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计间李密(4)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2948字 发布时间:2022-06-21

计议已定,李渊宴请李密来使。酒席宴间,魏徵道:“魏公威德布于四海,南断暴君归路,东引东都数十万雄兵。唐公既欲奉魏公为盟主,不知有何意向?”

李渊固作谦逊道:“我兵不过三万,将不过数员,实在无力与魏公同攻东都。若得西京,愿为魏公守关。”

魏徵道:“洛阳不过囊中之物,早晚可下,无需唐公派兵相助。魏公只愿早日与唐公会盟于河内,共商大计。”

李渊推辞道:“玄成亲见,晋阳事多,老朽无暇脱身。会盟之事,另寻时机吧。”

魏徵笑道:“唐公实在不能离开,便屈大郎、二郎一行如何?”

李渊心中一惊!陪笑道:“老朽年迈,大郎、二郎乃是左右手,须臾不离。况他二人一去,天下英雄必以为贵主要我遣人为质,恐有碍尊主令名。”

魏徵道:“唐公心存顾虑,怕我主将二位世子扣为人质,我主却完全信得过唐公。既然贵军初起兵微将寡,不如由我主派勇将劲旅前来助阵,以壮声色。”

世民一听,心想刚除掉王威、高君雅两块绊脚石,岂可再引狼入室,被那李密挟制?又生恐李密会倚强仗势派兵来此火并,忙谢绝道:“北方无甚重兵,不劳魏公费心。”

李渊也担心过分推辞,会引起疑忌,忙将话题岔开:“此事容当后议。二位尊使初到敝地,一路辛劳。渊等今蒙幸会,亦想多多请教,而今流民遍于天下,生计难以维持,平添诸多不安定因素。听说瓦岗安置流民,颇有一套,烦请二位尊使不吝赐教。”

魏徵向来自负才略,以为有治国安邦之能,听李渊提及此话题,果然滔滔不绝,大谈瓦岗安置流民及屯兵举措,也顺带讲了自己的一些治国方略。当然,他心里有些话却是不便公开道出。原来不久前魏徵曾上书李密献治国十策,乃是考历代治政之典故得失汇编而成的《群书治要》,李密读了连声赞好,却因东都未克不遑其余,并不实施。魏徵大失所望!他写此《群书治要》,并不是要人点赞文章好,而是欲以此自荐,引起李密重视,实现其治国安邦的政治理想。见其见解并未被采纳,魏徵颇感失落,但在外人面前,却不便道破,只得一味称赞李密如何英明神武,有明主气度。

李渊父子及裴寂、刘文静等人也忙迎合其语,盛赞李密与瓦岗军声势。

刘文静又与李玄英闲扯了一通风水命相之玄学,恭维那李密上合天意,下应民心,理当为扫除暴隋之真主。

 

散席后,李渊让温大雅送魏徵、李玄英二人去驿馆休息。

李渊双眉紧锁,对两位爱子与一众心腹道:“这魏徵还真有些才学。如今瓦岗势大,倘若李密以协助为名,派兵前来火并,我军恐非对手,如之奈何?”

世民首先豪气干云道:“大人不必忧虑!若那李密敢来,不管是他自来,还是派翟让等将,孩儿提一支劲旅,半道截击,管叫他有来无回,再不敢觑我一眼!”

李渊连连摇头:“二郎,不可凭血气之勇,视天下如无物。这李密绝非高德儒之流可比,‘无敌将军’张须陀尚且败于他手。李密用兵,神鬼莫测。何况我军不过三五万,瓦岗却号称拥众百万,其能征惯战之将,不下数十人。一旦开衅,我军必为所败!看这魏徵见识也非凡品,倘若李密肯倾心信用,天下事尚未可知。”

建成也道:“二弟胆魄,令人佩服。不过大人所虑极是。一旦与李密结仇,便永无宁日!到时莫说是进军关中,只怕晋阳能否守得,亦是难说!”

大哥也未免太长他人之志气!世民不服道:“如此说来,我等竟要束手受缚不成?”

建成道:“岂可坐以待毙?当然要设法阻止李密前来。”

世民道:“李密不是傻瓜,他岂会坐失此良机?”

一直沉默不语的刘文静此时开言道:“李密个性、为人,我所悉知,其人善谋而多疑,量小而自负。李密取代翟让,翟氏旧部未必心服。只须施反间计,用周郎巧借蒋干之手除去蔡瑁、张允之策,让李密、翟让各怀猜忌,势不共存,李密则不敢分兵西上。”

李渊忙道:“刘公快说,这反间计如何实施?”

