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明码标价的爱情
书名:漂在多伦多 作者:葭西 本章字数:1874字 发布时间:2022-06-26

苏菲对我坦白说她下班还要兼职做美甲,周末去代购,还想找个地方做芭蕾老师。她在来这里工作之前,为了找到工作除了做了那个“四大付费实习”还找了个数据分析(Data Analyst)职业培训班,那个班价格1万多加币,让她生活压力很大,于是她继续兼职做代 写。

 

  苏菲的代 写服务是从帮同学完成作业开始的,他们商科一般一份作业给500刀-800刀,差不多两个字一刀,后来毕业了没工作时候也接着作业赚些零花钱。后来她发现学校门口就有代 写中介“地推”服务,苏菲问他们需不需要写手,对方看了苏菲的成绩后把她收拢进了团队,后来苏菲才知道自己进的这个小团队其实是一个比她早两年来加拿大的留学生开办的。

 

  苏菲进的团队很小,团队老大姜姜和她关系也很亲密。姜姜是12年来以数学与计算机专业闻名的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简称“滑大”)读财务分析及风险管理专业(Financial Analysis and Risk Management),这也是学校最热门、也是压力最大的专业之一。他开办这个团队最开始也是因为自己有需要,当他无法独立完成学校的作业时,就去找身边能联系到的学霸有偿替写,后来身边的朋友觉得他比较靠谱,也都让他帮忙安排,然后渐渐地就停不下来了。

 

  如果在谷歌地图搜索“自杀大学”搜索结果的第一条就会是滑铁卢大学,因为这里课程繁重、毕业压力大,几乎年年都会有学生因无力完成学业而选择轻生。正是在这个学习氛围浓厚甚至略显压抑的校园中,姜姜找到了商机吗。据姜姜对苏菲说,她可以凭借代写中介业务每个月净赚1万美元以上。

 

  苏菲进这个团队没有经过任何考核。姜姜对苏菲说,只要愿意、有能力写的人,都可以直接加入。姜姜解释说前期时候也曾经对写手进行考核,但她发现考核结果和真正的作业结果并不符合,因为有的写手会在通过考核以后,把订单外包给别人。苏菲对我这么坦诚的原因是她想拉我一起加入团队,我不知道她是否从上面有抽成,而且我不太喜欢这样挣钱就婉拒了她的邀请。

 

  苏菲铺垫完那么多后问我说,她很缺钱,一般什么时候发工资。我那时候因为良心实在是不安,告诉了她一般押一个月。她显得很着急,给我说她必须在九月前保持收支平衡(对话的时候8月上旬)。

 

  我问她为什么要卡在这个时间点呢。她好像作了决定才给我说,现在的住处的钱,包括吃饭、养狗、车子的钱,全是她男友付的。她男友还在上学,九月就要回温莎了,到时候她要自己平衡开支。而且给我说了她心里更在意的事:她男友对她并不是那么笃定,如果她拿不下身份,或者养活不了自己,她男友一定会离她而去,而她又没有向父母要钱的选项。

 

  其实在她说这段时候,我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在之前,她大概给我讲过她和男友的关系:男友和她国内时候就认识,就在一起了,她男友比她小两岁,但学习不是很好,所以她在国内等到她男友准备好才一起出国的。然后这边也一直一起上学,在一起。在我看来这起码6年的感情,居然不笃定?

 

  苏菲比我年长五岁,见到我不太明白的表情后,给我讲:“一个男的和你恋爱,和与你结婚对你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然后让我抓紧机会找到还没变得那么市侩的男生一起成长。在苏菲的描述中,她男友家很有钱,包括在她上学期间一直负担他俩的生活费房租,而苏菲负责照顾那个男生。当然这段在我理解中就是她男友家在此期间把她当个保姆利用。而她一定保证自己遵循男友家设计的路线,才能走向婚姻,那个目标就是有一定的收入,同时能利用婚姻带男友移民。

 

  我后来再想她说的话,突然想起那件关于车的事:苏菲男友开的车应该是特别好的车吧,所以才不想让我老板见到。我完全不认识车,对她态度也比较公正,所以她一直没介意让我看到。

 

  会计,本来是很稳定的一种职位,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也变得摇摇欲坠了。我懂苏菲的不安,太多怀揣高学历文凭,却还在向下流动的人了。法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降低了,建筑、市场研究、数据分析、图书出版、人力资源和金融等专业领域也没有从经济衰退导致的就业机会萎缩中恢复过来,而这些都是要求硕士学历或者受到硕士青睐的职业。

 

  正如因在博客上记录原汁原味的低薪生活,而于2015年在全国一举成名的琳达·蒂拉多(Linda Tirado)在她的书《当收入只够填饱肚子》(Hand to Mouth)中直言的:“拼命工作却还是那么穷,真令人崩溃。”这本书的副标题也很符合我和苏菲的现状:走向贫穷化的年轻人,正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 被困在低薪、低保障、高物价的“新贫世代”,为什么无法脱贫。

 

  我在想“中产阶级”在今天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和苏菲通过教育进入了一个享有知识和权力的阶级,似乎属于资产阶级。拥有文化资本,或者说非经济资本,这有时与现金和资产等经济资本大不相同。我们必须重新考虑这样一种长期存在且深入人心的信念:在一个稳定的、看上去很实用的领域获得研究生学位可以带来个人的增值——这已经不再是成功的保证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漂在多伦多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