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石像
凌老爷来到女儿院子里就看到凌傲雪站在树下闭着眼睛练拔剑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拔剑收剑的动作,剑光闪闪,凛如霜雪,听到有人进来唰地睁开了眼睛。“阿爹。”她没有停下来,凌老爷自顾自坐在石凳上等着。
五百次后,她停了下来收剑归鞘,凌老爷把桌上的布巾递给她,凌傲雪接过后擦了擦脸也坐了下来:“阿爹找我何事?可是为了姨母说的话?”
“她的话你不必放在心上,”凌老爷摆摆手,他在意的是另一件事,“阿爹想知道你之后想做什么?”
“做什么,阿爹知道些什么?”
女儿的心思做父亲的是再清楚不过了:“你每日勤练武艺,在藏书室看凌家祖传的兵书,傲雪,你想上战场吗?”
“……是”既然阿爹开了头索性她就把话说开了:“凌家是前朝官员,为皇帝不喜才退出朝堂,当今圣上是贤明之君,阿爹想要重入朝堂也是情有可原。”
“凌家世代出将才,我不想凌家真的没落在我之手。”这是凌老爷的执念。
“可他们当真不会忌惮?没有对凌家赶尽杀绝是圣上仁慈,这不意味着朝廷便真的信任我们,阿爹,想得到他们的信任绝非易事,除非,我们证明给他们看。”
凌老爷自是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这就意味着寒霜要进军营,凌家没有人脉,万事都得从零做起。
“与其让弟弟从军,不如我这个姐姐打头阵。”凌傲雪安慰他:“说不定女儿在军营还能觅得良缘。”
“喵——”拐角处突兀地传来猫叫,凌傲雪意识到什么朝着拐角喊了一声:“寒霜——”
小男孩抱着猫咪从拐角处出来,“阿爹阿姐,我和阿蛮不是故意偷听的。”
“你是未来凌家的顶梁柱,这些事情你听到了也无妨。”凌傲雪走过去牵起他的手,带着他回到石桌旁坐下,伸手摘下他头上不小心沾上的草叶。
“阿姐是真的要参军吗?”凌寒霜拉着阿姐的袖子:“阿姐才回来没几日,寒霜舍不得你走。”阿姐打发了那些嘴碎的婆子,这几日他每日都能吃到好吃的饭菜,下人们也不敢欺他年幼,当面奉承背后敷衍。是了,他虽然不懂,但是他隐隐察觉,那些下人们在糊弄他这个主子。
“嗯,当今律例没有严令女子不能参军。”若是让眼前这个小豆丁入军营,受了委屈,他只能半夜躲在被窝里哭泣,他是阿娘拼命生下来的孩子,作为姐姐自当保护好他,让他平平安安地长大。再者他是凌家嫡系一脉唯一的男孩子,凌家的祖业和传承日后都要交给他的。
“阿姐,我舍不得你。”小男孩双手握着她的手腕,小脑袋靠着阿姐的肩膀,闻着她身上香香的味道。
好像阿娘啊。
“等平定蜀国动乱,阿姐就能回来了。”凌傲雪撩开他额前的碎发,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像阿娘当初哄她时那样,轻轻地有节奏地拍着弟弟的背,在他的耳边喃喃说着:“你在家里等着阿姐,帮阿姐照顾好阿爹好吗?”
凌寒霜很想说阿爹是个大人了不需要小孩子照顾,可是看着阿姐温柔又清亮的眼眸,就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不管小男孩有多么舍不得,凌傲雪还是提着凌家的长枪出征了,她将三千青丝束成了高马尾,穿着红色的劲装骑马扬长而去。小男孩痴痴地看着她离去的背影。
自那之后,凌寒霜便日日抱着阿蛮坐在院子门口等,盼望那个带他吃桂花糕的人早日归来。“寒霜,下雨了,快到院子里来。”凌老爷站在屋檐下喊着。小男孩迟疑地看了看院外,把怀里的阿蛮往上抱了抱,迈着小短腿跨过门槛进了屋。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院子里的树叶开了又落,一年一年过去,时间可以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也可以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昔日抱着猫咪的小男孩长成了翩翩少年郎,他下学后跑到门口:“李叔,今日有阿姐的信吗?”
