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二)纳妓为妻,暗通倭犯(下)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226字 发布时间:2022-06-27

纳妓为妻,暗通倭犯(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二集

 

高翰文今日的行程铁定是暴露无遗了,他不仅纳芸娘为妾,还把张真人的《血经》转交给了张居正,这已经不是师徒反目成仇了,这分明是要跟老恩师不死不休的节奏了。张居正不动声色地望着高翰文,平静地问了句,“那,你是怎么想”,高翰文连《血经》都带出来,他还能怎么想,冲冠一怒为红颜,谁不让他娶芸娘,他就跟谁玩命,深深吸了一口气,故作镇定地答道,“无非是再进一次诏狱罢了”。有一说一,纳妓为妾属于生活作风问题,最多也就是个革职,连拘留都不够格,至于暗通倭犯这一条,人家柱嫂还在外面飘着呢,你高翰文凭什么再进一次诏狱,聚众淫乱的事儿也不归镇抚司管啊。张居正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咸不淡地说道,“嗯,有这样的想法,便什么都不怕。墨卿啊,我奉命向你传一句话,你可记清楚了,“高翰文,是个有良知的人,皇上放了他,我们就要保他”,这可是裕王亲口说的一句话,你放心,有裕王在,有徐阁老、高大人还有我,决不会让你第二次进诏狱。”

 

热爱艺术的高翰文,从来就不是一个视死如归的硬汉,他所能承受的极限,也就是进诏狱吃牢饭而已,而且还是要住单独小院,最好有个美女红袖添香,能伺候他饮食起居的那种。张居正事先也不知道高翰文今天要对自己说什么,听了他前面的几句牢骚,很自然地以为高府台被严党吓破了胆,柱嫂倒是死不足惜,关键是决不能让芸娘离开北京,张神童的当务之急是要稳住高翰文,好让清流能把芸娘这张牌,死死地攥在自己手里。裕王有没有说过要保高翰文的话,这个还真不一定,反正高翰文也不可能去找裕王当面核实,以高府台现在的所作所为,自然不可能再进诏狱,可如果他继续跟着张神童这群清流混在一起,以后会不会二进宫,还真不好说。张居正上嘴唇一碰下嘴唇,高翰文好像立刻成了清流们的心头肉似的,裕王、徐阶、高拱再加上张神童自己,纷纷都要保他这个严党二五仔,总之就是让高翰文啥也不要怕,啥也不要想,只管放心大胆地纳妓为妾、心安理得地欺师灭祖,这才是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最应该干的事。

 

张居正既然能借谭伦的名义给海老爷写假信,自然也能借裕王的名义给高翰文画大饼,反正吹牛哔也不用上税,到时候进诏狱的又不是自己,高翰文被张居正忽悠地两眼直放光,忍不住站起身来,兴奋地表起忠心来,“有裕王这句话,高某死而无憾”。高翰文也是个爱吹牛哔的货,当初去杭州上任前,曾经向严世蕃拍着胸脯承诺过,完不成以改兼赈,就用小阁老送的文房四宝,亲手写下自己的祭文,如今半年过去了,祭文写没写不知道,反正高大人自己活得倒是挺滋润的。张居正装出一副掏心掏肺的模样,笃定地望着高翰文,信誓旦旦地说,“没人能置你于死地”,随即也站起身,向着窗边走了几步,思索了片刻,方才郑重其事地说道,“今天已是腊月二十二了,我担心的是那个齐大柱,镇抚司会在腊月二十三杀人,要是杀了这个齐大柱,便又有一桩说不清的案子了。”

 

眼下高翰文当然不能死,毕竟芸娘还等着和他入洞房呢,至于那个齐大柱,张居正是一点儿也不担心,道长亲口说了腊月二十三送他上路,这倭贼铁定是凉透了,除非有氪金大佬打赏一套逆天的神装道具。张居正忽然提起齐大柱,只是在委婉地告诫高翰文,腊月二十三一过,齐大柱倭贼的身份可就坐实了,到时候倭贼的妻子自然也是倭贼,高府台你这天天晚上和倭贼暗通款曲的,怕是不太合适吧。言尽于此,张居正也是点到为止,并不打算把话说破,不管高翰文有没有听懂,反正等齐大柱投了胎,张神童便会立刻和柱嫂彻底划清界限,毕竟寡妇门前是非多,何况这还是个通倭的寡妇。高翰文闻言愣了片刻,眼神中划过一抹得意,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跟张居正是英雄所见略同,都是为了搭救齐大柱而来,完全没有听出张神童的话外之音,兴冲冲地说道,“卑职今日请见张大人,原本不想说这些话,而是有一样至关重要的东西,要交给张大人”。

 

