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霍复归一行人马,离了黎州,押着粮草,一路直奔襄州而来,路上行走二十几天,终于安全到达,与霍勇合兵一处。
这一路走来,韩健和李大力的腿伤,也已经好了个七七八八了,扔掉拐杖,也能骑马而行了,于是两个人这才又活泛了起来。
“叔叔,现如今我们两个也已经合兵一处了,根据前方我父亲的战报来看,他那里的粮草也就是能够支撑一个月的时间了,所以,接下来,我们可不能浪费时间了,赶紧做好战斗部署吧,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打算呢?”
说话之人,的正是霍飞的长子霍勇,此时奉命镇守襄州,与几位将军,此时商量着下一步军事行动。
霍复归看了看霍勇,然后问道:“贤侄说得对,这两天我也在想,不过,你来的时间长久一些,敌方什么情况你应该比我清楚一些,要不你先介绍一下对方的情况吧。”
霍勇听到这里,自然是极力介绍:“叔叔你也知道,我驻守襄州,本来就是为了转运粮草,保证后勤补给,不过自从宋五宋六两兄弟,偷偷绕过前方,来到后方之后,我这粮草可就运不出去了,隋州和唐州人马本来就不多,他们俩兄弟,首战就占领了这两座城池,两条补给线也~都已经被把持住了,所以这次你们前来相助,只需打通一个补给线就完全可以了。”
“哦,是这样,但是不知道他们兄弟两个占据城池之后,有没有来过你这里攻城呢?”霍复归继续问道。
“哦,这倒是没有,当时唐州隋州败退人马撤到了我这里来,和我合兵一处,这一共就是一万五的人马。他们也知道,两个人假如都各自分出兵马来,只留下少数人来这里攻城,最多也就是集结三万人过来,这些人马要想攻破我这高大坚固的襄城,是不可能的,所以,两个人倒是都没有来过。”
“哦,这么说来,他们如今的对策就是单纯的封堵粮草补给喽,一个月后,足以让你父亲不战而退,到那时候,他们双方夹击,自然能胜利了。”霍复归低头默默的说出了敌方的意图。
“对,他们的计谋很明显,不过,当时拿他也没有办法,如今你领精兵四万,我这里一万五,这就是五万五千的兵马,宋五宋六四万,分兵两处,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呢?”霍勇回头,继续问了一句。
“嗯,如果这里留下一万兵马把守,剩下四万五,共同去攻打一座城池,你说咱们有多少把握?”霍复归继续问道。
“把握不大,毕竟他们是两万人守城啊。”霍勇摇了摇头说道。
看了一眼两边的几个将领,霍复归继续说道:“嗯,这个你说的在理,那你说,咱们应该如何打算呢,对了,帐下几位将军也说说你们的观点,咱们一块想想办法。”
听到这里,韩健脑瓜子一转,对霍勇说道:“霍将军,不知你这里可有这几座城池之间的地形图吗?”
“当然了,来,这里就是。”
说完,霍勇带着几位,来到一副地图面前,分别给几个人指了一下地图。
几个人看了看之后,韩健突然说道:“唉,要不我们这样吧!”
“韩将军有什么好计策啊?”霍勇连忙问道。
韩健瞅了瞅几个人,说道:“你看这两座城,双方离着不是很近,所以,我们只要能走出去,把营地扎在两个座城池之间,那么,到时候寻一个小路,日夜交替,足够把粮草运过去,这样,咱们驻扎的大营,不就是一个新的转运粮草的基地了吗?到时候,前后可以抵挡得住宋氏兄弟的攻击,左右还能保障粮草的畅通无阻,虽然粮草转运慢一点,但是你看着地图,这里就是申州,就在我们驻扎的前方,应该也就是二百里的路程,如此的近距离,就不足为惧了!”
