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绿宏公司内供改制
书名:长河涛影 作者:马驰千里 本章字数:4040字 发布时间:2022-06-24

话说国庆节又忽闪而过。

国地税的合并进入了深水区。

县国地税两局的正局长在为能不能当任合并后的局长而忐忑不安。

副局长在为能否保住现职而心有忧虑。

股所长们在为合并后能不能仍然占住主要岗位而恍惚不宁。

对于冯清水来说,这些似乎都与他毫无关系,就像是什么也不曾发生一样。

经过河水的反复冲刷已经没有了雄心,更没有了企盼。

谁当不当正局长,谁能保住现有位置,又有哪个股所长会得到新的重用都无足轻重,都熟视无睹,都云淡风轻!

很快一个又一个让地税人震惊的消息随即传来,省局局长党委书记都由原省国税局局长担任。

没几天又听说市税务局局长也是由原国税局的局长担任。

也许这些消息对冯清水来说不会产生任何感觉,但对于地税局的很多人来说就不亚于七级地震!

新合并的税务体制属于国家直属机构,这就意味着从上到下由国家直线管理。

国家税务总局当然会启用原省国税局的局长,原省国税局的局长当然会重用原市国税局的局长。

以此类推,接下来市税务局的局长肯定也会任用原县国税局的局长了。

这样的逻辑不无道理。

各县地税局的气氛不免哀鸿遍野。

除了失望就是失落,除了焦虑就是忧心。

原先混得风生水起的人物都显得一脸丧气。

整个冯阳县地税局似乎看不到一点生机。

当然,对于一些本来在地税局混得不好的人倒是有些说不出来的安慰和解气。

然而推测归推测,逻辑归逻辑,原来所有的预料,所有凉意接着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暖风所冲散。

随着市局领导的光临,随着一场气氛神秘的冯阳县税务局正副局长的新任命,一种久违的笑容又回到了许多人的脸上。

让所有人不曾料到的是地税局长刘长河被任命为冯阳县两税合并后的第一任税务局局长。

虽然在他的脸上看不出有多么惊喜,但绝大多数人会认为出乎意外,包括原国税局的所有人。

而且,原来国地两税的所有副局长不下十几号人都拉过了凳子肩并肩坐到了第一排,没有一个在这次机构组合中落下。

这样的结果当然会让所有副局长悬着的心有所着落。

这种结局是大家没有想到的,同时也是大伙都觉得非常合理公平的。

不过,接下来的股所长调整就没有这样一排坐的美丽风景了。

刘长河和原国税局长都希望自己的得力干将在这次调配中能占据主要位置。

首先,新税务机构股所长的位置要取决于省市税务局的机构设置,从而确定县级的对应机构才能确定任用人选。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这又注定会是一段度日如年的煎熬岁月。

 

与此同时武学兵从外面取经回来,胸中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发展的规划蓝图。

等他把县里乡里以及外面的事不亦乐乎地忙完,抽了一个时间召开了一次全体公司大小头目的民主商讨会。

在会上武学兵把他的新打算和新思路向大家交了个底,让大家有啥说啥,发挥民主各抒己见。

他的打算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六点:

第一,发展已有加工业,扩大加工范围。

下一步着力于药材的加工,变初级产品为中高端产品。

第二,加快武家岩村城镇化建设,按照政府的指导稳步推进移民并村的步伐。

第三,规划养老院的建设并尽快上报县里进行审批。

第四,有效整合现有食堂资源,尽可能地扩大享受食堂制的人群和团体。

首先纳入食堂制的是现有的孤寡老人和小学、幼儿园的教师,公司的所有办公人员,以及武家岩村委会的办事人员。

第五,公司里的所有采购实行自供自给。

为此公司考虑成立采购供应部。

第六,在邱上、武家岩和杏河坪之间建立专用接送班车计划,三地早午晚实行互通,以方便三地一体的全方位整合。

他的这六点设想不能不说是大手笔,让所有人既惊喜又怀疑。

第一点也许不难,只要有资金买来设备,只要派人出去学习加工技术就可以进行。

现在公司里已经有不少年轻人慕名而来,人文资源并不是问题。

第二点也不难,眼看又有两栋居民楼拔地而起,移民并村的事是县里、镇里和村里的三级规划只是时间的问题,按规划推进也是指日可待。

第三点养老院虽然在乡镇和村里还没有先例,但这是一项社会福利事业,是上级提倡的项目。

只要武学兵和村里有能力做,乡里和县里一定会拍手叫好,并且会给予大力支持。

第四点用武学兵的话就是要在三地建设各建一个卫生标准化的连锁食堂,让谁来吃,让哪个群体来享受这项福利待遇,只差公司的一句话。

说白了就是等武学兵的一句话。

可如何来整合食堂,如何建立连锁制就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了。

卫生方面好说,上个消毒柜,用餐环境整洁干净些,关键是如何标准化的问题。

有的人觉得这个名词有点抽象。

武学兵解释说:“我要求的标准化就是要厨师有标准,食谱有标准,价格有标准,用餐人员有标准,公司补贴有标准。而这些标准既离不开公司的规定又离不开其他制度的支撑。比方咱们设想的第五点,开通三地早午晚上下班接送的班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三地交叉吃住的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当然,班车的有效性也只是暂时的,或许只有一两年时间,随着移民并村的推进班车的作用会越来越小。但最起码现在是必须的。在这里我不能不和大家交代一下,随着我们公司的扩大,一套又一套的新生产线上马,随着武家岩村的落户人口逐日逐月增多,我们必须想到向城镇化发展而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所谓的机遇就是多元化的商机,以后经济逐渐得到发展,人口逐渐膨胀,消费也逐渐增大,以后的武家岩仅凭一个超市已经很难适应。也许会像雨后春笋一样爆发出更多的商店和超市,也许不仅有生活用品还会有酒店饭店,或许会有服装商店,等等。所以现在我们要考虑的食堂标准化就是要自供自给,因此是不是可以考虑应该建立起我们自己内部供给的专业配应机制,一个微利或者接近于无利的商店?商店的经营者也应是我们自己的职工,开商店不赚钱,视同一般职工由公司付给月工资。所有商品明码标价,能经得起公司的不定期检查。”

