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挺进关中(5)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2428字 发布时间:2022-06-27

营门外,世民见一位年约四旬、风度儒雅的中年人杖策而立,侍卫引见道:“此位即是房先生。”

又对房玄龄道:“这是我家大都督、敦煌公。”

玄龄抬眼望去,见眼前这位戎装少年丰神俊逸,气宇不凡,玄龄忙施礼道:“房玄龄参见敦煌公!”

世民抢步上前,一把握住房玄龄的手说:“先生大名,世民早已慕闻。世民渴慕见到先生久矣!”

玄龄道:“敦煌公礼贤下士,声名远播。人皆称颂敦煌公之贤更胜古之孟尝、信陵。玄龄亦渴慕已久。今日有缘得见,不胜荣幸!”

“不敢!先生过誉了,快快请进!”

世民请进玄龄,宾主落座,二人四目相对,竟有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之感。

世民拱手道:“世民与先生虽是初相见,竟有似曾相识之感,仿若故人重逢,岂非有缘?世民这几日正思考一个问题,久思而不得其解,正好就教于先生,请先生不吝赐教。”

“敦煌公请讲。”玄龄于座上回了一礼道。

“今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大厦将倾,率土分崩,百姓流离失所。世民不才,欲为天下除暴乱,平四海,安民于乐土!然当今各路反隋雄杰,竟有数十路之多!敢问先生对此天下大势,究竟有何看法?”

“如今各路拥兵自立之豪杰虽众,然以玄龄愚见,能得天下者,惟有敦煌公父子!”玄龄回答得干脆简捷。

“此话当真?先生莫不是当世民之面说些客套之言吧?”世民只觉得一颗心狂跳起来,表面仍淡定从容。

“说客套之言,玄龄还没有学会。”

“愿洗耳恭听先生高见。”

玄龄侃侃而谈:“隋主无道,天下鼎沸,礼乐文明,扫地以尽。百姓纷纷揭竿而起。然当今起兵反隋之各路豪杰中,一多半乃是不堪天灾、人祸、兵役之苦而起事,他们胸无大志,目光短浅,上下皆只求能有安定生活足矣,一俟得偿温饱,聚合立即溃散;少数几人,如李密、薛举之流,虽有争霸天下之野心,却并不具备争霸天下之条件。”

“世民愿闻其详。”

“苟欲得天下,须天时、地利、人和齐备,方可乘时而起,得地而固,拥众而成。三者之中,又以人和最贵。古语道:‘得人心者,得天下也。’人和涵盖士心、军心、民心之向背。士心定策,军心争胜,民心固地,不可或缺。盖人主虽明,然天下之大,事变之机,千头万绪,绝不可能一一料定,故须广聚士人之智,择善而从以定大计。士人虽不善阵前厮杀,然见识广博,谋略深远,非赳赳武夫可比。有贤士定策,再加军卒敢战,民心拥戴,则得地而固,无往而不胜。故乱世之中,为人主者,当礼贤下士,体恤兵卒,爱护百姓,方能成大事。秦末楚汉相争,初时项羽力强而刘邦力弱。项羽乃名门贵胄,勇武过人,熟知兵法,二十七岁即破釜沉舟大破秦军,名扬天下。而汉高不过一介亭长,布衣出身,起于草莽。然终至汉高胜而项羽败,盖人心使然。项羽自以为乱世之中,唯力强者得胜,自恃其兵强马壮,显赫一时,刚愎自用,不纳良策,有范增而不用其谋,初得韩信、陈平而不能用,任其离去投至对手麾下,更兼破秦军竟坑杀降卒二十万,纵使秦皇暴虐,与士卒何干?如此滥杀无辜,岂不丧尽天下人心?故今世皆以项羽为盖世英雄,吾独不以为然,以为其一介莽夫,空有拔山之力,而不知顺天应人,错失许多良机,终至败亡,临终尚狂言‘天意亡我,非战之罪’,归咎于天,可谓至死不明。反观刘邦,初起时其势虽微,却处心积虑,与项羽反其道而行,顺天时,夺地利,谋人和,入咸阳与民约法三章,除秦苛政,体恤士卒,爱民如子,善用萧何、张良、韩信此汉初‘三杰’之所长,终至天下归心,开创汉家五百年基业。敦煌公可见,今日之势,与秦末群雄逐鹿之状,何其相似耳。”

世民只觉得眼前一亮,心胸豁然开朗,他激动地站起,对玄龄深施一礼,言道:“先生所言,句句至理,世民闻所未闻。再请先生赐教,今我父子该如何顺天应人?”

玄龄忙起身答礼,二人重新落坐,玄龄继续分析时局道:“方今天下大势,隋室虽弱,然江都尚有骁果雄兵十余万,东都亦有悍卒三十万,其势虽衰,其力尚存,未可小觑;中原李密,率瓦岗军雄居仓城,百姓任取米粮,已拥众百万,实力最强;河北窦建德,为人宽厚,甚得民心;幽州罗艺、代北刘武周、陇西薛举父子,俱是边塞悍卒,勇武善战;江淮杜伏威,人众方盛,锐气难当;江陵萧铣,乃梁朝帝室之胄,以恢复梁室故地为号召,归附者甚众。其余不足一论。然以上诸子,大都缺乏身为人主之品格和胆识,或才略不足,不善养士,以为一将之能可得天下;或是狡诈之徒,弄权术而忘大义,对亲信也妄加猜忌,用小人之心,以致众心离散,无人肯为其用命。结果有谋士而不听诤言,有勇将而不能善用之,任其枉死疆场,故其虽有机遇而不能利用,纵有贤士也难展其才。一时轰起,而又骤然陨落。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试问当今此辈,又有谁人之勇力、声望,能及当日之楚霸王项羽?”

世民似已入迷,神情专注地望着玄龄。

玄龄略一停顿,接着道:“敦煌公父子,当此天下纷乱,隋室衰微,群雄并起之际,奋举大义,拯救百姓于凶危战乱之中,可谓顺天时;关中百二河山,最是险固,秦皇据此而扫六合,汉高据此而得天下,今敦煌公父子,抢占先机,西入潼关,一路势如破竹,加之三月前关中兵俱发往东都增援,西京空虚,可一举而得,此谓得地利;敦煌公父子礼贤下士,军纪肃然,怜惜民众,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并废隋离宫,放还宫女,已大得人和。故吾观当今之世,能得天下者,惟有敦煌公父子。然则当今情势复杂,敦煌公父子纵使坐拥关中,仍临四面强敌。临近巴蜀之地未下;陇西薛举、代北刘武周虎视眈眈;塞外突厥骑墙观斗,欲收渔人之利;东都隋军、瓦岗李密、河北窦建德,实力皆不可小觑。若稍有不慎,即有可能前功尽弃。故此当务之急,当外示谦和,内聚实力。继续以安隋室号召天下,切勿图虚名遭至群雄忌恨,然后静观天意顺逆,以顺天时;西京之役宜速战速决,万勿如李密困于坚城之下,进退两难。然后保汾晋,守潼关,略巴蜀,灭薛举,和突厥,以固地利;废苛政,安流民,制礼仪,明刑赏,揽贤士,识将帅,抚归顺,以争人和。待地利巩固,人心大归,天时自至。此时敦煌公父子统率大军,先易后难,北除刘武周、罗艺、窦建德,南灭萧铣、杜伏威,然后会师河洛,一举踏平瓦岗,擒李密,夺东都。如此,大业成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