几个人仔细的瞅了瞅地图,确实如此,霍复归也认同了此种部署和看法,于是连忙差人去选合适位置,到当地去打听是否有小道绕行。
骑马单行,两百里的路程,一天就到,几波人马分别到了几个地方打听了一番之后,第二天回来复命,得到了结论,确实有小道,还不止一条,不过就是走起来泥泞不堪,要想走,大车肯定不行,有的地方,得需要人背马驮。
听到来报之后,霍勇也是放下心来:“这个问题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个别地方驼也好,背也好,问题不大,只要能保证安全,最多就是多派人手罢了。”
“那好,那就这么定了,霍勇贤侄,你就继续把守住襄州大城即可,我等几人,前去扎住营寨,到那时候,咱们之间约定好,白天三次,晚上两次,彼此之间营地探马不停,来回探报,距离也不远,几百里的路程,但凡两个批次的探马没有消息,那就说明敌方可能有情况,那时候即刻停止运送粮草,当然了,我们还要再派几个人,驻守在唐、隋两州来时的必经之路上,一旦发现他们有敌情,立马来报,即刻出战,确保粮草万无一失。”
“好,放心吧叔叔,你们放心前去,我这里一定不会出差错的。”
就这样,几个人商议已定,霍复归自去扎营驻守,霍勇着手,分出麾下三千兵士,分成几个小队,从小路之上,昼夜不停的运送粮草,到霍复归的大营之内,霍复归又分出五千兵马,安排朱北,从中转大营,走几条小路,进入到申州前线,运送到霍飞的手中。
而李大力和韩健,分别被安排抵挡未来威胁。两人各自领着五千快速机动的骑兵,分南北两批人马,在主大营南北扎营,以应对宋五宋六的来然来袭,从而做出快速应对。
而主大营之内的霍复归,精兵三万,亲自在大营驻守,安排救援,只要一方受到袭击,韩、李首先出击抵挡,自己随后亲自领大部队在后边支援。
就这样,不消五天的功夫,这一个补给线路,就已经彻底完成并运行起来。
而此时,前方申州的霍飞得知了这则消息之后,也是稍稍的稳定下了心神,坐在大堂之上,对着底下所有人说道:
“帐下的几位将军,如今经过黎州一战,听说一个名叫风洪雷的小伙子出手帮忙,赢的出奇的顺利,咱们最终获得了胜利,并且是以少胜多。
而霍复归如今也已经押着缴获来的粮草,到了咱们申州城的后方。虽然粮草从小路之上来,不过粮草问题已经解决了,粮草不仅够吃了,反而是略有剩余。大家也没有必要着急了。
相反,现在着急的,并不在于我们,而是在于吴王方面,宋五宋六攻下来的唐城和隋城,虽然原来城内的补给粮草落入了他们的手里,但是,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也没有太多,不出三个月,如果没有补给,他们必定先大乱。而且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原本想用粮草困死我们,如今他们自己深入孤地,反倒是害了自己,所以,即使咱们在这里不出战,那么后方的宋氏兄弟,也早晚被我们瓮中捉鳖。”
“好呀,太好了。”
下面一众将领,听到这里,个个都是喜笑颜开,终于从之前的被动,变成了主动。
……
“宋将军,不好了,不好了……”
一个探子,匆匆忙忙的来到隋州城大殿,进到大殿,就匆忙喊了这么一句。
“什么事情啊?这么慌慌张张的,快说。”
座上的宋五,倒是威风凛凛,气定神闲的朝着堂下之人问道。
“回将军,探马来报,前几天和霍勇合兵一处的霍复归,领着自己的兵马,来到了咱们和唐州只间安营扎寨了,并且我手底下几个探马看的清清楚楚,他们把营地,扎在了几个小路的地方,现在正在日夜不停的往申州方向运送粮草呢。”
“什么?还有这事?不能吧,霍复归也算是一个老将了,能犯这种错误吗?从小道上运粮?那得耗费多少人力马匹?”
“没错,他们如今昼夜不停的运送,总共有四万人把守,出动了接近一万人马,专门在这些小道上运粮。”
“哦?”宋五站起来,淡淡的回复了一句。
“嗯~难道他们就不怕我劫他们的粮草不成?”
“回将军,我都打探清楚了,他们有人时刻盯着咱们的大军呢,咱们只要一出城,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得到咱们的消息。到时候,他们必定会有所准备,甚至是以逸待劳都说不定。”
“嗯?还有这等事?”说着,宋五连忙转身,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地形图。
“来,你过来指一下,他们在哪里安营扎寨了?”宋五示意底下之人上前。
“就在这里,几乎在唐州和隋州的正中间。”探子指了指地图。
看到这里,宋五低头沉默了良久,脸上有些阴沉不定。
因为他看的明白:这个位置扎下营寨,运输粮草不说,还把自己和宋六相隔了开来,相互之间如果再有什么信息传递,也很容易被路上行走的敌军截获。
故此,宋五心中开始忧虑起来。
心中更是明白:如今,两方人马隔开,不能合兵一处,想要进攻此营寨,都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进攻襄州,两万人马根本不够,而且一旦出了城池,对方的霍复归就可以趁着自己出城,立马占为己有,而想要打四万多人的霍复归,又无异于是自己去送死。
如今,如果想要再次退回去,与大部队合兵,更是不可能了,当时来的时候,是偷偷摸摸来的,如今来时的小路肯定已经被监督把守起来了。
这情况还真是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真就犹如是瓮里的鳖一样,早晚水干了之口,被敌军擒住。
仔细想明白了之后,宋五沉默的摆了摆手,说了一句:“你们都退下去吧。”
堂下几个人小首领点头退出之后,宋五带着一脸的慌张,坐在了自己大堂之上的座位上,一言不发,开始急促的用手指,敲起了面前的案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