“有,”看门的李叔将一封今日收到的家书给他,少年欢喜地捂着信回院子找阿蛮,将信上写的一字一句念给阿蛮听。
“见信如晤,展信舒颜,天寒将至,切记添衣,且听父言,谨言慎行,切莫担心,吾一切安好。”少年将信念了数遍,折好放入木盒中,阿蛮跳入他的怀中,他摸着阿蛮毛茸茸的圆脑袋,捏着它的小肉爪,絮絮叨叨地说着学堂发生的趣事。
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平定蜀国的消息终于从前线传来,倾国上下一片欢欣鼓舞,彼时少年抱着猫咪说着悄悄话:“阿蛮,咱们的阿姐快回来了,”他握着阿蛮的爪子挥舞着:“这下我们一家终于能团聚了。”
“喵——”阿蛮应和着,它也很开心。
县城门口,少年日盼夜盼,自战场归来的将士来了一拨又一拨,却没有那道熟悉的身影,他落寞地穿过人群,雨淋湿了衣裳而不知。
终在某个阴雨绵绵的下午,等来了一柄被红绸裹着的孤寂的长枪。
送来的人穿着盔甲,显然是军营的人。
少年没有看到长枪的主人。“我阿姐呢?”
小将军有些不忍,却还是开口说了实话:“凌傲雪,她在三年前就没了。”这应该就是她挂念的弟弟吧,军营上下皆知,冰冷的凌傲雪时常在闲时坐在帐里写家书,每一封都写着‘凌寒霜启’。
“不可能!”少年喊着:“我每隔几个月都能收到阿姐的家书。”木盒子里那么多封家书,他一直收得好好的,阿姐怎么可能在参军的隔年就没了呢。
小将军显然也是知道的,因为他也写过,“这样的家书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匣子,蜀国人善用蛊,我们刚上前线的那年吃了不少苦头,凌傲雪在江湖上见识过这些阴私手段,自告奋勇做第一锋队潜入蜀国,她带了一队人潜了进去,烧了蜀国的长老营,毁了他们炼制蛊毒的密室。只是,那一队人一个都没有活着回来。”
“阿姐,没了……”会拉着他去厨房偷吃桂花糕冬瓜糖、带着他爬到树上藏起来笑看底下人找他们、陪他一起朝夫子罚抄的功课、和他一起在院子里扎马步、翻到屋顶上看星星的阿姐,没了。
他再也没有阿姐了。
小将军轻声说了句:“节哀……”那一战里死去的几十名死士全都尸骨无存,是了,这么大的动静怎会无人发现呢?蜀国人发现了他们,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和那些蛊毒一起覆灭在那场大火里。
“凌傲雪的名字被刻在了英雄碑上供世人景仰。”临走前小将军对少年说。
少年没有应声:阿姐人都没了,有没有名字还重要吗?
“咳咳……”卧病在床的凌老爷很快也得知了女儿没了的噩耗,一夜之间老了好几岁,他虚弱无力的眼睛看着抱着猫的少年坐在门槛上,不吃不喝,不言不语,即便在她走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做了这样最坏的打算,但是真的听到这个消息时仍是噬心之痛。那一封封家书,他真的以为女儿还好好的活着。
为什么要重入朝堂?为什么要光耀门楣?为什么要重振凌家?他不止一次地后悔。
少年没有回答他。
凌家的掌事权一点点地移交到凌寒霜手上,待凌寒霜及冠,他正式接过了家主令,同时下了他身为家主的第一道命令:全体族人收拾行囊,凌家即日起隐居深山,无令不得出。
这一决定可谓和上一任家主的命令南辕北辙,年迈的凌老爷和几位族老却没有反对,阿蛮慵懒地趴在凌寒霜的腿上,它是唯一能接近少年家主的,谁能想到冷若冰霜的家主只有阿蛮一个朋友呢。
阿蛮是凌傲雪当年外出游历时带回来的猫,如今也是猫爷爷了,整日躺在院子里晒太阳,看着院子的大门,仿佛在等待它的主人回来。
凌家自此消失在世人的眼里,直到百年后凌家的后人凌谦让出来寻找家族传家之宝时才重新现世,凌家祠堂里世代供奉着一尊石像,刻的是一个妙龄少女,英姿飒爽,身披铠甲,手握长枪,脚边卧着一只石猫,百年来香火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