虽然名声不好,但却给予了帝国境内所有自由民以罗马公民的身份,这使得戴克里先有机会从军。在军中,他很快展露出了卓越的才能,因军功历任军团的指挥官、行省总督、执政官等。在公元282年,戴克里先担任了刚刚继位的皇帝卡鲁斯的卫队长。
在公元284年,卡鲁斯派遣自己的儿子卡利努斯去高卢镇压叛乱,自己与另一个儿子努美利亚努斯远征萨珊波斯。卡鲁斯行伍出身,平易近人,深受士兵的拥护,这次远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攻克了波斯首都泰西封。
正当罗马人拒绝了波斯人的和谈请求,准备继续攻打下去的时候,卡鲁斯却突然死亡。努美利亚努斯即位后本想继续东进,但由于军队迷信,因此拒绝前进,所以努美利亚努斯也只能撤军。
在公元284年的三月,努美利亚努斯途径小亚细亚的尼科米底亚时,这位刚登机没多久的新皇帝也突然死亡。这时,戴克里先突然指控是自己的岳父,近卫军长官阿培尔连续杀害了两位皇帝,并在决斗中,戴克里先杀死了对方,戴克里先成为了新的皇帝,至于阿培尔是不是真的凶手,在现有的历史资料中并没有最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同时在高卢的卡鲁斯的长子卡利努斯也宣布自己的继位,但之后被部下杀死,戴克里先成为了罗马帝国唯一的统治者。
戴克里先所面对的罗马是一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北面的日耳曼人、东面的波斯人都对罗马虎视眈眈,而罗马内部起义不断。戴克里先发动了多次战争,最终在公元298年,将日耳曼人阻挡在多瑙河与莱茵河以北;将波斯帝国阻止在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线。不过与外敌相比,国内的政敌是更加致命的。戴克里先几经努力,才最终稳住了地位和权力,开始着手进行改革,希望黄河罗马内部的激烈矛盾。
戴克里先平民出身,所以比较现实。他不像之前贵族出身的皇帝们那样热衷于虚伪的潜规则和隐晦的手段,这点从他公开在自己的铭文上使用奴隶主的称号就可以看出。不过他的理想化导致了他的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公元三世纪的罗马名义上还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国家机器和体制已经失去了控制。随便一位军事长官,只要想当皇帝就可以称帝,割据一方,随后就是不断的混战。一样是靠军队上台的戴克里先必须要避免别人走自己的道路。
戴克里先首先增加了皇帝直属近卫军的数量,吸收大量蛮族进入到军队中,使罗马军队进一步蛮族化。他将罗马原有的四十七个行省重新划分为一百个,又在行省之上设立了十二个行政区,将行省军队分为边防部队和机动部队。在边境地区修筑大量只适合被动防御的要塞来取代原来用于支援大规模进攻的军事基地,使驻扎在这里的边防部队很难离开防区,各行省的机动军队负责驻守重要的城市。戴克里先希望割裂各行省军队的联系,削弱行省总督的权力,避免叛乱和军阀混战。
戴克里先的这些措施其实并每能制止帝国反复不断的内乱。在戴克里先之后的不足百年的时间里,罗马至少爆发了四次内战和八次地方军政长官的自立,比之前两百年的总和还要多。这些变化却实实在在的牺牲了军队作为一个整体的作战效率和训练水平。罗马军队从野战部队逐步变成了地方民团,虽然有少数军团保持了战斗力,但规模较小,在之后与日耳曼人的战争中显得力不从心,直到罗马城被西哥特人攻陷。
对军队进行改革后,戴克里先又对经济进行了改革。在戴克里先的各项改革措施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税制改革。罗马帝国早期的税收主要的来源是间接税,以所得税和商品交易税为主。随着“三世纪危机”的来临,罗马经济几乎崩溃,尤其是城市在战乱中损失惨重,商业和手工业迅速萎缩,经济向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大幅度倒退。如果继续沿用之前的税收制度根本收不到多少钱。
为了恢复财政,戴克里先将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变为以直接税为主。农村征收以实物为主的人头税和土地税;城市征收货币为主的人头税。
为了保证税源,戴克里先颁布法令:把农民和隶农固定在土地上,不得迁徙。把商人和手工业者固定在行业里,不得改行。甚至吧市议员都固定在了市议会里。这些措施使罗马的经济向欧洲黑暗的中世纪迈进了一大步。
为了挽救急剧贬值的货币,戴克里先重新制定了高标准的金银币制造规范,希望以优质钱币代替之前的劣质钱币。通过减少流通货币的数量来增加币值,因此在公元301年,戴克里先颁布了加个法令,规定了每一件货物的价格和每一个大工种的薪酬,希望能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但经济有它自己的规律,很难按照戴克里先理想化的设定前进,最后戴克里先不得不放弃。转而开始使用实物作为税收和交易的方式,罗马的商品经济以难以逆转的趋势向自然经济倒退。
军事和经济改革的同时,戴克里先也对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创新,推出了他所创立的“四帝共治”的制度,而这一制度将成为罗马帝国后期主要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