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沈宜修篇
书名:列女传 作者:小薇KING 本章字数:3467字 发布时间:2022-06-26

1572年,明穆宗因中风突然驾崩,年仅九岁的皇太子朱翊钧继位,改元万历,即明神宗。早期辅政大臣张居正严惩贪官污吏,裁汰冗员,整顿朝正纲,改革体制,史称万历中兴。后期明神宗懒怠朝政,加上国本之争,东林党争等重大事件,国家逐渐衰败。1620年,明神宗驾崩。其长子朱常洛登基,为明光宗,明光宗仅在位一个月就猝死。明熹宗继位,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阉党当权,内忧外患,1627年明熹宗不慎落水病重,不久因霍维华之药而驾崩,信王朱由检继位,即明思宗,年号崇祯。

 

我一共生了八个儿子五个女儿,最让我心疼的就是大女儿纨纨。

“怎么是个丫头啊?”我刚从生产后的昏迷中醒来,就听见婆婆不满的说着。

我轻轻咬着嘴唇,微闭着眼睛假装昏睡,我听见叶绍袁陪着笑说:“娘,没事儿,宜修以后还会生的,”

婆婆鼻子里哼了一声:“多子多孙是福气,以后得多生。”

“我姐又不是母猪,还让多生。”是弟弟沈自征的声音。谢天谢地,他的声音并不高,婆婆不知道是真没听见还是装没听见,转过头问自征:“亲家老爷和太太最近可好?总想着去府上拜访,忙着照顾你姐姐,也走不开。”

婆婆嘴里的亲家老爷和太太并不是指我爹娘,而是指我的从伯父沈璟,他原是光禄寺丞,后辞官回家,潜心研制词曲,是此中魁首。我爹娘早在我十六岁成亲前就过世了,伯父费尽心思,为我定下和叶绍袁的亲事。分湖沈氏和叶氏都是书香门第,世代交好,我和叶绍袁平时也是有过几面之缘的,他比我大一岁,长的好、有才华、性格又格外的温和,所以我最初嫁到叶家之时,每日和他诗词唱和,好不快活。有小诗为记:芍药如含笑,旖旎回廊曲。蔷薇更袅袅,满架纷红玉。景色良悠哉,聊以消尘俗。

“听说沈家上上下下皆通文墨,女子也不例外,你在家里可上过学?”婚后不久,婆婆把我叫过了去问道。

“哦,我不曾上过学的,我娘过世的早,弟弟又小,我整日打理家务,就没有去族学,只是简单和长辈们学写些字罢了。”我小心看着婆婆的脸色,谨慎地回答。

“那就好,那些诗啊词啊曲啊什么的,没什么大用。既然现在你嫁给袁儿了,就好好照顾他,催他上进才是。这样吧,我让袁儿去学馆里住些日子,你回头收拾收拾他的衣物。”

就这样,新婚燕尔的我们被迫分开,直至三年后叶绍袁第一次科举落第返家后才从学馆搬了回来,这也是婆婆想抱孙子了,可是我头一胎偏偏生的是女儿。

“娘,我为什么叫纨纨呢?”小小的纨纨曾问过我。

“纨是一种素色丝布,高贵精细又不张扬。而且身为女子,纺绩针黹是咱们的本分呀。”我俯下身摸摸她的脸,笑道。

“姐,我看着纨纨,就想起了当年的你。”自征来家里作客,看着才不过十岁,却帮忙照顾身下五个弟弟妹妹的纨纨如是道。

她和我一样,并没有人刻意教她读书,只是在耳濡目染中读书习字,三岁时的纨纨就能背诵《长恨歌》,让人啧啧称奇。叶绍袁不理家务,一心向学,我一边连着不停生孩子,一边打点上上下下各项事务,纨纨就自觉地担任起长姐的重任,陪弟弟妹妹玩耍,教她们识字。

“姐,你还记得吗?当初我们不懂事,瓜果梨桃都抢着吃,还偷偷在你床上放小虫子,你都从来不生气的。”自征感慨道。“一晃儿这么多年过去了。”

伯父死后,沈家虽然不少如自征这样的才子,但是朝堂上却没有一席之地,慢慢就败落下来了。叶家何尝不是如此呢?叶绍袁年年备考年年落榜,我为了他考试费心费力,不仅家务不让他沾半点手,还常常帮他准备策论文章。

“如果夫人您去应考,怕早就金榜题名了。”叶绍袁故意酸我。

“没事儿的,马上就秋闱了,夫君,而今莫再辜秋色,休使还教妾面羞呀!”我反过来打趣他。

“能娶夫人真是在下三生有幸啊!”叶绍袁将我抱在怀里温存一番,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昨日学堂里的刘兄向我借二十两银子,说是有急用,上回娘就因为我借钱给别人大发脾气,我不敢和她老人家说,夫人你看……”

“没事儿,我来想办法。你安心读书吧。”我心里咯噔一声,嘴上却不愿说“不”。

“娘,您就这么纵容爹?”纨纨看着我又一次拿出妆匣,盘算着还可以变卖哪件首饰,忍不住开了口。

“没事儿的,你爹说了,这是最后一次。”我选来选去,选出一枝梅英长胜簪来,唤心腹丫鬟拿出去当了。“等今年租子下来再赎回来就是了。”

“今年年景不太好,怕秋天下边的庄家开口求,您心又软了,给他们减免。”纨纨无奈地看着我。“到时候奶奶一不高兴,再罚您长跪。”