“什么东西”,张居正转过身,狐疑地望着兴高采烈的高翰文,“一件能够扭转乾坤的东西”,高翰文洋洋得意地取过一个包袱摆在了桌上,二话不说便要去解包袱皮,“不忙拿出来”,张居正谨慎地问,“告诉我,到底是什么东西”。那包袱皮方方正正的,一看就是里面包了个盒子,高翰文越是卖关子,张居正越是心里没底,心中暗道,万一盒子里装的全是银票,那就有点尴尬了,高翰文这哥们该不会是想破财免灾,让我出面替他摆平“纳妓为妾,暗通倭犯”的事儿吧。高翰文抬起头神秘兮兮地说了声“血经”,张神童愣了片刻,不明所以地追问道,“什么血经”,高翰文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张三丰,张真人的血经!”张居正闻言心中不由自主地一紧,脑子顿时转地飞快,眼中闪着精光,压低了声音问道,“你从哪得来的”。

 

高翰文沉吟了片刻,强装镇定,有些心虚地说道,“是芸娘和齐大柱的妻子从江南带来的。来此之前,卑职找了张真人的手迹比对,确是张三丰,张真人在一百二十岁时,手书的那两部血经!”说罢,双手捧着包袱递了过去,张居正如获至宝般地接过了包袱,爱不释手地看了又看,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张神童问血经是怎么来的,高府台含糊其辞地推说,“是芸娘和齐大柱的妻子从江南带来的”,这血经明明就是沈一石死前留给芸娘的遗物,却被高翰文说的是欲盖弥彰、语焉不详,不知道的人听了这话,还以为这宝贝是芸娘和柱嫂在江南倒斗时候,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呢。而且高翰文你明明是搞艺术的,又不是玩古董的,你怎么就能确定,这血经是张三丰手书的那两部呢,古董行里造假的手段花样繁出、不胜枚举,字迹一模一样,只能说明人家师傅临摹地惟妙惟肖;至于说这血经的年份,张嘴就敢说是张真人一百二十岁时写的,高府台你又没做过碳14同位素检测,你是亲眼看见了还是怎么的,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这玩意儿最后可是要拿去献给道长的,若真是件高仿的A货,你们老高家恐怕就要变绝户了。

 

关于这两部血经,可是大有玄机,值得仔细聊聊,先问诸位一个问题,芸娘为什么要献血经,她这么做到底图的是啥,血经是沈一石死前留给芸娘救命的宝贝,芸娘献血经自然是为了救命,只不过是为了救她自己的命,跟齐大柱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这血经,杨金水装疯卖傻、锒铛入狱的时候,芸娘没有献;她和高翰文两个人被关在诏狱里,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时候,芸娘没有献;回了北京,跟柱嫂一起住了两个月,芸娘也没有献,偏偏是到了腊月二十二,芸娘就把血经给献了,说是忽然良心发现,只为了救一个素未谋面的齐大柱,这特么的谁能信啊。芸娘之所以献血经,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被严世蕃那伙人逼的走投无路了,不得不出此下策,芸娘倒也不是非要嫁给高翰文做妾不可,只不过自己已经暴露在严党的视野之下,此时离开京城,身边又没有锦衣卫贴身护卫,自己一介女流之辈,就算身上揣着司礼监的牒文,可万一半路遇到几个法外狂徒张三那样的狠人,自己八成就得去下面找沈一石团聚了。正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芸娘行走江湖多年,茶艺大师自然不可能是什么傻白甜,要怪就怪严党这边把事做绝,非要杀人灭口、斩草除根,逼着芸娘不得不提前祭出了,氪金大佬死前打赏的神级道具,谁又能想得到,把持了朝政20年的严党,如此一尊庞然大物,最后竟是倒在了两部A货血经之下,只能感慨一句,端的是咎由自取、造化弄人啊。

 

再问诸位一个问题,同样是献血经,芸娘为什么非要找素不相识的张居正,而不是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干爷爷吕芳?诸位不妨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初在诏狱的那间小院里,吕芳亲口对芸娘说了半天杨金水现在过得有多惨,芸娘足足跟了杨金水四年,结果这娘们愣是揣着血经无动于衷,还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等到了腊月二十二,这娘们又变戏法似的掏出了两本血经,大喇喇地交到了吕芳的手里,还大言不惭地说什么,要用这玩意儿去救齐大柱的命,诸位觉得吕芳又会作何感想。这就好比说,吕芳的儿子杨金水出了车祸,生命危在旦夕,急需筹钱做手术,吕公公找到了儿子的前女友芸娘,开口想借一万块钱救急,芸娘推说没钱,结果扭头掏出手机,随便找了个做直播的健身教练,只听了一曲《本草纲目》,就给人刷了100个嘉年华,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