等武学兵说到这里有一个人率先鼓起掌来。

大家一看不是别人,是郑锋军。

郑锋军作为邱上分公司的负责人参与公司会议,当他听说武学兵要这样规划的时候也不由一时激动地鼓起掌来。

武学兵这样的方案无疑是要把邱上和杏河坪都纳入一体化管理中来,对他们来说当然是一件再利好不过的事情。

王泰荣揪了揪挨着他坐的武小刚的袖子朝外走去。

武小刚紧跟出来悄声问:“老王你有事?”

王泰荣压低声音:“听老武这样规划,是不是下一步就真的要这样做了?”

武小刚疑惑地问:“规划当然就是为了推行,怎么,老王你觉得有什么不好吗?”

王泰荣挠了挠头:“这样当然好了。”

武小刚更加不解:“既然觉得好,还这样神神秘秘的怎么回事?”

王泰荣犹豫了一下:“好是好,可是,我就是想到了韩大海。”

武小刚故作不明白:“韩大海?这样规划与韩大海又有什么关系?”

“怎么能说没关系!”王泰荣声音略提高了一点,“韩大海刚刚承包了武家岩超市才几天,要是公司真的实行内部供给制,实行统一管理,那还不亏了韩大海?”

武小刚听了若有所思的样子点了点头:“你这样一说倒是提醒了我,下一步公司的所有消费和供给就都要整合在公司内部了,韩大海与公司之间的生意往来显然要被割掉。”

武小刚的表情毫不在乎的样子。

王泰荣紧接着说:“这要是真的给统回去,那韩大海几十万的承包费还如何挣回来!这不等于咱害了人家韩大海了吗?”

武小刚一听:“嗨,老王,他承租超市那是他自己情愿的事情,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怎么你反倒说起我来了!”

“小刚,你跟我实说,你是不是之前就知道老武有这个打算?你是不是有意为武会庆解脱把这个破锅甩给大海的?”王泰荣追问道。

武小刚面不改色:“老王你说什么呢!就这个规划那也是老武这次出去考察了一回取回来的真经,之前谁会想到!武会庆转租超市那也是他要到南方去工作,迫不得已,谁又会有这先见之明!我说,老王你的脑子怎么会转到那里去,真是!”

王泰荣半信半疑盯着武小刚:“老武你真的事前不知?”看着武小刚肯定的表情为难地:“可是,这要是让韩大海知道了一定会找我麻烦的。”

武小刚一副疑惑的样子:“他自己心甘情愿租下的超市,又没有哪个强迫他。人家郑锋军当时候也想租来着,可他宁愿多出钱也不让给郑锋军,老王,你我有什么相干,你又有什么过错!”

王泰荣显得很忧心:“他当然不敢找你,但那天我一直是支持他租下超市的——况且我们又是一个村子的,低头不见抬头见。”

这时,门打开,开会的人都陆陆续续从里面走出来。

郑锋军走在最后面,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

不出王泰荣的所料。

当天下午韩大海就一溜风地跑回杏河坪的村委会办公室,见王泰荣不在就径直闯进了王泰荣的家门。

王泰荣一见心中早已明白了八九分,仍然摆出一副惊异的表情:“大海,你不在超市回来有事?”

韩大海非常着急的样子:“老王,我听说武学兵要把绿宏公司所有的供销业务都统回内部管理?真有这回事?”

王泰荣没有回答。

但在他的表情上,韩大海已经得到了答案。

于是很急切地说:“老王,这样一来我今年还和谁做买卖!刚刚三十万出手还怎么挣回来!”

王泰荣想了想:“不是还有居民个人消费吗?”

“个人消费怎能比得上公司的业务!只凭个人消费我什么时候能拿回本钱来!何况,听说武学兵在会上表态说武家岩以后还要再开更多的商店,还要繁荣扩大市场,老王你说,我这不是掉到茅坑里了吗?要早知道是这样我韩大海就是十万也不接那烫手的山芋!”

说着靠着墙圪蹴在门口,一副无奈的样子。

王泰荣从小到大从未见过韩大海这样稀松过。

在杏河坪村谁不知道韩大海是一条棍,宁折不弯的蔡木棍,没想到今天会这样!

就一边往起扶一边说:“是啊老韩,谁也没有这先见之明,谁也没有料到武学兵出去溜达了一圈回来就产生了这么个不靠谱的想法。”

韩大海被拉到一条低凳子上坐下来十分沮丧地:“泰荣,说一千道一万咱毕竟是一个村子里的,你无论如何也要为我去和武学兵说说情,看能不能再过个一年半载的不要整合,我也好往回来返返本钱。”

韩大海看上去很焦躁,也很可怜。

他自知王泰荣是他在大海汪洋中唯一能抓住的一根稻草。

情急之下,王泰荣就是他唯一的希望。

王泰荣只得答应下来。

但是他哪里敢去和武学兵提这个无理要求。

人家绿宏公司的整合是公司经营的大方向,哪里能因为照顾个个体户而放弃计划,哪里听说过大河绕着小船流的,这简直是个笑话。

武学兵的规划在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并加以落实。

就像春天必将向夏天过度,夏天挡不住徐徐的秋风一样。

如此迅猛如此不可阻挡,既新鲜又让人一时难以适应。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长河涛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