不怕的,虽然婆婆刻薄了点,但叶绍袁对我是极好的,即使婆婆不喜我吟诗作词,叶绍袁也照样有空与我夫妻共赏,唱和互酬,所有的烦恼似乎就在彼此相视一笑之间化为云烟。

日子忙碌又快活,每天我教几个孩子诗文、还能抽空种花种草,写几首写意的小诗。唯一让我担忧的就是成亲后的纨纨。

在我成亲的第二十年里,叶绍袁终于进士登科,扬眉吐气,他多年的好友袁若思也在同年考取进士,将往岭南赴任。袁若思是了凡大师之子,叶绍袁从小在他家受教,两人感情自是没话说,所以纨纨还在襁褓之中就定下与袁若思之子袁崧的亲事,在举家上任之前,袁家将纨纨求娶过去。

“娘,我舍不得你,舍不得弟弟妹妹们。”临行前,纨纨伏在我膝上,喃喃道。

从水乡的汾湖到炎热的岭南,途中山高水远,自然会有许多的辛苦与艰难,纨纨在途中派人捎信给我,叹息“陌上莺花带泪看、不知何日是归日”,看的我心都揪了起来。好在袁崧走到一半就决定返家,这才让纨纨少受了车马劳顿之苦。

“看来姐夫还是蛮疼姐姐的,是怕姐姐去了岭南不适应,所以带姐姐回来的是不是?”二女儿小鸾手持团扇咯咯笑道。

“胡说什么,看我不拧了你的嘴。”纨纨轻轻拍了小鸾一下。她明明是在笑,可眼神里却带着一丝哀伤。

“怎么?袁崧他对你不好?”背地里,我偷偷问纨纨。

“没,挺好的。”纨纨脸上挤出一丝笑容,“真的挺好的。家里的事都是我做主的,他也不多问,婆婆对我也好。”

“你婆婆上次见过还说急着抱孙子呢。”我察看纨纨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问:“要不改日和你几个妹妹去庙里拜拜?”

“好啊,去拜拜。”纨纨并不看我,她眼神空洞,不知想什么。

“有恨随流水,无缘去入山。登楼空极目,惟羡白云间。娘,你看大姐写的这诗,怕是有遁入空门之意呢!“小鸾拿着纨纨写的诗给我看,语气里满是担心。

“可能她这几天心情不好吧,你多叫她回家里玩玩,你们姐妹一起作诗乐呵乐呵也就没事了。“我敷衍着小鸾,心里却是一阵的茫然。

事实上,我已经从暗中打听到了真相,袁崧他竟然喜好男风,娶到家里的纨纨不过是个摆设,彼此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

要不,让纨纨和离吧?这个念头曾无数次闪过我的脑海,却又被我压了下去。好端端的过日子,一旦和离,别人势必要问是为什么。如果把真相说出去伤了袁家的面子,叶绍袁是一定不肯同意的,纨纨自身完美无暇,也不可能被休,她是长女,一旦和离,下面几个弟弟妹妹也不好说亲事,也只能委屈她了。

这年九月,我的三女儿小鸾也要出嫁了,小鸾是家里孩子中最出色的一个,她有着绝世之姿,咏絮之才,偏又性情高雅,待人宽和。她出生时我奶水不足,弟媳倩倩生的孩子那时早夭,就将她抱养过去,近几年才归家。纨纨最怜惜这个自小不在身边的妹妹,姐妹两个感情极好。

“娘,家里太乱,我这几天病着,也帮不上什么,我回去呆几天,等小妹出嫁前再来。”纨纨一边咳嗽一边歉意地和我说着。

小鸾嫁的是昆山张家子弟张立平,也是个学富五车的好孩子,可没想到的是,在张家送来催妆礼的当夜,小鸾却突然染上重病,一病不起。遍寻名医然而身体还是不见好转,反而每况愈下,终于在她大婚的前五天仙逝而去。

“娘,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纨纨疯了一般抓住我的手,放声痛哭。

是啊,小鸾为什么会因为出嫁而郁郁而亡?是看到纨纨成亲后的不幸所以害怕?还是看到我为她准备现样的嫁妆而被迫再次典当田地而忧虑?

小鸾的离去让我悲痛欲绝,没想到更大的厄运还在等着我。两个月后,当纨纨病逝的消息传回来的时候,我的精神彻底崩溃了。

“制酒同倾九日前,谁知此别即千年。疏香阁外黄昏雨,点点苔痕尽黯然。才赋催妆即挽章,苍天此恨恨何长。玉楼应羡新彤管,留得人间万古伤”。这是纨纨在病中做的哭妹诗,她满心为妹妹而悲伤,日夜哭泣,终于玉殒香消。可怜的孩子啊,你怎么能忍心让你娘我在七十天里连接遭受这样的打击啊!

“夫人,休息一会吧,明天再抄可好?”叶绍袁看着面色枯槁的我劝道。

“不用,我也时日无多了,我想把纨纨和小鸾的诗整理刻印好,不然我就是死了也不安心。”我吃力地说着。

叶绍袁不再劝我,他也和我一起誊抄起来,只是一抄到纨纨的诗,他的泪也控制不住,成串成串的落了下来。

春去几人愁,春来共娱悦

愁心难问花,阶前自凄咽

昼永香消春寂寂,梦残烛跋思悠悠。近来长自只知愁。

往事堪伤,旧游绿遍池塘上。闲愁千丈。暗逐庭芜长……

我那可怜的女儿啊,她怎么会这么多愁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列女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