刘文静道:“反间之计,只在两位使者身上。李密谋士之中,魏徵算是个有见识之人,但他是翟让故旧,不被信用;李玄英乃李密远亲,没什么大能耐,只因编了首《桃李章》歌谣,助李密在瓦岗赢得人心,因而颇受信用。我等须拖延他二人在此,只须如此这般……”

李渊转忧为喜,言道:“此计甚妙!大郎与温先生即去款待魏徵,二郎与刘公即去忽悠李玄英。”

 

于是,翌日,温大雅亲自拿了陇西公李建成的拜贴去驿馆请魏徵,李玄英纳闷,心想此番出使,我为正,魏徵为副,李建成为何只请了魏徵而不提我?魏徵也觉犹疑,认为拒绝不妥,但要不要邀李玄英一同前去呢?

正迟疑间,却见刘文静来邀李玄英,说是敦煌公李世民备下酒宴,请他前去。

魏徵、玄英想,或许唐家待客礼仪如此,便各自前往。

玄英跟着刘文静去了世民公子客厅,世民丰神俊逸,谈吐潇洒从容。

酒至一半,却有侍卫进来禀报军务,世民随来人去了别室,回来便说军中事忙,请文静代为招待,然后不见踪影。

文静于是跟玄英只叙亲戚之谊。

回到驿馆,见魏徵已回来,问他们谈些什么,魏徵说自己故友王珪与建成公子有交情,与建成提起过自己,故此相邀。魏徵心地坦荡,也不避讳建成竟赠与他许多金宝,说是略表敬贤之意,他力辞不掉,于是拿出一半送给李玄英。

玄英见建成馈赠魏徵甚厚,不相信会是如此简单。

此后接连数日,建成只与温大雅盛宴款待魏徵,且每有厚赠;刘文静每日亦邀李玄英宴饮游乐,世民却再不露面。

 

一日,刘文静又将李玄英邀去,酒菜过半,文静忽道:“魏公英雄盖世,文韬武略,却也有小失误处……”言及此一顿。

玄英闻言道:“先生魏公至亲,魏公有何不当之处,先生不妨明言。”

文静边斟酌边说:“翟让既逊位让贤,就当礼遇在众人之上,如何又将孟让、郝孝德、裴仁基父子等俱封为郡公,使与翟让同列?翟让心中岂无芥蒂?翟氏旧部又如何心服?”

玄英听他话里有话,只道他与李密有亲,便和盘托出:“实不相瞒,此事还是玄英主张。因翟氏旧部王儒信、单雄信等人不服魏公,在下担心日久他们挑唆翟让变心,便劝魏公广封郡公、柱国,以削弱翟让权势,可有不妥?”

文静连连喟叹,欲言又止,玄英见状急道:“唐公既奉魏公为盟主,又是同宗,两家即为一家;先生与魏公又是姑侄至亲,还请先生直言相告。”

文静吞吞吐吐,良久似乎下定了决心,言道:“翟让只是耻于与孟让、郝孝德等同列,今见我主奉魏公为盟主,便要玄成致意,愿率家族及旧部为偏师,来助我主攻取西京。大概翟让旧部心存疑惧,想要我主居中调解,也想以此建殊勋,以为日后进身之阶。只是我主既奉魏公为盟主,自是不宜再私下应承翟让、玄成等人。然此事本不宜外泄,但我既知此事,终不愿对魏公有所隐瞒。先生回去,也只须暗中提点魏公,切勿让翟让、玄成等人知晓我把事情透露给你,以免他们倍增疑忌,对魏公大事不利。”

玄英听了,心中狐疑不已。

 

却说魏徵,每日被建成等邀去款待,又赠送甚丰,见正使李玄英倒无此待遇,玄英似已心生疑惑,魏徵分说不明,便几次三番提出要走,好不容易,李渊终于答应,临行前派人来请李玄英一见。

二人闲话片刻,李渊道:“早闻先生大才,此番得见,甚慰我心。可惜先生即将回魏营,老夫无缘时常向先生请教,今略备薄礼,以表心意。”说着让侍卫拿出大量金宝赠送玄英,玄英喜不自胜,一再言谢。

李渊颇似个忠厚长者,对玄英信誓旦旦:“老夫年事已高,日薄西山之人,不足担当大事,惟愿魏公早成大志,我等攀鳞附翼,同享富贵。魏公宏韬伟略,顺天应人,能取代隋氏者舍魏公其谁?我李渊对魏公耿耿丹心,天日可表。魏公面前,还望先生上达老夫一片赤诚犬马之心!”

玄英道:“我已知唐公心意矣!回去定向魏公禀明。”

李渊又叫设下盛宴,礼送两位魏公使者。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